肝氣不舒:頭頂痛、偏頭痛、喜怒無常、咽喉異物感、胸脅脹...
肝郁化火:失眠、易醒(晚上1-3點)、眼干、眼紅...
肝氣犯胃:胃脹、噯氣、打嗝...
肝經氣血不榮:月經量少、閉經、月經推遲...
肝經濕熱下注:白帶量多發黃異味、盆腔積液、息肉…
在遇到以上身體問題時,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逍遙丸,柴胡舒肝丸,木香順氣丸,龍膽瀉肝丸等中成藥。
但是,我們身體有兩個穴位你經常按揉、敲打或者艾灸,同樣可以起到逍遙丸所具有的“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作用。
這兩個穴位就是:
陽陵泉+太沖
所以,我們用手錘敲打陽陵泉這個部位,左右各3分鐘,有很好的疏肝利膽,健脾胃的作用。
平時缺少活動這個部位朋友,敲打時往往會發麻,癢,那就是氣血循環加快的表現。
2,太沖穴
太沖穴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肝經的原穴。它具有很好的平肝瀉熱、舒肝養血、清利下焦的作用。
你下焦濕熱而出現白帶問題,肛門、陰部濕癢是用龍膽瀉肝丸,四妙丸,茵陳五苓丸呢?還是平時多按揉太沖穴呢?
從太沖穴向行間穴搓揉,每次左右腳各3分鐘。
一般有甲狀腺、乳腺問題的女性朋友,按揉太沖穴,都會有酸痛感,我們要堅持經常按揉到沒有酸痛感為止。
我們沒事多敲打,按揉或者艾灸陽陵泉,太沖穴會起到逍遙丸,龍膽瀉肝丸的作用。
一起為健康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