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歷史上24場一戰定乾坤的戰役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3600多年,紀錄了無數場戰役,其中有些時候一場戰役就往往起到了一戰定乾坤的作用,下面從古至今來盤點一下這些能鼎定乾坤或者扭轉乾坤的24場著名戰役。

1.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


周(勝)

商(敗)

兵力

約4.5萬

約17萬

指揮

武王姬發

紂王帝辛

牧野之戰是商周朝代更替的決定一戰,根據史記記載,周武王姬發率領諸侯聯軍討伐無德暴君商紂王,雙方在牧野決戰,紂王臨時組建的犯人和奴隸大軍臨陣倒戈,商軍大敗,紂王自焚于鹿臺,自此商滅周興。不過以現代歷史考證來看,更大的可能是周武王趁紂王的大軍討伐東夷時趁虛進攻朝歌而實現了朝代更替。

2.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


秦(勝)

趙(敗)

兵力

約50萬

約45萬

指揮

白起

趙括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役,秦國利用外交及后勤保障上優于趙國,趙王臨陣換將由趙括替代廉頗,而秦國也換上了戰神白起,雙方動員了幾乎舉國兵力,白起誘趙括深入后分割包圍了趙軍并切斷了糧道,趙括數次突圍不成后戰死,剩余二十余萬趙軍降卒被白起坑殺,白起因此也獲得了人屠的罵名。此戰之后,東方六國中唯一能匹敵秦國的趙國也被徹底打趴,秦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長平之戰

3.平輿之戰(公元前223年)


秦(勝)

楚(?。?/p>

兵力

約60萬

約50萬

指揮

王翦

項燕

秦統一六國之戰中,唯一就是在楚國遭到過失敗,李信率軍20萬進攻楚國慘敗而歸,秦始皇不得不啟用王翦率領60萬大軍再度進攻楚國,王翦進入楚國與項燕對壘采用按兵不動的策略,避其鋒芒。楚國后勤糧草不濟,項燕引兵后撤時王翦出擊猛攻,項燕慘敗后戰死,楚國滅亡,公元前221年秦滅最后一國齊國后,中華大地終于第一次完成了事實上的統一。

秦始皇

4. 巨鹿之戰(公元前208-前207年)


楚(勝)

秦(?。?/p>

兵力

十余萬

40萬

指揮

項羽

章邯

秦將章邯在攻滅項梁后與反秦諸侯聯軍在巨鹿對峙,聯軍主帥宋義一直按兵不動,急于替叔叔報仇的項羽刺殺宋義,率軍渡河后焚燒船只,以破釜沉舟的氣勢沖擊秦軍,大破章邯,秦軍主力在此戰全軍覆沒。雖然是劉邦攻破的咸陽,但是決定秦朝滅亡的實際是巨鹿之戰。

破釜沉舟

5. 漠北之戰(公元前119年)


漢(勝)

匈奴(?。?/p>

兵力

十余萬

十余萬

指揮

衛青、霍去病

伊稚斜單于

漠北之戰是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之間的戰略決戰,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五萬主力騎兵深入匈奴境內,其中霍去病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損失1萬人的代價消滅了約7萬匈奴,漠北之戰后,匈奴國力大衰,內部逐步分裂,再無挑戰漢王朝的實力。

封狼居胥飲馬瀚海

6. 昆陽大戰(公元23年)


綠林(勝)

新朝(?。?/p>

兵力

1.7萬

十余萬

指揮

劉秀

王邑、王尋

昆陽之戰是新漢兩軍在昆陽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王莽的新朝軍隊圍困宛城,昆陽,守昆陽的劉秀以少勝多,擊潰十余萬新朝大軍主力部隊,僅千余人逃脫,昆陽之戰后,王莽的新朝隨即土崩瓦解,而據說劉秀在發起進攻之前,天降隕石于新朝軍隊之中,死傷無數,似有天助,因此劉秀也被稱為“位面之子”。

昆陽大戰

7. 官渡之戰(公元200年)


曹軍(勝)

袁軍(?。?/p>

兵力

兩萬左右

十萬余

指揮

曹操

袁紹

官渡之戰是曹操封神一戰,固守官渡,偷襲火燒袁軍烏巢糧倉,袁紹缺糧而軍心大亂被曹操擊敗,憑借官渡之戰的勝利,曹操最終得以統一中國北方。

官渡之戰

8. 赤壁之戰(公元208年)


孫劉(勝)

曹軍(?。?/p>

兵力

5萬余

20萬余

指揮

周瑜、劉備

曹操

赤壁之戰幾乎是全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中孫劉聯軍以弱勝強, 決定了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

火燒赤壁

9. 淝水之戰(公元383年)


東晉(勝)

前秦(敗)

兵力

7-8萬

30萬左右

指揮

謝石、謝玄

苻堅、符融

前秦苻堅統一了北方后,發動百萬大軍進攻東晉,期望統一天下,在淝水前秦的前鋒三十萬人,被東晉的八萬余精銳北府軍的強力沖擊下被擊潰,苻堅倉皇逃回北方,剛統一的北方隨著苻堅在淝水的慘敗而再度分裂。淝水之戰讓強大的前秦沒能統一天下,東晉國祚能夠再延續近40年。而淝水之戰也貢獻了大批耳熟能詳的成語,如東山再起,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

風聲鶴唳

10. 沙苑之戰(公元537年)


西魏(勝)

東魏(敗)

兵力

不足萬人

20萬左右

指揮

宇文泰

高歡

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時,東西魏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東魏實際控制者高歡率領20萬大軍攻打西魏,意圖統一北方,但是因為過于輕敵,在沙苑之戰中宇文泰埋伏,被斬首1萬,俘虜7萬余人,自此瀕于滅亡的西魏絕處逢生,與東魏在北方分庭抗禮。

沙苑之戰

11. 虎牢關之戰(公元621年)


唐(勝)

夏(?。?/p>

兵力

數千精銳

10萬余

指揮

李世民

竇建德

隋末群雄爭霸,山西李唐與河北竇建德(國號夏)是實力最強的兩股力量,當唐軍圍困洛陽王世充時,出于唇亡齒寒的竇建德率領十萬大軍來救,李世民率領數千精銳騎兵至虎牢關阻擋竇建德,竇建德見雙方兵力懸殊有所輕敵,李世民趁機率軍出城發動突襲,竇建德受傷被生擒,夏軍潰散。王世充見大勢已去,選擇棄城投降。唐統一天下幾乎再無阻礙。

12. 潼關之戰(公元756年)


叛軍(勝)

唐(?。?/p>

兵力

5-8萬

20萬余

指揮

安祿山

哥舒翰

安祿山叛軍一路攻破洛陽直逼長安,哥舒翰固守潼關阻擋叛軍,等待各地勤王軍趕到一起圍剿安祿山,但唐玄宗和楊國忠認為哥舒翰手握20萬大軍,逼其主動出擊,結果哥舒翰中了叛軍埋伏,全軍潰散,潼關失守。叛軍順勢攻入長安,唐玄宗出逃四川,安史之亂八年才得以平定,但此后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黨政不斷。大唐從極盛迅速轉向衰敗。

安祿山跳胡人舞

13. 柏鄉之戰(公元911年)


后唐(勝)

后梁(敗)

兵力

4-5萬

十余萬

指揮

李存勖

王景仁

柏鄉之戰是五代史上梁晉爭霸過程中最具戰略意義的大戰,李存勖采取誘敵深入不斷騷擾,斷其糧道,最后趁后梁軍撤退時窮追猛打,后梁幾乎全軍覆沒,此戰后,后梁精銳損失殆盡,不久后朱溫病死,后梁被后唐所攻滅。

李存勖

14. 護步達岡之戰(公元1115年)


金(勝)

遼(敗)

兵力

兩萬余

十萬余

指揮

完顏阿骨打

耶律延禧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率十余萬遼軍親征,但有部將逃跑導致軍心不穩,完顏阿骨打得知消息后迅速率軍猛攻,遼軍崩潰。此后金軍趁勝繼續猛攻遼國,1125年遼國在宋金夾擊下滅亡。

護步達岡之戰

15. 采石之戰(公元1161年)


宋(勝)

金(敗)

兵力

數萬人

十余萬

指揮

虞允文

完顏亮

金海陵王完顏亮掌控實權后率十數萬金軍南下意圖滅亡南宋,宋軍連戰連敗軍心渙散,金軍即將從采石渡河南下,虞允文去采石勞軍時發現軍中主帥尚未到任,自告奮勇率領宋軍阻擊金軍渡河,虞允文臨危不亂指揮得當,連續大敗金軍,完顏亮不得不放棄南征逃回揚州,采石大捷保全了岌岌可危的南宋,維持了宋金的均勢。

采石之戰

16.野狐嶺之戰(公元1211年)


蒙古(勝)

金(?。?/p>

兵力

9-10萬

45-50萬

指揮

成吉思汗

完顏永濟

成吉思汗指揮十萬大軍集中打擊45萬金國大軍的中路十萬軍隊,蒙軍大勝,金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從此再也沒有能力抵抗蒙古鐵騎,蒙古帝國則自此開啟了橫掃亞歐之旅。

野狐嶺之戰

17. 釣魚城之戰(公元1259年)


宋(勝)

蒙古(?。?/p>

兵力

數千人

4萬人

指揮

王堅、張玨

蒙哥

釣魚城之戰蒙古號稱幾十萬人馬,圍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卻始終無法攻克,戰亂中連蒙古大汗蒙哥也陣亡在城下,守將王堅將軍可謂中華英雄。釣魚城擊敗蒙古大軍雖然并沒有改變南宋被滅亡的命運,但卻影響了遙遠的歐洲的歷史進程,西征的蒙古大軍聽說蒙哥大汗死亡的消息,停止了西進,趕回來爭奪汗位,蒙古的西進也因此終止,西歐地區也因此躲過了蒙古的鐵蹄。

釣魚城之戰

18. 鄱陽湖大戰(公元1363年)


朱明(勝)

陳漢(?。?/p>

兵力

20萬

60萬

指揮

朱元璋

陳友諒

朱元璋和陳友諒做為反元的兩只最大武裝力量在鄱陽湖進行決戰,雖然陳友諒兵力遠遠多于朱元璋,且是自己更擅長的水戰,但開始陳友諒便被朱元璋的火攻打亂了陣腳,之后數日的戰斗也屢戰屢敗,被圍困在鄱陽湖不得脫身,最后在突圍中中箭身亡,鄱陽湖大戰決定了誰才是日后中華大地上取代元王朝的新主人。

鄱陽湖大戰

19. 土木堡之戰(公元1449年)


瓦剌(勝)

明朝(?。?/p>

兵力

2萬余

20余萬

指揮

也先

朱祁鎮

瓦剌入寇,明英宗朱祁鎮被太監王振鼓動御駕親征,卻指揮失當,被圍土木堡,二十萬明軍全軍覆沒,英總被俘,北京危急靠于謙力挽狂瀾才得以不失。土木堡之戰使明王朝由盛轉衰,洪武永樂開拓之疆土,仁宣之治積攢之錢糧,一朝敗盡。

土木堡之戰--英宗被俘

20. 薩爾滸之戰(公元1619年)


后金(勝)

明朝(?。?/p>

兵力

6萬

12-15萬

指揮

努爾哈赤

楊鎬、杜松

面對在東北崛起的女真,明朝集結大軍分五路進攻,但后金努爾哈赤采取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戰術,在薩爾滸戰役中擊敗了明軍,此戰之后,明朝與后金之間的戰爭攻守易勢,后金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薩爾滸之戰-八旗軍

21. 四渡赤水(公元1935年)


紅軍(勝)

國軍(?。?/p>

兵力

3萬余

數十萬

指揮

毛澤東、

朱德等

周渾元、

吳奇偉等

四渡赤水戰役,中央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的指揮下,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的計劃。此戰之后紅軍長征路上的地方軍閥,均盡可能選擇避戰,也為紅軍長征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渡赤水是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

22. 武漢會戰(公元1938年)


日軍

國軍

兵力

30余萬

100余萬

指揮

岡村寧次、畑俊六

蔣介石、陳誠

武漢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關鍵一戰,國軍與日軍在圍繞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四省激戰四個月有余國軍傷亡40余萬人,日軍傷亡25萬人,從戰術上講,日軍達到了擊敗國軍,占領武漢的效果,但從戰略上講,日本并沒有因此戰獲勝而達到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的目的,日軍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至此也再無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作戰的能力,雙方至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

23. 塔山阻擊戰(公元1948年)


解放軍(勝)

國軍(?。?/p>

兵力

8萬人

10萬人

指揮

吳克華、胡奇才等

侯鏡如、闕漢騫等

在幾乎無險可守的塔山村,解放軍東野兩個縱隊8萬人,頂住了國軍海陸空的狂轟濫炸和一波波攻擊,堅守6天6夜,保障了東野主力攻克錦州作戰的勝利,塔山之戰的勝負,不但關乎遼沈戰役的進展乃至結局,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自此以后解放戰爭的進程。

塔山阻擊戰

24. 長津湖戰役(公元1950年)


志愿軍(勝)

聯合國軍(?。?/p>

兵力

15萬人

10萬人

指揮

宋時輪

阿爾蒙德

長津湖戰役有多艱難,電影里已經表現得很充分了,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長津湖戰役-冰雕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0萬大破50萬的野狐嶺戰役:鐵木真滅亡金朝的經典之戰
這一戰,師長拉出10倍兵力卻被一個小連腰斬!5萬大軍全覆滅
1949年百萬大軍渡大江后,這三次大戰被稱為后三大戰役
退入廣西的桂系近20萬大軍,是怎樣被四野殲滅的?
這個朝代曾經三次東征日本,為什么沒有消滅日本?
蒙古帝國崛起之戰:9萬精兵擊潰45萬敵軍,斬首20余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杨浦区| 德安县| 略阳县| 额济纳旗| 措勤县| 建湖县| 连平县| 石台县| 保定市| 汉中市| 托克托县| 永春县| 太保市| 柏乡县| 东丰县| 桓仁| 张掖市| 奉节县| 定远县| 古蔺县| 如皋市| 伊春市| 宁国市| 手游| 凤庆县| 宜昌市| 合肥市| 石城县| 慈溪市| 拉萨市| 澄迈县| 兰溪市| 营山县| 五寨县| 抚顺县| 湄潭县| 安阳市| 康定县| 公主岭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