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史共延續兩千多年,共出現了408位皇帝,那么最有作為的有哪幾位呢?
第一位:千古一帝、千古第一人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年),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軍事家。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開國皇帝。
主要功績:
一、掃滅六國,統一海內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
二、開創帝制,加強中央統治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開創實行三公九卿,加強中央集權制。
三、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以后,將全國為36郡,中央政府最高行政官員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稱作“三公”,地方郡的長官為守,縣的長官為令。
四、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
秦始皇統一了貨幣,將貨幣的制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統一了文字,規定統一使用秦隸來書寫。統一了車軌,統一了度量衡。
五、修建萬里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修筑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萬長城。現在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第二位:千古一帝,康熙大帝玄燁(公元1654-1722年)
主要功績:
一、除鰲拜,撤三藩,穩定國內局勢。康熙親政后,用計鏟除鰲拜,收歸皇權。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六年,平定三藩之亂。
二、收復臺灣,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任命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收復臺灣。
三、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和抵抗沙俄侵略,維護國土完整。
四、采取利于國計民生的政策,鼓勵墾荒,廢止圈地令,整修水利,減輕賦稅,開創了康乾盛世。
第三位:五百年一遇,漢武大帝 劉徹(公元前156-公園前87年)
主要功績:
一、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和發展,將中書和尚書機構改革,變成了發號施令的機構。
二,實行了推恩令,消除了地方藩國挑戰中央的問題,解除地方對中央的威脅。
三,加強了原有的監察制度,建立了一套選用官吏的新制度。
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興儒學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的統治地位從此確立。
五,興辦太學,培養人才。開創太學教育為文化的傳承和歷代王朝的治理做出了很大貢獻。
六,重用文人賢士,重視文化建設。由政府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圖書,建立了國家圖書館。
七,開辟絲綢之路,派張倩等人多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東西方交流。
八,徹底擊潰匈奴武裝力量,消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對內陸的威脅。
九,拓展了我國疆土,漢武帝在位時一共開拓出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新國土。
第四位:五百年一遇,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
主要功績:
一、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農民可以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政治上調整了統治關系,提出了“誰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觀點。
二、完善三省六部制,分離了宰相的權利,便于了皇帝控制。
三、完善了科舉制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大了選拔基礎。
四、加強了國內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
五、善于用人和納諫,形成公正廉明的用人制度。
六、重視農業生產,減輕租賦,減少勞役勞,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第五位:三百年一遇,新政皇帝王莽(公園前45-公元23年)
主要功績:
一、恢復井田制,均分天下土地。王莽規定,人均土地一百畝,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還是百姓,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和抵押。
二、禁止奴隸買賣。王莽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禁止人口買賣。原有的奴隸,一律恢復自由民的身份。
三、由政府壟斷經營鹽、酒、冶鐵和鑄錢,防止富商操縱市場,勒索百姓。建立國家銀行,貧苦百姓可以貸款,杜絕了高利貸對百姓的盤剝。
四、從皇帝到百官,都實行浮動工資制。皇帝和百官的工資也根據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動。百姓豐衣足食,工資就高;百姓餓肚子,官員也要跟著餓。
五、厲行懲貪。他下詔清查所有官吏的家產,發現貪污者,沒收所有財產,補充國家經費。
第六位:三百年一遇,隋文帝楊堅(公元541-604年)
主要功績:
一、統一全國,隋文帝打敗眾多割據勢力,統一全國,中國又走向了統一的正軌。
二、創立了科舉制度,隋文帝創立科舉制,為以后各朝人才選拔制度奠定了基礎,讓更多的人有了一條能騰達的出路。
三、確立了三省六部制,讓朝廷各個部門互相制衡,讓皇帝的統治更加穩定,影響了后世上千年的時間。
四、超強的軍事能力,隋文帝利用短短三年時間,掃蕩了周圍邊境一些強大的民族,隋文帝統治期間,很少出現邊境地區國家入侵的情況。
以上是筆者的觀點,不知大家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