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三年(744)夏,唐朝兩位大詩人李白與杜甫在東都洛陽相遇了,二人聊得十分投機,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天寶五年(746),李白前往江東一帶漫游,杜甫客居長安。渭北、江東天各一方,杜甫懷念這位令他敬重的詩友,寫下了《春日憶李白》一詩,此古詩抒發了詩人對李白的贊譽和懷念之情。
春日憶李白
全詩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注
庾開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
鮑參軍:指鮑照。南朝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庾信、鮑照,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
渭北、江東:分別指當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
春日憶李白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詩風清新有如北朝的庾信,氣度俊逸好似南朝的鮑照。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哪天才能同桌飲酒,再一起細細品論詩歌文章。
春日憶李白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李白的贊譽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充滿著對李白詩文深深的懷念。
杜甫本身是一個大詩人,因此他更能欣賞到李白飄逸不凡、冠絕當代的詩才。開頭四句,一氣貫注,高度評價了李白的詩歌天下無敵,其詩的清新、俊逸有如南北朝時的著名詩人庾信、鮑照。這樣憶其人而憶及其詩,贊詩亦即憶人。第三聯兩句寫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地的景色: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這兩句,表達了雙方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看似平淡,實則每個字都千錘百煉,是歷來傳頌的名句。詩人對李白的人和詩都十分傾慕懷念,這就引出了末聯的熱切希望:“什么時候才能再次歡聚,像過去那樣,把酒論詩啊!”
全詩從贊美李白的詩歌開始,轉為對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見、切磋詩藝作結。讀完后,心中猶自回蕩著作者綿綿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