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中云:“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暗變更。右主恭。”一要有眼線,二要有收集所有情報的耳朵,三要提倡開明并且胸懷要廣闊。無論是千里之外,還是隱藏起來,或者微小的地方,君主都能察覺出來發生了什么事,這就是所謂的“洞”。如果君主可以察覺天下的所有事情,那么奸邪之人就不得不棄惡從善了。以上講的是君主在表情上做到恭。
寬宏大量不等于姑息養奸,一個領導者可以原諒下屬的過錯,但是一個領導者絕對不能姑息任何奸邪之輩。唐高宗寵幸武則天,封之為昭儀之后,便想廢掉皇后,立武則天為后。后來,武則天生下一個女孩,皇后便去看望武則天,兩人寒暄了一陣,皇后就離開了。然后武則天偷偷將自己的女兒掐死,又用被子將其蓋上。等到皇上來看自己的女兒的時候,發現女兒已經死了。武則天裝作驚恐萬分的樣子,哭哭啼啼不停地問身邊的人,是否有人曾來過。隨從告訴武則天,皇后曾來過。皇上勃然大怒說:“居然是皇后殺的!”武則天趁機向皇上哭訴。自從那時起皇上便準備廢除皇后了。
武則天心狠手辣,不惜掐死自己的女兒來陷害皇后,以達到自己上位的目的。其使用栽贓陷害是小人的一種手段。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多加留心,任何事情都需要經過調查取證,不可妄下結論。
唐朝唐高宗寵高力士,王毛仲對此十分憤怒,經常破口大罵。高力士對王毛仲也有微詞,于是便經常對唐高宗說王毛仲的壞話。一天王毛仲的妻子生了一男孩,三天之后,唐高宗命令高力士代表皇上賞賜王毛仲美酒、財寶,并且封王毛仲剛出生的孩子為五品官。等高力士回來之后,皇上問高力士:“毛仲喜歡我給的賞賜嗎?”高力士說:“王毛仲抱著他的兒子對我說:‘我的孩子可以當三品官。’”唐高宗一聽十分憤怒,于是便將王毛仲貶了出去。
高力士故意顛倒是非,捏造黑白,借助唐高宗之手除去自己的政敵。所以制造謠言是小人的一個特點。在生活中,我們不應只聽一人之言就信以為真,應該多方調查,經過思考再做判斷。
明朝的時候,丞相劉伯溫向朱元璋上書說:“歐、括之間有個地區名叫談洋,最南邊與福建交接,那里盜賊橫行,治安十分不好。”劉伯溫建議對談洋這塊地區加強防守。但是左丞相胡惟庸對此卻不以為然,對朱元璋說:“談洋乃是一塊寶地,劉伯溫是想占為己有,但是當地的人民不同意,所以劉伯溫想加強部署將那些人趕出去。”朱元璋聽后心里對劉伯溫開始產生猜疑,但礙于多年的情分,朱元璋只是解除了劉伯溫的職務。最后胡惟庸當了宰相,劉伯溫則病死在家中。
胡惟庸捏造出了一個劉伯溫以權謀私的假象,用來迷惑朱元璋,讓朱元璋對劉伯溫產生懷疑。所以挑撥離間是小人的一個特點,在生活中,如果有人特意說一個人的壞話,并且說的話與我們平常所接觸的這個人有很大的出入,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謹慎思考,多方查證,這樣才能分辨出誰是小人。
這幾個案例都充分地說明了一點,如果我們處處不留心,對各種情報消息都不了解的話,那么我們的消息就會十分閉塞。在消息閉塞的情況下,自然就讓小人有機可乘了。生活中的小人數不勝數,他們害人的招數也都大同小異,當我們成為領導之后,如果可以洞察一切事情,那么就沒有小人敢輕易謀害我們了。
我們要知道小人的幾種形態,從這幾方面入手做提防工作,只有這樣有備才無患。建立屬于自己的信息聯絡點,讓自己對所有消息和情報都能了如指掌,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狡猾的人也會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