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 ?自助學習平臺
找回自己,發現自己
大部分人在關系中都是沒長大的'孩子'。
01
一個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要么我們會過度情緒化,讓情緒泛濫、抓狂、歇斯底里地倒在對方身上,女人們經常這么做;
要么我們會麻木,凍結,與情緒完全切斷連接,把自己關閉起來,我們文化里的男人很多都是這樣。
這兩者其實來自于一個創傷的孩子的空間,
前者認為,如果我不大聲表達自己的話,就沒有人會傾聽我;
后者認為,如果我表達自己的情緒,就會受到懲罰,我是不被允許的。
而作為一個“成年人”,
我們允許自己的能量和情緒有適度地表達,而不是以一種讓伴侶無法接受的方式。因為如果你每一次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時,都得侵犯對方的界限的話,長此以往,對方就不得不將你推開。
02
一個孩子,認為別人需要改變
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傷了,受到委屈了,是別人不好,是別人需要改變。即使有些人通過學習看到了關系中的模式,卻期望對方改變,而不是自己做出改變,事實上那也是來自于一個孩子的部分。
孩子的部分是非常讓人上癮的,我們覺得自己很委屈,很可憐,我們不想放棄受害者的身份,于是把自己困在里面很久,但這真的無法讓關系好起來,無法讓我們變得快樂!
當我們在關系中真正長大成人,
你會發現沒有什么是其他人施加到你身上的,事實上是你自己選擇了現在所經歷的處境,而且每一刻你都不斷的在創造你的現實。
03
一個孩子,是缺乏界限感的
大部分人小時候都有被遺棄或被侵犯/吞沒的創傷,這就造成我們在關系里,
要么太害怕失去愛,而奮力地去抓取愛,討好對方,不敢跟另一半分享自己的真心話,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于是不斷地退讓,允許對方侵犯自己的界限,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
要么習慣了侵犯別人的界限,因為從小我們就是被這么對待的,因此長大之后我們也習慣這么對待別人。也許會在生命中創造很多三角關系,因為一直以來對界限的概念是模糊的、破碎的、困惑的。
還有一種,小時候雖然體驗過愛,但是在界限不良的情況下得到的,比如暴力、虐待,于是長大之后,無意識就會把愛跟不良的界限扯在一起,以為只能在界限不良的時候才能找到愛。
而作為一個“成年人”,
在關系里會有良好的界限感,既不會讓別人侵犯自己的界限,也不會隨意侵犯別人的界限。你不僅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也學會覺察到對方的需求。
學會在關系中做一個“成年人”吧!
學會滿足自己,也尊重對方!
你會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生命;
但同時你也不是自私的,你深深地在乎著其他人。
讓關系變成一個互相滋養、促進彼此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互相耗竭的地方!
很多人都在問我,究竟怎樣才能讓我們的關系脫離孩子的空間,進入成人的空間?
橋梁就是尊重。
如果你把誠實和尊重帶入關系,任何關系都能得到療愈。
你不僅懂得如何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尊重你們兩個人所生活的關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