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擔心的問題卻接踵而來,原來是因為自己的這個“自證效應”!
Life情感見習生
你所擔心的生活卻接踵而來,原來是因為自己的這個“自證效應”!
自證效應 :意指人會不自覺地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而這個癥狀也是我們當今絕大部分都會存在的一種通病,只是有些人善用了它成就自己的夢想,而有些人卻因它而讓自己生活得越來越糟;
當然人并非被動地任從環境影響,相反而是主動地根據個人的期望,作出相對性的思想及行為反應,而使期望得以實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判斷,不是依據實際真相,而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去揣測結論了;
舉個例子,假如說你內心覺得某位女領導能做到那么高的位置,純粹是因為出賣色相換來的,那么你每次看到女領導跟其他領導有工作交接時,你也會覺得又在搔首弄姿,擠眉弄眼了;
比如說你內心非常討厭一個人,即使他是真的在做一件善良的事情,你也覺得他是在惺惺作態。
這就是自證效應的典型狀態,因為在你的內心深處已經深扎了一個印象,而這個印象從你內心投射出來,最終決定你對這結果方向的判斷;
當我們內心渴望某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就會不知覺的去尋找更多符合該期望的訊息,也在找尋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做了一些行動,最后那個事情真的發生了,你也就成為了預言家;
有這么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女人,結婚三次,離婚三次,三次離婚的原因都是被家暴,后來那個女人去看了心理醫生,說了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么婚前溫柔體貼的男人結婚后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還會家暴;
故事看到這里,你們會不會覺得這個女人很可悲,遇人不淑,三次都是遇到渣男,感情路很坎坷!其實不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他的可憐往往都是因為他自己的咎由自取的,怪不得別人;
那個醫生在三任丈夫的口中聽到的信息;男的說,其實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結婚后,妻子只要發生一點小摩擦,小爭吵,就會說:你是不是想打我,啊,那你打啊,打啊;就這樣,在妻子無數次挑釁和暗示之后,丈夫大腦一片空白,伸手打了妻子。
深入了解后,得知,這位女人從小生長環境,就是經常看到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毆打,所以她發誓長大后一定要找性格溫和的丈夫,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但是結婚后她總預感自己會和母親命運一樣,她總覺得男人最后都是會打老婆的。她怕變成這樣,所以不斷在試探,不斷在用行動實現它,所以在自己的“調教”和“暗示”中,丈夫變成了一個會打老婆的男人。
這就是自證預言的可怕之處,你所擔心的越容易發生;因為你的內心會一直想著,以至于蒙蔽了雙眼,缺少了客觀看待的心;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