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免費觀看完整視頻(密碼0322)
高尿酸是五高之一,高尿酸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會使得關節有劇烈疼痛和功能發生障礙,同時也會誘發糖尿病。另外,持續性高尿酸也會對腎臟帶來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會引起腎功能衰竭。
高尿酸會對腎臟帶來哪些危害?
1、引起急性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患者在急性發病期,血液中尿酸水平嚴重超標,使得尿酸沉積和堵塞腎小管,易引起少尿或無尿。若出現尿路梗阻癥狀如少尿、無尿和腰部疼痛,血尿酸水平嚴重超標,大約每升超過900umol,應第一時間檢查腎功能,排除尿酸性腎結石和間質性腎炎,極大可能是急性尿酸鹽腎病。及時干預,或能讓病情徹底治愈,患者需調整好生活習慣,多喝水或天然蘇打水,也可以用藥物來控制。
2、慢性尿酸性腎病
血液中尿酸過于飽和時會導致結晶的尿酸鹽,晶體會在關節部位沉積。也有可能腎臟過濾重吸收尿酸時,使得尿酸鹽在腎臟腎髓間質組織中沉積,從而激活腎素醛固酮系統,使得腎小球動脈出現高壓,引起慢性炎癥反應。此外,高尿酸會堆積在腎臟,引起腎間質纖維化。所以高尿酸患者需定期去醫院做尿酸檢查,還需多注意尿液的情況,若夜尿明顯增多,且出現小分子蛋白尿和低比重尿,極大可能患有慢性尿酸鹽腎病。患者需控制尿酸,遠離一切會導致尿酸升高的因素,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控制尿酸藥物,力爭把血尿酸控制在300以下,但并不是越低越好,不能低于180。
3、尿酸性腎結石
腎結石一般是草酸鹽結石,尿酸鹽結石也是常見的一種類型。尿酸溶解度低是引起尿酸性腎結石的原因之一,尿酸性腎結石也會導致急性腎損傷。尿酸性腎結石的典型癥狀是血尿和腰痛,發生急性梗阻時會導致急性腎損傷,患者可出現少尿無尿、發熱以及腎積水,同時血肌酐也會升高。類似于沉沙大小的結石能跟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小結石需通過手術或體外方式碎石排石。
為能減輕高尿酸對腎臟帶來的傷害,需積極控制尿酸;養成多喝水,多排尿的習慣,能降低尿酸,防止出現尿酸性腎結石。1/3尿酸從食物中獲取,剩下2/3自身能合成,因為不能控制自身合成的尿酸,因此需降低飲食上尿酸攝入,采取低嘌呤飲食,不能吃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和各種濃湯等;不能喝含有酒精的任何飲料,因為喝酒可促進尿酸生成,影響尿酸代謝和排泄;維持正常體重,因為身體肥胖的人是高尿酸的高危人群,可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的方式,把體重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只要體重正常就能改善綜合代謝,加快尿酸排泄;保持適度運動,通過運動能改善代謝機能,利于尿酸排泄,不過不能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對關節帶來的傷害。
內容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