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解《春夢歌》
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有一首春夢歌:“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币馑际菤g樂隨著浮云飄散,青春跟著流水漂走;奉勸天下青年男女,何必去找無謂的憂愁。
曹雪芹運用浪漫主義手法虛構了一個太虛幻境。太虛幻境檔案室里存放著各省女子的檔案,檔案把每個女子過去未來的命運記載的清清楚楚。警幻仙姑是太虛幻境的教育部長,負責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這個太虛幻境其實就是當時朝廷或者國家的教育部。通過太虛幻境和警幻仙姑,一是向廣大青年宣傳人的命天注定的宿命論,二是規勸以賈寶玉為代表的有叛逆思想的青年人“入于正路”。
作者在書開始就一再表白:此書“不干涉時世”“非傷時罵世之旨”。為避免與當時現實社會聯系過于明顯,逃避文字獄的迫害,作者不得不虛構了這么一個太虛幻境,來代替封建王朝,并給寶玉、黛玉二人的叛逆思想和言行的產生和發展,戴上一頂前生注定的“風流孽債”的帽子,以達到掩蓋嚴肅的政治內容的目的。
警幻仙姑告戒以寶玉為代表的青年人,年華易逝,歡樂難存,青年男女何必要覓“閑愁”,應該把大好時光用在追求仕途經濟,光宗耀祖上。然而,盡管警幻仙姑苦口婆心的規勸教導寶玉,最終寶玉還是沒有聽警幻仙姑的話,而是遁入了空門。其中包括賈寶玉的祖先榮寧二公和警幻仙姑在內,都被賈寶玉“覓閑愁”的假象所蒙蔽。賈寶玉并不是封建貴族公子哥兒似的到處覓閑愁,沉浸在風花雪夜之中,而是在追求戀愛婚姻自由的道路上,遭遇封建禮教所阻撓的迷惘之愁。其實青年人追求健康的理想和人生目標,追求純潔高尚的愛情,這樣的“閑愁”為什么不能去覓呢?不但要覓,而且還要努力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