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這句話似乎已成為多少在情場中受過傷的朋友們的經驗總結。看了浙江衛視最近熱播的情感電視連續劇《婚姻保衛戰》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又有了深層次的領悟。愛情在第三個年頭,當所有的新鮮與神秘感都蕩然無存時,就到了激情勇退,停滯不前的狀態。很多伴侶,都會在這個時候有了新的想法與感受,而這些想法通常會因為缺乏溝通,或觀點不一而最終導致兩人分手的局面。
七年之癢?愛情走到了第七個年頭,所有的激情不再,沒有了新鮮感的生活是否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畢竟這么多年的感情不應該輕言放棄。然而這個世界的誘惑太多,沒有堅定的意志,很容易就會被這花花世界所吞沒。從而再次印證七年之癢之說……
其實,癢和痛的感覺想來應該是相差無幾的,無非是感覺到激情的褪去,原本親密的兩個人日漸生遠、無關痛癢,開始困惑于當初的愛。為什么會有三年之痛的感覺?會不會因為完美主義的存在?當初愛的轟轟烈烈、纏纏綿綿,恨不得兩個人天天粘在一起,終于選擇了婚姻,可以明正言順地生活在一起,而某一天,卻發現愛不是當初的愛了。是他變了?還是自己變了?
“或者都不是,只是在踏入婚姻之前兩個人被愛情的假象蒙住了雙眼,就像網絡間的感情一樣,向往一種純感情的生活,而忽略了一些生活中缺點的存在;而且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對,彼此熟悉,那種熟悉會讓人產生一種習慣性的忽視。其實,婚姻生活不僅僅要有愛情,更多的還是柴米油鹽這些人世間的俗事,于是,最初的夢在現實中坍塌。”
那么多沒有離婚的夫妻又是如何走完這一生的呢?難道支撐這份婚姻的只剩下雙方的責任感?我想應該還有彼此的信任和諾言吧。
所謂“七年之癢”是指一年新鮮、二年熟悉、三年乏味、四年思考、五年計劃、六年蠢動、七年行動。另一種說法就是指人們結婚后在第七個年頭左右開始,要經歷一次危機的考驗,然后會有兩種結果:要么婚姻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要么二人分道揚鑣、分崩離析,最終可能導致婚姻解體、勞燕分飛。
想想, 在生命的旅程中,誰都將要解讀這樣的命題:相知,熱戀,熟悉,然后歸于平淡。愛情怕的豈止僅僅是“三年、七年”這一個個冰冷的數字,
看看周圍這些現代人,越來越無法理解了。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兩個人沒有了感覺就可以去另外發展。可是換來換去,那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總是循環的出現。人的一生有幾個三年?又有幾個七年?或許久了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為什么心靈深處的空虛時時的在吞噬著自己的感官!
愛情真的會在婚姻中消失嗎?如果激情不在,那么對愛情的渴望會讓我們無法固守婚姻的城堡嗎?周圍的現代人越來越不愿意再做這種嘗試,或許因為一來一去中是那樣的耗盡心力,不如就合則聚,不合則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周而復始的苦惱中,卻找不出癥結所在。
其實一切可以很簡單,生活本來就很簡單,簡單的有些平淡。沒有永遠的浪漫,沒有永遠的激情,激情過后的平和才是心靈的歸屬。
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無法避免,但痛過癢過之后,只有自己最熟悉的,才是最能讓自己舒適的。
和自己的另一半慢慢地變老,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