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私塾教育有兩大精髓,一是讀經,一是嚴格。讀經是教學內容,嚴格是教學態度,所謂師道尊嚴是也。如今讀經漸為人接受,師道尊嚴卻仍蕩然無存。一些私塾學堂雖然讀經,卻不敢嚴格管教,反而鼓吹自由寬松、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等等, 實乃作繭自縛也。自由到極致,讀經寸步難行,雖號稱讀經,不過蜻蜓點水,忽悠度日,甚至淪為兒戲。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中國古代私塾,從來都是嚴格的,戒尺是每個私塾必不可少的道具,滿臉嚴肅、不茍言笑的私塾先生,也并不是現代文學的夸張,而是普遍的事實。置古代私塾嚴肅嚴格的風格于不顧,一味強調"自由"、"主動"、"快樂"、"興趣",其實是有意或無意地以現代流行的教育觀念來辦私塾,如折騰了很多年的中西醫結合,用意或許是善的,卻很難行得通,結果是不倫不類,中醫在"結合"中沒落消亡。因為古代私塾是一個整體,讀經與師道尊嚴,根本是分不開的。
難道古人不知道愛孩子嗎?難道私塾先生不知道做人要快樂一點嗎?難道私塾先生和學生有仇,一定要處心積慮和家長串通一氣來壓迫孩子嗎?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顯然不是。嚴格是對孩子更深沉的愛,是為了孩子真正的成長和一生的幸福。這里,有對人性更深透的理解。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光明的,但人現實中的表現卻不一定與他的本性一致,乃至更經常的情況下是不一致。這是人面臨的永遠的難題,人的悲哀和莊嚴都體現在這里。孩子尤其如此,他現實中的表現不一定都合乎他的本性,所以才需要教化。"修道之謂教",既然要"修",就不只是隨順迎合,還需要整飭修剪。認為一個孩子可以完全自覺自主地學習,認為學習必須像玩游戲一樣輕松愉快才是最佳狀態,未免太天真太浪漫了。
曾見有人研究中國古代私塾教育,認為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私塾孩子都是完全自由地學習,快樂無比。仿佛現代社會流行的教育名詞,都在古代私塾中完美地實現了,仿佛中國古代私塾,提前幾百年、上千年就完成了現代教育的目標。這其實是以西方自由主義的教育思想,來看中國古代的私塾教育,并沒有把握到中國私塾教育的精髓,明顯的不符合實際。
私塾而忌諱嚴格管教, 標榜自由快樂, 就像缺了一條腿,硬接上另一條腿,總難免步履蹣跚,無法站穩走好。究其實,還是頭腦中西方自由主義的教育思想沒有完全化掉。吾人要把私塾辦得更好,在把握住讀經的同時,還要致力于恢復師道尊嚴,真正尊師重道。
=================================
兒童讀經教育簡介:所謂兒童讀經就是讓兒童在最黃金的年齡讀誦《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易經》《圣經》《仲夏夜之夢》等中西文化經典,從小奠定兒童一生學問智慧的基礎! 為人父母必看的兩場演講:一、《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 二、《讀經教育全程規劃》(注:此兩場演講優酷或百度均能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