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已經被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采用,但是卻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從教師的角度探討了目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構建了有助于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有效實施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有效;策略
一、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及其有效性特征概述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廣泛、有效地采用合作學習
摘 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各地中學數學教學一直都在積極運用和推廣這一新的教學方式,本文就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力,從合作學習的互動觀、目標觀、師生觀、形式觀、情境觀和評價觀等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的策略分析和闡釋。
關鍵詞:合作學習 有效性 方法策略
新課程改革高度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要從多個方面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就是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因而,越來
一、教會合作技能,培養合作習慣,提高合作參與的整體性
要有效實施合作學習,必須對學生進行合作技能的培養。應教會學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傾聽技能”。傾聽是一項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師要使學生明白,所謂“傾聽”,就是當別人發言時要神情專注、眼睛注視著對方去聽,有時可以用微笑、點頭等表示感興趣或贊賞,不隨便插話,不打斷別人的發言。
2.“表述技能”。同樣一件事情,表達方式不同,效果就會不同。“一句話可以說得讓人笑,也可以說得讓人跳”。因此,教師要使學生懂得闡述問題時要條理清晰、不夸張、不縮小,并爭取做到風趣幽默,使人樂意接受。
3.質疑技能。在合作學習中,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聽不懂時,請求對方進一步解釋。
4.接納技能。勇于接受別人的意見。當別人的見解和看法與自己不同卻更合理時,要善于接納別人的建議,修正自己的觀點。
5.組織管理技能。學生要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善于分工,勇于負責,根據不同意見,作總結性發言。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造合作機會
合作學習要有豐富的、可供學生研討的活動內容,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結合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認真備課。
所創設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長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合作,合作的學習時間是多少等。通過教師對內容的精心設計,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猜想、嘗試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課堂合作教學活動的操作流程
課堂合作教學課堂活動操作的主要流程可以用五個字簡單表述,這五個字是:引、讀、議、練、結。
1.引: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認真研究每節課的引入,創設情境。采用問題提出、設問引思、復舊引新等手法,為新課的導入鋪路搭橋。“引”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確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讀:教師給出閱讀提綱,為學生自學定標定向,讓學生根據提綱閱讀教材或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閱讀教材的重點、難點,或者由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新知識后,再由學生閱讀教材,從而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在閱讀時,要求學生對于書中概念、定理、公式、法則、性質等,一定要邊看邊思,反復推敲,順著導讀提綱的思路,弄清知識的提出、發展和形成過程,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對自學中碰到的疑難問題,小組同學可以小聲議論,互相啟發,取長補短。教師必須來回巡視,指導學生閱讀,了解閱讀效果。
3.議:對各小組自學存在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于作講解、回答,要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以必要的“點撥”。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讓全班學生合作議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探究,取長補短,通過再思、再議達到“通”的境地,解惑釋疑。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即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培養了學生展開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練:這環節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突出解題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在練習過程所出現的難點、疑點,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共同議論,后由教師提問或學生板演的形式促進全班合作學習,創造性解決問題。例如解方程:(3x+1)2=6x+10,由二個小組代表板演,第一小組解法是先去括號;另一小組則把 3x+1看作一個整體,采用先移項(3x+1)2-2(3x+1)-8=0,解得3x+1=4 3x+1=-2,解得x1=1,x2=-1較為簡捷。后者的或者化為合并即得。后(3x+1)2=6x+10較為簡捷,這就是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的結果。
5.結: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課堂小結也應師生合作參與進行。先讓學生談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學生之間交流自身學習的體會,往往能擊中知識和方法的關鍵點,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師單獨小結不能達到的功效。同時也體現師生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以上環節并非機械操作,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情況而定,突出重點,合理調換環節順序和合理安排活動時間,保證合作教學順利進行。如單元復習課應以議、練、結為主;概念課則以讀、議為主;練習課則以議、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