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你聽說過嗎?
“醫生,我這個白塞病是什么意思呀?”
“醫生,我這個ANCA相關性血管炎是什么?什么是ANCA?”
其實,無論是白塞病還是ANCA相關性血管炎都屬于一個大家族——血管炎。
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炎癥細胞浸潤導致血管壁結構損傷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因其可累及全身多處的血管,導致多系統多臟器缺血、梗死等損害,所以確切地說,應該稱之為“系統性血管炎”。
對于血管炎的病因而言,第一步是應該區分此種血管炎是原發性血管炎還是繼發性血管炎。
多數原發性血管炎的病因暫不明確,而繼發性血管炎常常有較明確的病因,如:感染(麻風桿菌、結核桿菌、鏈球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藥物(PTU、吩噻嗪類等),疾病(腫瘤、結締組織病等)。
所以治療病因將使這一類血管炎癥狀得到很大程度地緩解,而我們接下來要主要討論的則是原發性系統性血管炎。
在風濕免疫領域,系統性血管炎的診斷和治療比任何疾病都具有挑戰性。
因為這些血管炎疾病均有血管壁破壞性炎癥的表現,在2012年,國際會議上對于血管炎重現分類,考慮到受累血管的大小、病因學、免疫致病機理,具體分類可見下圖:

每個疾病都有其發病特點,了解系統性血管炎的發病特點,比如好發年齡、地理分布等,有助于我們診斷系統性血管炎。
各類型系統性血管炎年齡、地理發病特點可以總結如下:
就全身癥狀而言,大多數血管炎都可以出現發熱、關節痛、關節不適感、體重減輕等。
而根據血管炎的初步分類,我們可以發現累及不同大小的血管可出現相應一些的臨床表現,當累及大血管時,可出現肢體間歇性運動障礙、血壓不對稱、無脈、血管雜音、腎血管性高血壓等;
而當累及中等血管時、可出現皮膚結節、潰瘍、網狀青斑、指端壞疽、多發性單神經炎等、腎血管性高血壓、當累及小血管時,可出現紫癜、肺泡出血、葡萄膜炎等;因此,對于這些臨床癥狀的出現,可以對血管炎的病位進行一個初步的分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受累血管的類型可以相互重疊情況。比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做為中等血管炎的一員,有時候仍然可以發現小血管炎病變的表現。
系統性血管炎種類繁多,臨床表現又常常交錯,因此給臨床醫師帶去不小的挑戰,這一次我們只是對系統性血管炎進行了一個整體的、初步的認識,下一次,我們再來了解不同類型的血管炎的相關知識。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本文來源 | 風濕閏月說 責任編輯 | 卡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