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敲詐怎么辦?【活動目的】
1.消除學生受到敲詐的恐懼心理。
2.引導學生學會在敲詐、威脅面前妥善應對。
【活動內容】
高中生應對方式輔導。
【活動形式】
角色扮演、討論、采訪。
【活動對象】
高二年級學生。
【活動時間】
45分鐘。
【活動準備】
1.排練小品。
2.錄音機(用于播放小品表演所須的音樂)、圍裙一條(角色媽媽的道具)。
【活動設想】
近年來,學生在校園周圍被敲詐、勒索的現象時有發生。敲詐者多為被開除或流失的學生,他們往往身著校服,在學校附近轉悠,伺機作案,搶劫對象多為單人行走的學生。這種現象的存在給在校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給被敲詐者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正視這一事實,給予團體心理輔導十分必要。本活動意在通過小品表演,創設情境,讓學生集思廣益并輔以教師的因勢利導,從而不斷強化學生正確應付敲詐的策略觀念,樹立起勇敢健康的心理品質。
【活動過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到XX中學來上這堂活動課,人生地不熟的,還有這么多的聽課老師,你們緊張不緊張呀?
生:(齊聲)不緊張。
師:你們可真勇敢,那老師也就不緊張了。
生:(笑)
師:今天,在這特殊的地方我們要一起來體驗一個不平常的事件。請看小品。
(錄音機播放學校放學的音樂《童年》,音樂聲中、一個聲音道:“同學們,清校時間到了,請收拾好書包回家。”小品表演:小麗收拾好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三個學生模樣的人攔住了她。他們在小麗面前晃了晃拳頭,讓她把身上的錢都交出來。小麗說身上沒錢,其中一人揪住她的衣領,把水果刀抵在小麗的腹部,情形十分危急。)
(四個同學的表演十分逼真,同學們掌聲熱烈。)
師:同學們,小麗遇到什么事了?
生:(齊聲)清錢(閩南人對專門敲詐中小學生的行為的專用詞)。
師:好。那么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假如,剛才那把水果刀不是抵在小麗身上而是抵在你身上,你要怎么辦?(學生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會兒紛紛舉手發言。)
生:我想我會把錢給他,畢竟錢乃身外之物,生命是最重要的。
生:如果是我,我不會把錢給他們。因為做這種事的一般是市面上的小混混,并不可怕。我會采用一些心理戰術來對付他,比如問他:“你在哪里混?你們的老大是誰?”(眾笑)。如果他說出哪個人的名字,我就告訴他說那個人跟我很熟。那他可能會害怕,那我就—(笑)。
師:趁機跑,是嗎?(生笑)
生:老師,我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當時情形是你不比他們差,跑得過他們,當然就跑;如果像小麗那樣文弱,對方是三個強悍之輩,那當然還是應該乖乖的把錢交出來。但錢不能白給,起碼得看清楚人。
師:你的意思是記住他的外貌特征是嗎?(生點頭)
生(一個高大的男生):如果是我,對方人數小于或等于2時,(眾大笑)那可以考慮以暴制暴;如果人數大于2時,那就溜,如果溜不掉就把錢給他,但是以后可別讓我碰到(眾大笑。)
師:讓他吃不了兜著走是嗎?還是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
生:我看也可以裝得比他們兇,嚇住他們。
生:老師,我想說說我一次被清錢的經歷。(師點頭,表示鼓勵)。那是我上初二的時候,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兩位男生,是初三的。他們尾隨我很長一段路,我回頭去看他們。他們一個說“你上”,另一個說“還是你上吧”,推來推去。我不理他們,自顧自向前走,后來他們不知跑哪去了。(眾笑)
師:(笑)看樣子,你碰到的是新手。同學們的發言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要隨機應變,敵強我弱時要珍惜生命,盡量讓自己免受傷害。二是要記住搶劫者的特征再徐圖良策。
(點評:老師在上述學生發言時善于幫助學生歸納概括,有助于學生理解應付敲詐的策略.)
師:好,我們繼續看小品,看看劇中人小麗是怎么辦的。
(小品表演:小麗害怕挨打,只好掏出錢包,把所有的錢交出來。三個男生得手后,警告小麗,不準告訴老師、父母,否則后果自負,然后,耀武揚威揚長而去。小麗恐懼萬分,好不容易到了家。母親看她神情恍惚,問她怎么了,小麗只是痛哭。)
師:好,請同學們討論,這種情況下,小麗要不要告訴家長,說了會怎樣,不說又會怎樣?
生:我會告訴家長,不然他們還以為我好欺負。
師:你的意思是從家長那里尋求保護。
生:(急切的)我不會告訴家長,家長又不認識他們,不是讓他們白擔心嗎?
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為自己被清錢身心受到了創傷,很需要家長的安慰,而且父母的人生閱歷比較豐富,他們一定有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生:如果被清的錢較少,我看可以不告訴家長,因為家長容易大驚小怪,把事情看得很嚴重,還會報警,其實這種事情很普遍。假如損失很大那才告訴家長,不然錢沒了怎么辦?(眾笑)
生:我會告訴家長,畢竟家庭是一個人心靈的港灣。但父母之中,我會選擇母親,因為父親比較沖動,母親比較穩重,會更好的處理好這件事。
(點評:這一階段的討論,老師沒有像做政治思想工作那樣暗示或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才是正確的.在心理輔導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個人選擇。討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提供正確答案而是提供多種觀點供給參考和選擇。至于怎么做,最終還是要讓
每個人自己作出選擇。)
師:多懂事的孩子!告不告訴家長,看樣子同學都有各自的主張。那我想提醒同學想一想,假如你是剛才劇中小麗的家長,
看到孩子痛哭,心里焦急,可孩子什么也不說,心里會怎么想呢?
生(小品媽媽角色的扮演者):我覺得不知怎么辦,手腳不知怎么放才好。(眾笑)
生:老師,我明白,如果不告訴家長,那就不要讓他們發現異常;如果實在想哭,那我看還是告訴家長的好。(眾大笑)
生:我會以惡制惡,叫些人私下找到他們,想辦法把錢清回來。我想這樣會徹底一點。
生:我覺得你這樣不太合法。我想我們應該利用合法的手段讓那些不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比如報告派出所,告訴家長老師,或寫篇文章到報紙電臺,呼吁社會都來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掌聲)
師:好。看樣子同學都能夠權衡利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案。但不管你告不告訴家長,碰上這樣的事心情一定不好。那大家想想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
(點評:學生群體是極大的心理教育資源,教師善于挖掘這個資源。)
生:可以找親密的朋友傾訴或上網聊天,還可以跳舞聽音樂,做一些喜歡做的事。
生:我解決壞心情的辦法是睡覺,好好的睡上一覺,醒過來時就會覺得一切沒有那么糟,不就損失一些錢么。
生:還可以找心理醫生。
生:我覺得這不現實。一是看心理醫生要錢,我們負擔不起;二是我覺得現在我們還很難坦然的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
師:嗯,這是觀點問題。不理解的認為看心理醫生是有毛病。實際上,人們會漸漸認識到看心理醫生其實是一種精神享受,是一種精神健身運動。
生:我覺得也可以向父母要回損失,這樣心里會比較好受點。(眾笑)
生:我會去玩游戲,把清我錢的人當作射擊對象,一網打盡。
師:(笑)有點暴力傾向呀。你的意思是可以發泄內心的憤怒是吧?
(生笑著點頭)
生:我覺得也可以這么想,別人還沒這種經歷呢。我有這經歷,我的人生體驗不是比別人更豐富嗎?
師:同學們講的真好!總結起來,當我們心情不好,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轉移注意力;也可以大哭一場,好好宣泄一下,把我們的情緒垃圾用眼淚清洗掉;還可以改變認識,把挫折不幸當作人生難得的體驗。記得冰心說過“我希望我的生命中有足夠多的陰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我們也可以這么想。
師:最后,我想我們來了解一下剛才小品中清錢者的扮演者,了解他們對角色的理解。
生甲:(搔搔頭)大家可別以為我很兇,很壞,我那都是裝的。
(眾人大笑)
生乙:我覺得清錢者其實也是很害怕的。你想要是被發現,要是被清者喊叫,我想那都是挺麻煩的呢。
(有學生示意老師有話要講,老師點頭同意。)
生:我也有一次被清錢的經歷。也是放學路上,兩個男生跟著我。后來抓住我的書包向我要錢,我緊緊抓住書包,變了臉色朝他們喊“滾開”。后來,他們就溜走了。(掌聲)
師:真勇敢,好樣的。看樣子任何惡勢力從本質上講,都是脆弱的,都是不足畏懼的。最大的畏懼是畏懼本身。好,那么,通過這節課,以后,當我們不巧遇到小麗同樣的遭遇,我們還怕不怕,敢不敢對著壞蛋,瞪起眼,喊道“滾”!
生:(齊答)敢!
師:好,那我們一起喊“滾”!
生:(齊喊)滾!
師:好,下課!
【專家點評】
此心理輔導活動針對的是與學生切身利益緊密關聯的社會丑惡現象—“清錢”,活動中所巧妙體現出來的應付敲詐的策略,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被社會不法分子敲詐而又無法應付,容易造成心理異化,形成緊張、焦慮、畏縮等心理,甚至連帶著產生不信任社會的心理和內在的暴力傾向。該活動民主、流暢、熱烈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本活動的心理教育價值。
該活動首先創設敲詐的情境,進行小品表演,使學生如臨其境,引發思考;接著通過引導學生敞開討論和教師歸納,解決了應付敲詐的基本策略問題;接下來就被敲詐的學生要不要求援于家長展開了討論,弄清了在這問題上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然后集體一起討論解決了使被敲詐的人心情好起來這個重要的課題,教師幫助歸納出各種策略;最后,在老師激勵下,學生一起高呼敲詐分子“滾”的口號,強化了學生勇敢的情感。
該活動好在教師善于抓題材,善于組織活動,有效調控了活動進程,善于引導,精于歸納與概括,較好地完成了預設的活動目標。如果不回避有些學生遭敲詐分子的痛毆、身心嚴重受創這類事情,活動的教育性就會更強。(蘇文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