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長夏服用生化湯通知
庚寅年小暑(7月7日)至立秋(8月7日)為長夏階段,乃萬物化生成熟之時,亦人體聚氣生精之時。此時宜甘淡飲食,身心無累,遁世潛藏,神游方外。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與四時進退于備化之地。之后乃能秋收冬藏,倉廩不虛。來年自得神完氣足,榮光煥發。有否收獲,全看此時之養如何也。
此時仍宜服生化湯,然大暑前后稍有不同:
小暑至大暑:黃芪3,黨參3,白術3,茯苓3,炙甘草3,麥冬2,五味子1(陰虛舌光無苔者白術換山藥)
大暑至立秋:黃芪3,黨參3,白術3,茯苓3,炙甘草3,干姜2,黑附子1(陰虛舌光無苔者仍宜小暑方)
皆為開水泡服代茶飲,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皆可飲用。多人代茶亦可。
注:單位為克。服后如無不適就可以一直服到立秋,如覺不適停服即可。此方甘淡平和,與五谷味相近,如無十分特殊的情況,通常都應該能適應并受益其氣味。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覺不妥,請莫嘗試。能不能喝,想不想喝,一切自主,不必問人。
三七生的生化湯為:黃芪3,黨參3,白術3,茯苓3,炙甘草3,麥冬2,五味子1;
所在地區偏燥熱者,用麥冬 五味子 以潤降,補右路潤降之源!
黨參生白術茯苓炙甘草各2克,菟絲子3克,山茱萸3克
地區雨水多,濕重,陽氣不能升發者 菟絲子、山茱萸 補左路之升發之源!
問:黃芪3,黨參3,白術3,茯苓3,炙甘草3,干姜2,黑附子1
用干姜附子怎解?
孫海亮晶晶:干姜附子,合上五味,原來的
生化湯合附子理中湯之義,針對水寒土濕所設----暑季為木火疏泄于外,內之陽氣(脾陽)最弱之時,當以用意在此。
加麥冬 五味子 金燥不能潤降為雨,尤其適合一些地區多日無降雨的情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