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經湯
溫經湯載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原文:“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方:當歸(二兩)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吳茱萸(三兩)川芎(二兩)生姜(二兩)半夏(半升)牡丹皮(二兩)麥冬(去心,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阿膠(二兩)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一、女性的調經方及美容方,主治以羸瘦,唇口干燥,皮膚枯或手掌皸裂,少腹里急,或頭痛,或暮即發熱,或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為特征的病癥。
體質要求
1、全身狀態:體形多瘦弱或中等,營養狀態較差或中等,或有貧血,整體機能低下,有明顯的虛弱表現,如精神萎靡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嗜臥、氣短懶言、語音低微、頭痛頭暈、性欲淡漠等。冷證多見,尤以腰以下冷,如手足不溫、胸背部冷感,腰腹冷感,腰腹冷痛多在經期加重。午后潮熱煩躁不安,或有汗出。
2、頭面部:面容枯黃無華,多呈貧血貌,或潮紅,或暗紅,或黃褐斑;口唇干燥色淡,或有開裂,不少女性的毛發出現脫落、干枯、發黃,易于折斷。還有的女性可以出現陰道炎、陰道干枯瘙癢。
3、手足:手心或腳心發熱或有開裂疼痛。
4、經帶:多有痛經,小腹痛或冷感、脹悶不適感,或伴有腰酸痛,喜溫喜按,月經多夾有瘀血塊,白帶多而清稀。
5、腹力較中等度稍軟但非軟弱無力。舌質淡或淡黯,脈沉細澀。有的食欲不佳,或伴嘔吐泛惡,大便偏稀,或與干結交替,經期或有便溏,稍軟。或有浮腫、小便清長。
6、主治疾病譜:虛寒性痛經、不孕、閉經、月經不調,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萎縮,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腫、老年陰道下血,絕經前后諸證、產后諸證(包括習慣性流產),血管神經性頭痛、睡眠障礙,十二脂腸潰瘍、慢性闌尾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悸等心血管系統,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手掌角皮癥、手足皸裂、濕疹、蕁麻疹、黃褐斑,慢性前列腺炎,睪丸炎、陽萎等。
摘自《2008經方使用手冊》
二、溫經膏
處方:吳茱萸50克,黨參120克,麥冬150克,制半夏60克,炙甘草60克,肉桂60克,當歸120克,白芍120克,川芎120克,丹皮120克,阿膠250克,生地120克,干姜60克,紅棗250克
輔料:核桃肉200克、黑芝麻200克、冰糖200克
制作:核桃肉、黑芝麻分別碾粉備用。其他藥除阿膠外,水煎3次,過濾去渣,文火濃縮;加入核桃肉、黑芝麻,然后阿膠加黃酒燉化后,與冰糖一起收膏。每次服用15克,1日2次,開水沖服。
適用人群:此為女性調經美容膏,多用于閉經、不孕癥、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也可用于更年期失眠、腹瀉、老年性陰道炎、外陰瘙癢癥、手足皸裂、指掌角化癥、黃褐斑、口唇干枯、發枯黃脆等。其人多羸瘦而皮膚松弛,腹壁薄而無力。口唇干燥而不紅潤,皮膚干枯發黃發暗,缺乏光澤,或潮紅,或暗紅,或黃褐斑。有些患者的手掌腳掌出現裂口,疼痛或發熱感。還有的女性可以出現陰道炎、陰道干枯瘙癢。不少女性的毛發出現脫落、干枯、發黃,易于折斷。
注意事項:體形肥滿壯實,營養狀態好,面色紅潤者不宜服用本方。多食牛羊肉、豬蹄、雞爪等。
摘自《經方醫學論壇●黃煌教授醫話》
三、能美手的溫經湯
今天,有位熟人執意要來拜年,她告訴我她的女兒煩人的手掌皸裂今年大好。原來她女兒每年手掌裂口、皮膚粗糙,皮膚科看過,外涂藥膏,沒有效果。但服用了我開的膏滋藥以后,效果十分明顯。我記得那是三個月前,她帶女兒來診。閉經多年,服用雌激素替代。姑娘發育不良,個頭也比較矮小。我當即告訴她,必須長期服用中藥。
我開的是溫經湯。溫經湯可以治療女性手掌皸裂,是日本大塚敬節先生和史數道明先生的經驗。他們用溫經湯治療不孕癥、月經不調時,發現患者的手掌皮膚干燥開裂,隨著月經狀況的好轉,手掌也變得滋潤。這個發現很有趣,原來月經不調與手掌皮膚相關!后來,我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時,也注意其手掌皮膚,一般來說,手掌皮膚滋潤、嫩白者,大多月經正常,而手掌皮膚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膚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時沙沙作響者,大多有月經不調或閉經。有些雖然沒開裂,但甲溝多毛刺,指甲脆裂者,也常常伴有月經異常。值得驚嘆的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已經提及溫經湯證有“手掌煩熱”。所以,我常說溫經湯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
溫經湯可用湯劑,也可以用膏劑。放上紅棗、桂圓、冰糖或麥芽糖,可以使藥味可口,便于常服。如加芝麻、核桃仁更香。鹿角膠是傳統補腎填精的藥物,對月經不調、不排卵等有調理作用,所以,我也常加入。我稱之為溫經膏。許多女性每天早晚各沖一湯匙,十分方便。服用以后,膚嫩,唇紅,女人味更足。
摘自《經方醫學論壇●黃煌教授醫話》
四、溫經湯治療更年期婦女久瀉
某女,50余歲,體瘦弱,以反復腹瀉4月求方。已經服用各種消炎止瀉方藥無效,腸鏡檢查無惡疾,瀉日久,寐不安,人漸瘦,面色憔悴,原本半老徐娘竟成一老嫗。其唇干而癟,其舌淡少苔。此一溫經湯體質。遂用溫經湯原方。半月后來復診,露喜色,云大便見干,次數見少,囑原方續服2月。再來診,面色紅潤,判然兩人,其久瀉頑疾已愈。溫經湯治療女人腹瀉,當屬古法,《金匱要略》溫經湯條下已經有“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記載。我以此法治療多例,均有良效。臨床發現,溫經湯不僅止瀉,還能改善睡眠,對瘦弱中年婦女的失眠,只要沒有精神心理疾病,就可以投以溫經湯。
摘自《經方醫學論壇●黃煌教授醫話》
五、溫經湯原文中 :所病下利,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
可不可以理解是一個肝病,肝病人易下利;暮發熱;少腹或腹內里急;肝區疼;腹脹;出現肝掌后,大小魚際區發紅,手掌發熱,遇冰則舒服,慢肝病人多見口唇干燥脫皮。本方中的藥治慢肝或肝硬化肯定是可以的,我想不談婦人五十半產淤血,此條文是否對慢肝的一個癥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