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南方,對江南水鄉情有獨鐘。
相較于百尺高樓的摩登,
我偏愛琉璃瓦、深愛白墻灰瓦、喜歡小橋流水。
江南的六大古鎮,
你可曾去看看那里的“小橋、流水、古道、人家”?
周莊:躑躅水鄉巷陌,煙雨有力被風欺
原為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少子搖的封底稱為“搖城”,后因北宋時周迪功郎捐宅200余畝給當地全福寺為寺,始稱周莊。
如果你問我何時去周莊最為恰當,選一個煙雨蒙蒙的日子,感受一下周莊的風水人情;如若心情浮躁,去周莊感受自然古樸、幽靜荒涼也未嘗不可。
同里古鎮:輕吟淺唱,詩在同里
于唐初,這里富饒奢華,故稱“富土”,后因為太過招搖更名“銅里”,于宋代,將“富”字變形后拆分為“同里”。
去到同里,當然得要看看“一園、二堂、三橋”,退思園;嘉蔭堂、崇本堂;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古老的民俗畫卷盡收眼底,因為美景,許多影視劇都有在同里古鎮取景。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甪直古鎮,想必也不會讓游人失望。甪直著名的景點包括寶圣寺、銀杏樹、沈宅、蕭宅等。
古老的銀杏象征著甪直的歷史文化,1300年的樹齡更會令人心生敬畏。特色的古宅和滿目琳瑯的雕飾,門前的溪水,幽靜的石板路,總會給人遠離喧囂的怡然。
因其地勢平坦、一馬平川,西塘又名平川。這里因橋多、弄多、廊多而聞名,作為一座已有千年歷史的古鎮,西塘人依水而居,沿岸建屋。
如果到西塘,撐一把油紙傘,走在悠長悠長的小巷,一回首一低頭,都有種活在畫中的感覺。
茅盾故居、江南百床館都隸屬于烏鎮,烏鎮伴隨茅盾度過童年、少年時代,因此他的農村三部曲多少是對舊社會烏鎮生活的真實寫照。
烏鎮的美,可能是因為它的黑色屋面,可能是因為它狹窄曲折的石板路,也可能是因為它精致雕刻的木飾……
南潯最有有名的應為“輯里湖絲”“善璉湖筆”,既已來到難尋就一定去看看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莊、南潯三古橋。
在南潯看炊煙裊裊萬家煙火,聽潺潺水聲點點漣漪。在古鎮,總幻想著自己就是一名文人騷客,與水墨相伴,靜臥石橋上,走在白墻黑瓦下。
當然現如今這些古鎮因為被商業化,去一次多少會被人潮沖淡心情,失去了原有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