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
陸儼少是當代一位了不起的畫家,傳統(tǒng)功力頗深,有人把陸儼少和李可染并稱為“南陸北李”。實際上,當時山水畫家也就以陸李二人成就最高。前面我已說過:李可染并沒有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但卻以最大的力氣打出來;陸儼少卻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但卻沒有用最大的力氣打出來。論傳統(tǒng)功力,陸儼少在李可染之上,論風格之突出,分量之重,李可染又在陸儼少之上。但二人不是平等的,李可染是一代大家,而陸儼少只是名家,但又比名家高—些,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間吧。
陸儼少早期人物畫
很多畫家對陸儼少更佩服,就是因為陸的傳統(tǒng)功力深、書法高,他人不能及。但如果把陸評在李之上,那就缺乏史家之眼光了。我在十五年前評到陸儼少的畫時說過:畫由線、墨、色組成。有人作畫,乍一看,亦殊不惡,然不耐人尋味,細品之,線條全靠墨與色扶襯,去掉墨色,則線條不足觀也,甚至不能成立。然陸儼少作畫本乎氣,發(fā)乎韻,筆(線)墨、色有秩序,各自爭美,有墨有色很美,抽掉墨與色,僅留線條,亦能成立,而且線條更美。我還感嘆地說:觀變于陰陽而立,發(fā)揮于剛柔而生,可謂畫道高手。”這段話在我寫的《論中國畫之韻》一文中也提到,收入1984年出版的《六朝畫論研究江江蘇美術出版社)中。
陸儼少扇面
陸儼少學畫,從傳統(tǒng)入手,—步一步地深入,他的筆性很好。他常和學生說:“一個人是不是畫畫的材料,主要看他有沒有筆性,筆性不好,也能畫畫,但不可能畫得很好,更不能成為大畫家。
陸儼少的畫,也有人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最好。實際上還是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最好,這時期他的“勾云”、“留白”、“黑塊”已形成他的特色,如果沒有這個特色,他早期的畫也就不貴了。說他50年代至60年代畫好的,還是從傳統(tǒng)功力(筆墨功力)方面著眼的:當然,沒有這個功底,他后期便不可能成功,沒有后期的成功,他前期的功底便不會有人注意。
陸儼少后期的特色是程式化,李可染也有這個問題,但不太嚴重有很多人否認陸儼少,就因為他后期的程式化。這說明陸儼少還不是真正的大家。齊白石就沒有程式化的問題。真正的大家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陸儼少是1993年10月去世的。記得他去世時,我還在浙江美術學院授課(我是浙江美院的客座教授),他的死不如李可染震動大。他最后十年的畫基本上都是重復,重復多了,甚至會“油”。
所以,好作品確實不如80年代初期多。我一直奇怪,陸儼少是有才氣的畫家底子也好,晚年為什么不能再向前推進—步?他能文能詩(但算不上詩人,除了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三人,其他畫家都不能算詩人;黃賓虹、潘天壽都能詩,但也不算詩人,當然,如果放寬一點,硬算作詩人,我也不會計較),書法和傳統(tǒng)功力如此好,晚年為什么不求變呢?前一時期,我到杭州,遇到他的入室弟子沈明權,沈告訴我很多關于陸儼少的事,對研究陸儼少和當代繪畫都大有益處。
在80年代初,陸儼少的畫風(特色)得以形成,而且也得到了鞏固,他本人確實不想再重復了。他是有思想的人,他要變,而且要大變。李可染借鑒倫勃朗,陸儼少則托友人(學生)從歐洲買來了歐洲很多名家的油畫集,而且買來進口顏料(他以前從不用外國顏料)開始用進口顏料學趙無極等人的抽象派油畫,當然不是全學,只按趙無極等人油畫的章法形式,用他固有的傳統(tǒng)筆墨加顏色,一面照著畫;一面變化,接著又認真地研究思考。他當然不會跟著趙無極等人走,只不過把趙無極等人的畫當作一個橋梁,通過它走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他底子厚,思考力強,觸類旁通,不久,就創(chuàng)作出另一種嶄新的風格。據(jù)沈明權說,你一看會嚇一跳,完全不像他以前的畫,也完全不是胡涂亂抹,妙極啦。他畫了幾十張,據(jù)說韓天衡要了幾張作為收藏。陸儼少也正打算沿著這條蛻變的路再走下去,如果真的走下去,他必會到達另一個峰巔,他在畫史上的地位將會更崇高。
可是賣他的畫的畫商來了,說:“陸先生,你這樣畫影響你的畫價,我們拿到香港去,買儼少的畫,和以前的不一樣,賣不出去。”“我們還要你以前那種畫,好賣,價也高”陸儼少窮了大半輩子,他窮怕了他的新風格畫賣不出去怎么辦呢?他考慮很久,最后決定停止藝術上的追求,而先賣錢再說。他后來搬到深圳去住,原因很多,賣畫是最主要的,香港人到杭州去較麻煩,到深圳容易,他屈服于畫商,而停止了藝術的追求,最終影響了他的成就,這太可惜了(李可染一生忠于藝術,從不為畫商所左右)。
貧窮,玉成了他,使他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基本功;錢,破壞了他,如果不是錢包圍了他,他也許能成為一代大師,他的成就應該高于李可染,可惜沒有。而且,江南人有江南人的畫風,北方人有北方人的畫風,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深圳的水土能出傳統(tǒng)型大畫家嗎?不退步才怪哩。跑到國外去的畫家,條件十分優(yōu)越,畫進步了嗎?這問題以后我還要詳談。
陸儼少的人品也很高。但又據(jù)說晚年和幾位學生鬧得不可開交,為了幾張畫的問題,恐怕也是餓”在起作用,這就沒有意思了。如果我是陸儼少,當年贈送給學生或友人的畫,現(xiàn)在再值錢,我也絕對不會索回。如果我曾得到過陸儼少無償贈送的畫,陸儼少有索回的意思,我也絕對馬上送回。世界本來是無,最終還歸于無。畫本來是無,最終還是無。不必說未來,現(xiàn)在,陸儼少已去世了,對于他來說,這些畫是有還是無呢?寫到此,余不禁合掌作歌曰:
是有是無,我佛無說。
我佛無說,事理有說。
有知有識,應明此說。
哈哈好玩,好玩哈哈。
作品欣賞
本文選自《畫壇點將錄——評現(xiàn)代名家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