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分享]北大、清華狀元談英語學習經驗 - IBT考試專版 - 太傻超級論壇 - Power...

[分享]北大、清華狀元談英語學習經驗

北大、清華狀元談英語學習經驗

朱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

英語很不容易學好,這是事實。這畢竟是一個與漢語迥乎不同的新語種,一般初學者總愛將漢語中的慣用語法移用到英語中,結果可能會造成很多笑話。對于學好英語,一般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強調大量的記憶,認為在中國,英語至今不能算十分普及,是缺乏應用的土壤,因此主張多背多記,只有記熟了才能提高運用能力,這種意見不無道理;另一種并不注重記憶,注重于應用,認為只有運用,才能掌握,況且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這種意見也有道理,如果能把這兩種做法結合起來,那就再好也沒有了。英語中的單詞,某些常用語法,常見句型是應該記住。一旦加以運用,印象就會更深刻。英語NMET試題無非如語文高考似的,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三大塊,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閱讀,150分中,它占了70分。由于基礎知識題多,而且分又小,一般不易拉開差距,而作文呢,只是簡單地寫幾句限定的話,只要盡量不出現或少出現語法錯誤就行,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分數懸殊。而閱讀題則不然,成績好的學生可能會達到60多分直至滿分,成績差的有可能只有十幾分、20多分,況且閱讀能力的提高又決非一日一夕之功,不經過大量的閱讀,是絕對得不到高分的。因此,我建議廣大考生在復習迎考時,一定要把閱讀放在第一位,不要由于它不易見效就心灰意冷而輕言放棄,你要有自信心,你要時時刻刻都應該覺得,我的閱讀能力一定會上去的,我的英語成績也一定會上去的。要多做些閱讀題,盡量對每一句話都讀懂讀透,讀懂其中很微妙的深藏的東西;碰到生僻的單詞也不要輕易去查找字典,以免養成懶惰的習慣。

王龍(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

復習英語,我認為應先把書細讀一遍,記下一些語言現象和老師抄的筆記,細到記住每個單詞,每個短語。英語高考題量很大,分數極輕,丟一兩道選擇題常常無關緊要。但也正是這里一分那里兩分的積累,才使其總分為150這么多的分數,正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不重視一個個語法點、一個個詞和詞組,要想考好英語那是很難的。因此基礎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人基礎具有穩定性,因而英語成績較穩定,一時難以提高,但也不易下降。這并不是說就不要復習英語了,因為強化訓練可以使你熟練,提高應試能力。

胡湛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貴州省高考理科狀元):

英語科復習可能是大家傾注時間最多的科目,它和語文一樣,要靠平時的積累。如果你在一開始學至初中畢業都學得不錯,到了高中就會輕松得多。英語的功課如果欠了“債”,也不要急,要依照積累的規律循序漸進地加以提高,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對老師上課復習的重要內容和例句等作較詳細的筆記,經常抽時間看筆記,把典型例句背下來。

其次,將從初中到高中的書上的詞組、常用詞組、重要句型、重點詞的搭配用法等做一系統的整理,尤其是動詞、形容詞的用法。這項工作的工作量比較大,但不要怕難,因為它是提高英語能力包括應試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整理完后你必須把它們讀熟,能背下來效果更好。

第三,把從初中到高中的課文全部背誦一遍。聽起來嚇人,但由于是已學過、讀過,大部分背誦過,所以工作量并不算太大,背誦的目的是培養對外國語言的感應能力,即“語感”。一旦形成初步的語感,做題便比較得心應手了,正確率也比較穩定,這是一個有效的速成法,供大家參考。

此外,建議大家每天抽半小時(最好在早上)堅持讀讀背背課文、詞組、習慣用法等,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效果,堅持下來就會有明顯的體會。

最后,英語和語文一樣要做相當數量的題,英語題也是比較容易重復出現的,要大量做題來適應各種題型。其中,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錯大都可以用上語感結合推斷的辦法加以解決。對于新出現的填單詞的題型不少同學感到棘手,其實這主要是對單詞的熟悉程度問題,你背過的課文和句型在這里會充分顯示它的價值。

英語作文是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占30分之多。要想提高英語作文水平,一方面背課文,另一方面可以從造句開始,逐步構造復雜的句子,再發展到寫段落、篇章。還有一個辦法,稱為Free Writing,每天抽10分鐘時間,任意寫些單詞句子,不要過多考慮什么通順連貫,惟一的要求就是要不停地寫出單詞來,這種方法成效快,可以試試。千萬要防止用“翻譯法”寫作文,即先寫中文底稿,再譯為英文,這不但費時,并且對英文水平的提高沒有好處。我再向大家介紹兩個背單詞的小經驗,一是背單詞要避免“拼字母”式的背法,而是盡量結合讀音規則和音標來背;二是背單詞最好放到句子、篇章等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背。前一個辦法是背詞的拼法,后一個則是背詞的意義,同時要對詞性音標等做到心中有數。

劉陽(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黑龍江省高考文科狀元):

外語,我認為是一門學起來有趣、用起來實惠的科目。學習外語,你不僅掌握了一門語言,隨之也接觸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受益不淺。學習外語跟煲湯一樣,是細活慢工。我堅持認為外語要每日必讀,每日必寫,如果你的復習計劃是以日或兩日為單位,那我就勸你為外語而改改,因為那樣的話雖然你每周有一天或兩天的時間集中學習外語,與分散每日的累計時間相差無幾,但效果可能相去甚遠。在此順便插一句,我覺得每日的復習以針對五科全面展開,挑出其中當天的重點著重攻克為宜。外語很講究環境,背單詞時,不要孤立地背,可把它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如課文或老師給出的例句中),那樣既容易記憶又利于加深記憶;對于單詞、詞組要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課間飯后,不妨幾個人湊在一塊用外語聊聊天,提高詞語運用水平,尤其對一些積極的詞組或習慣用法,一定要牢固掌握,這樣會使你的語言流暢地道。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多做一些閱讀題,多朗讀,這樣既可以熟悉單詞的用法,又可以培養語感。在這里,我反復強調語感,因為我認為語言感知力對于外語、語文都是至關重要的。其培養就要靠平時的多讀多寫,不要學成啞巴外語。一句話,學外語離不開“勤”字,功到自然成。

梁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狀元):

現在隨著改革開放,英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信息高速公路、衛星傳輸系統,把這個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所以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自己也感到了壓力。但由于是學習一門外語,許多地方與學習其它課程不一樣,有的同學就總摸不到大門。我下面介紹一下自己的英語學習。

高中時,我遇到的一位好老師就是天津一中年輕有為的拼命三郎—梁耀興老師。梁老師英語水平高,同時人品很好。當年出國進修,國外曾有人挽留他,但梁老師毅然回國從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品格。所以在跟從梁先生學習“術”之前,他的“德”已深深打動了我。使我堅信只要跟定了他,沒錯。

梁老師曾對我們說:我們學習外語,沒有純外語語言的環境,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刺激少,缺乏語感,更多的是去死記硬背,所以困難很大。我也覺得如此,所以英語不怕難,重在練。不光練做題,“唱、念、做、打、翻”全活,是做大量的題必不可少的。梁老師給我們發的課內、課外題他事先都做過一遍,精挑細選后才給我們練,少而精。上課更正、答疑時,我用紅筆仔細更正每一道錯題,并在邊上標注與之相關的知識點、錯誤原因、應注意的地方等。這些“紅字”成為日后復習的重點。

再有,高考英語的詞匯量有嚴格的限制,基本不會出現不認識的字,即使有些單詞教材中沒有,也有可能是某一單詞的不同詞性的交換。背準每個單詞是考英語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我認為應對高考,較多的詞匯量不如高質量的詞匯量,不多但準確。當然有能力的同學還是應該多背單詞。在記單詞時要勤查字典,不要想當然,對拿不準的詞一定要“refer to the dictionary”。例如:comfort和comfortable兩個詞的否定形式應該加什么樣的前綴?同學們沒有把握不要猜,答案是discomfort和uncomfortable。所以我建議高中同學們買一本牛津字典或朗文字典。這兩本字典內容稍有不同,但都是權威的,容量大。我比較喜歡牛津字典,因為現行的朗文字典是半繁體字的。寫作業或做課外閱讀時,手邊放一本字典,遇到不懂的詞就查,不光看音標、注釋,還要看例子。知道這個詞確切地怎么用。而且我鼓勵高年級的同學買牛津或朗文雙解字典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同學們學著看英文的注釋。用英語解釋英語,當然要比用漢語解釋得明確。如果有的同學拿不準over和above的區別,看一下英文注釋就很明白了,不信去試一下。再有,英語有許多idiom,類似于我們的成語、慣用語,這部分東西在高中也接觸到了。遇到這樣的詞組,千萬不要望文生意地猜,還是得查字典。

再講一下英語閱讀理解。這項原來也是我很頭疼的問題。一個是看不完,二是選不準。對于閱讀速度,高考要求的不是很高。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一定都能達到。但我覺得不能停留在這個水平上,要更提高一些速度,目的有兩個:A、騰出時間仔細地看題,萬一有拿不準的,可以回來查。B、騰出時間來做后面的題,多給作文時間,提高準確率。同學們不妨像大學的英語學習那樣,把閱讀分為extensive reading和intensive reading,即泛讀和精讀。泛讀用于訓練速度,拿來一篇文章,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讀完,如果你能把后面附著的題做對60%到70%就行了;或者你能復述出大意,并記住一兩個數字或重點句子的位置也就符合要求了。精讀可以分兩步做:第一步當泛讀看并計算時間,第二步以字斟句酌的方法再看,弄明白每一個詞當什么講。這就要求正確率在90%以上了。以上是針對閱讀速度的對策,那么選不準答案怎么辦呢?同學們可以試一下如下方法:A、用最快速度先看一遍后面的題,了解一下每道題的要求,例如什么時間、是誰、形容詞是什么,再有就是最合適的概括或題目。B、再去有針對性地閱讀,找出答案。這樣也許會大大提高準確率。同學們不妨一試。

再談一下關于作文。我覺得作文有兩大要點:A、寫進所有題目要求的表述內容。B、準確。對于第一項要求,同學們不妨在打草稿時,寫完一項用鉛筆在卷子上劃去一項,這樣防止漏項。對于第二項要求,對策更簡單,那就是對沒把握的字、句絕對不寫,不在考試時顯水平。盡量用簡單的句式,常用的熟詞。

高考時(1995年)有的地區考口語,有的地區不考。但我覺得英語學習不能急功近利,所以在高中階段要重視口語。上口語課時,我積極舉手,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與老師、同學會話,還參加英語角的活動。后來,慢慢地,口語大有長進。那么,口語水平的提高,有了語感,對英語筆頭的幫助也很大。

何忻(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甘肅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英語是令諸多學子頭痛的一門功課,但根據我的經驗,學英語主要需要從詞匯量和語言習慣兩方面努力,而這兩方面都離不開讀課文。說起詞匯量,首當其沖的自然是課本中的詞匯,背單詞最笨的方法是死記。因為學單詞的目的就是要在各種語言環境中應用它,離開了語言環境,單詞就是“死”的,記得再多也沒有多少用處。課文是我們所接觸的第一個語言環境,所以應多讀課文,使課文中的每句話都在你的腦海中留下印象,生詞的用法也就掌握了;除課文外,還應找一些英語短文來讀,以增大詞匯量。作為一門語言,英語不象數學那樣有著邏輯性很強的定義和一通百通的規律。雖然它也有語法規則可循,但很多都是很瑣碎的東西,并且有大量的特例和習慣用法,尤其是介詞、副詞和一些活躍的動詞如do、take、get、make、have等,這些單靠死記是行不通的。因此,也要先從課文下手,多讀課文,腦子里的語法現象多了、熟了,也就有了“經驗”,有了“語感”,從無形中掌握了這些習慣用語和特殊用法,遇到類似的情況也就有法可循了。高考題的客觀性試題中,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是較難把握的。我在做這兩道題時,都掌握了一條原則,就是從通讀到精讀,先通讀全文,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時態、人物關系等,再精讀需要填空或回答問題的地方,最后比較答案,進行選擇。通讀練習時應盡量培養自己推斷詞義的能力,切忌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改錯題也是較難答的題目。我在答這一題時的一般程序是:通讀全文檢查時態、人稱等較明顯的錯誤各種“一致”關系各種從句的先行詞固定搭配單詞拼寫。經過這個程序以后,基本上不會再遺留什么“漏網之魚”了。關于作文,平時應注意練習“代換”,因為寫作文時常會遇到不會的單詞或句型,這時就需要用相似的單詞或搭配來代換。答卷時,先將題目中的要求和內容逐一列出,再將寫各條內容時所需的句型和關鍵詞寫出,最后運用連接詞將各句串聯起來,這樣就不至于漏掉要求和造成條理不清。另外寫作文時應多用簡單句,以把事情說清楚為首要目的,而不要為了追求修辭的華麗而運用一些難句型去寫長句子,否則很容易出現語法錯誤而得不償失。

耿德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我把外語的學習程序歸納為“單詞—語法—閱讀—練習”四步。單詞為外語學習的基石,首必熟記。我認為單詞記憶的最佳、最快方法是卡式記憶法,即將較難單詞摘于小卡片上,隨身攜帶看記,效果極佳。語法貴在平時積累,課內認真聽講,課外適當選看一些書籍。注意要排除母語干擾。對于外語學習,大量閱讀是必需的,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幾乎可以使所有的題型的解題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好的閱讀材料我覺得《新概念英語》二、三冊不錯。英語練習亦在精不在多,亦可針對自己弱點采取專題訓練法,不贅述。

陳小凌(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生,湖北省高考外語類第二名):

學好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日積月累。我覺得學好英語的關鍵是把握語感,一旦掌握了語感,做選擇題和完形填空就覺得順理成章,即使說不出道理也能選對答案。怎么才能培養良好的語感呢?首先要多大聲朗讀,“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每天抽出20分鐘到半小時跟著磁帶大聲朗讀課文或其它閱讀材料,不僅能使自己的語音更準確,而且不知不覺就能把課文背下來,這樣背課文就不是一種折磨,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并且不容易忘記。由于高考題多數仍來自課文,所以背會了課文做起題來自然游刃有余。第二,是要多閱讀英文材料,擴大詞匯量,提高語感,掌握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我從初二開始一直堅持閱讀課外讀物,如簡易英語名著叢書,《英語畫刊》、《學英語》報等。我堅持每天抽出一小時左右讀英語。我采用兩遍閱讀法,第一遍只需囫圇吞棗、掌握大意,培養自己不借助字典的閱讀能力。這對以后做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很有幫助,通過瞻前顧后揣摩文章的意思也能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遍查出生詞,劃出重要的詞組或語言點,回味文章深層次的含義。這一遍鞏固了已學過的知識,又能掌握一些新的用法,時間長了,你的詞匯量會大為增加。我不贊同靠背字典來擴大詞匯量的做法,這種方法毫無樂趣,由于是死記硬背記得也不牢。有人統計過要真正記住一個單詞必須在不同的場合見到16遍,而只有大量閱讀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第三種培養語感的方法更有樂趣,那就是通過看英文電影和聽英文歌曲,雖然這對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反復聽、配合情景也能聽出一些東西,英文電影還提供大量關于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化背景,對理解英美等國的風俗、生活方式,以及特殊的幽默感都大有裨益。

以上談的都是學習英語的經驗。在復習階段沒有那么多時間,還是應該以課文為主。首先應該梳理從初一到高三的語法,各種時態的變化,要注意歸納分清。然后復習課文,重點是詞組和慣用法,因為這些是生命力最強又最容易出錯的。主要動詞和不同介詞搭配各有不同的意義,可以自己歸納,如與get搭配的可以有get on、get out、get in 、get off、get up、get over、get across等。介詞和冠詞是漢語里沒有的,也非常容易混淆。介詞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但也有規律可循,如across和through都是通過,但across多指橫著通過,或橫跨,而through指直著通過,或穿過其中,所以船通過橋就用across,而火車通過橋則 through。復習時可找出以前做過的試卷或練習,看看以前的錯誤,以免重犯。復習階段多數學校都采用題海戰術,我覺得大可不必。與其單純擴大做題量,不如提高每次做題的效率和質量。我每次做完一套題都要仔細分析總結,不僅看自己做錯的,也看自己做對的,并分析原因,對于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我多是反復推敲,為下一次做題積累經驗和教訓。這樣每做一套題都有一套題的收獲,下一次舉一反三,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題時我比較相信直覺,一般很少改來改去,因為我發現在語言方面有時第一感覺更準確。

王勁濤(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

英語的復習,詞匯是基礎。英語也是一門平時學習積累的科目,是無法通過考前的一陣突擊來使成績得到飛躍的,相對而言,高考中英語考試中水平發揮失常的事情也比較少發生。因此,英語的復習必須從最基礎的詞匯、語法開始。英語詞匯的考試范圍在考試大綱中都嚴格限定了,對于那些詞匯一定要透徹地理解。英語的復習也需要一定數量的練習來加以配合。我認為我在復習期間將英語練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練習是跟著老師的復習進度來做練習,在做練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學習上的缺漏,針對這些缺漏進行復習;第二個階段是在對全部知識有了一個總體了解之后進行綜合練習,可適當做一些模擬試題或是以往高考的試題,這有助于鞏固第一階段的復習成果,適應高考的題型、題量,逐步進入臨考前的心理狀態。

我在英語復習的過程中運用了我從一本參考書上看到的一種學習方法——“四遍通讀法”來做完形填空,我自己感覺這種方法十分實用、有效,于是現在想將這種方法“借花獻佛”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英語復習有所幫助。

英語的完形填空是將一篇英語短文中挖去25個單詞,并在每個挖空的地方都有四個選擇讓考生選擇。完形填空除了考查英語的基礎知識如單詞、詞組、語法以外,還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文章的整體含義,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回答完形填空中的某些問題時需要運用自己的語感,但在我們周圍并沒有一個講英語的外部環境,培養語感談何容易。所以我在做完形填空時就應用以下的“四遍通讀法”有意識地培養語感。

第一遍:拿到一篇完形填空的練習題,首先將文章讀一遍,盡力將文章的大體意思找出來。如果大體意思讀不出來,那也將文章的總體方向讀出來:是說明文、議論文還是敘事文;作者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明確的還是模糊的;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總體上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定了解。

第二遍:第二遍讀短文的時候不要急著去看短文的選擇項,而是每讀到一處空格時都自己分析一下這個空格要填的詞大體上是一個什么意思的詞,是名詞、動詞還是其它詞性的詞,是謂語動詞還是非謂語動詞,是否上下文有什么固定搭配如:So…that…,It's…that…,not…more than的連詞搭配或是talk about, go over等詞組搭配。自己用筆把每個分析出來的詞寫在空格上。完形填空中總有1~2個題可以通過這樣的分析填出答案。

第三遍:第三遍閱讀時就結合所給的選擇項和自己分析出來的詞進行比較,選擇兩者中意思最接近的選擇。

第四遍:將自己所選的每一個單詞都代入短文中的空格處,通讀全文,并用一種挑剔的眼光來考察每個單詞意義是否準確,語法是否正確。如果發現不妥之處,則應回到選擇項中重新進行判斷。

通過這種“四遍通讀法”的練習,在做完形填空時就可以逐步培養出語感。當然這種方法是在練習的時候使用,考試的時候就不必四遍通讀,而可以將第二遍和第三遍結合在一起。如果時間特別緊張,則可以連第四遍都省略。平時做練習的時候讀四遍是為了培養語感,而考試時讀三遍是為了節約時間。

在每次英語考試的前一天,我都將平時記錄錯題的本子拿出來仔仔細細地再讀一遍,這樣可以避免在第二天的考試中犯以前的錯誤。有的同學在考試前一天還拼命做題或是拼命地背書,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因 為大量做題或背書不僅會使自己精疲力盡,而且會影響到第二天的考試情緒,結果適得其反。

英國著名詩人柯勤律治講過關于讀書的一段話,這位詩人曾把讀者分為四類:第一類讀者好比計時的沙漏,讀書像沙注進去又漏出來,到頭來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類讀者好象海綿,什么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變,甚至還臟了些。第三類讀者像濾豆漿的布袋,豆漿都流走了,留下來的只有豆渣。第四類讀者像是寶石礦床里的苦工,把礦渣甩在一旁,只要純凈的寶石。

焦朋朋(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英語這門課要注意多背、多記、多練,我不主張“死記硬背”,但我贊成“背硬記死”。詞匯是英語的基礎,沒有詞匯積累,即使語法懂得再多,那也只是空中樓閣,遲早會塌下來。因此,對詞匯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時間背單詞;不要死背,從課文中找出生詞來背事半功倍。

對語法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而應在練習中掌握它。語法是死,但人是活的,要根據不同語境靈活運用。然后再多練練筆,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至于閱讀,只有平時多讀、多看、多練,才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時,要注意抓住關鍵句,特別是文章的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這些語句往往一句重千斤,很多問題的答案就蘊含在這些句子之中。

董霄逢(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青海省高考理科第七名):

課本上的許多知識都是需要準確記憶的,記憶也要抓住規律和科學方法,死記硬背只會白白浪費時間。下面,我以背英語單詞為例談談記憶的方法。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如強化記憶,循環記憶,串聯比較,聯想記憶等,但是,比較科學、簡潔的方法,還是解剖字形、分析詞義、研究單詞的結構。構詞法是幫助我們擴大和鞏固詞匯,了解詞的結構,通過已知成分推知詞的含義,從而有利于我們記憶、理解、掌握詞匯的一門科學方法。死記硬背只是從詞的“形”和“音”兩方面獲得感覺和印象,沒有認識它們“義”的內在聯系。我們熟悉了構詞方法后,能夠根據判斷和推理達到“望文生義”、“以形說文”的效果,不僅能記住很多單根詞,而且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地讀記大量同根詞,在質量和數量兩方面迅速擴大詞匯量。如president,由前綴pre-“在前”,詞根-sid“坐”和后綴-ent“人”組成,“在前面坐著的人”為“總統”。再如abstract,由前綴abs-“脫離”,詞根tract“拉、抽”組成,本義為“從具體中抽出來的”,abstract就是“抽象的;深奧的”。追根溯源的方法也有利于加深記憶和理解。如:museum的前部mus為“繆斯”,museum原是供奉藝術女神“繆斯”的神廟,后來變為研究學問的場所,現在的意思為“博物館”。cross是“交叉”的意思,talk為“說”,由兩人一問一答,滑稽地“交叉演說”,便是crosstalk的本義“相聲”。只要堅持下去,你一定能取得顯著的進步并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楚軍(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四名):

英語的學習不同于其它學科,它最需要人們下苦功夫。這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能偷懶,也沒有投機取巧的辦法。只能有恒心有毅力,一步步腳踏實地前進。取得的成績是與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這就要求抓緊點滴時間背誦單詞和語法點。只有在掌握了足夠多的單詞和語法點后才能得心應手地應付考試。

張雅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英語和語文相似,重點是培養語感。和語文不同的是,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因而相對而言較為難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不用英語,這就造成語感培養的困難。為了改變這一不利情況,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聽、多說,即在閑暇的時候盡量多用英語進行交流,最好能在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說英語的氣氛,大家聊天的時候嘗試著說說英語,寫日記或寫信的時候用用英語,這樣不僅能培養英語的表達能力,對學習英語也很有幫助。另外,詞匯量的大小也是決定英語成績的一個關鍵。因為只有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才能做題。背單詞可能是大多數同學覺得頭痛的一件事,總感覺記不了多久容易忘記,到最后還是和沒記一樣。對于背單詞,我一貫采用的是循環記憶法,也就是分周期進行反復記憶。首先,你必須估算出自己的記憶周期,你可以背10個左右從未見過的單詞,然后看自己幾天以后完全忘記,這段時間大致就是你的記憶周期。以后每背完一次單詞,過了1/4周期,你就需要再背一遍,以加強記憶。這樣反復地記憶,一個周期后再檢查還有哪些單詞未記住,則歸入下一個周期重新記憶。如此反復,相信你背單詞的效率將會很快提高。在高考題中,考查語法的題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對語法的精通和運用是必不可少的。我記得有一本書叫《中學英語語法》,書中對中學所學的語法有全面而詳細的講解,并輔以典型的例子,深入淺出,不失為一本好的參考書。英語的作文看起來是一道很嚇人的題,實際上它是很容易得分的。只要你的文章敘事清楚,基本上沒有語法錯誤,差不多就能得八九十分。所以,希望大家在作文時克服恐懼心理,保持細心,爭取把應得的分拿下來,千萬記住一句話:“不寫自己從沒見過的句子。”

劉滿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貴州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英語的復習。首先,把高中階段的單詞背得滾瓜爛熟,記住每個詞的語義、詞性、音標及其構成的短語。試想,連單詞都掌握不了,又從何談閱讀和完形填空。對詞組、重要句型、詞語搭配整理,隨后背下收獲很好。多閱讀英語短文,學會尋找關鍵句、關鍵詞,初步具有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語言學習非常重要的是培養語感。多讀多練非常有用。別一味盡做選擇題,選擇題強調的是語法,而英語的得分重點在于完形填空、閱讀、寫作。進行一定的閱讀訓練,一方面既能讓你估計自身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培養語感,熟悉高考閱讀文段。英文寫作要求是語句通順,能抓住要點即可。閱讀的原則是通讀到精讀,先通讀全文,掌握全文的大概意思,還有時態、人物,然后再針對問題精讀,最后進行選擇答案。短文改錯考查重點主要在人稱、時態和在介詞上設置障礙,應該多做一些短文改錯,適應各種形式的陷阱,才能迅捷地解決問題。

王新(清華大學電子系學生,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至于英語學習,我認為,首先它從本質上說,是一門語言,也就是一門工具,要“master it”,不僅要提高閱讀寫作能力,還要提高聽和說的能力。而實際上,由于我們國家是非英語本族語國家,所以一般高三學生所具有的英語水平僅能達到中、初級水平。在我簡單地看來,英語學習中,詞匯詞組的作用好比磚,而要構造英語這座大廈,還必須有英語語法把這些磚排列在一起。只有用正確的語法把詞匯連接起來,才能正確地表達意思。所以我認為高三的英語復習時,還是要涉及詞匯、語法和閱讀三個方面。

首先,詞匯的記憶問題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通常,這包括單詞,單詞的用法(即一些固定搭配)以及一些常見的動詞詞組。這些基本的內容復習得不好,就無法有效地進行后面的閱讀復習。

對于語法,我認為,系統地進行復習是極有必要的。你可以拿一本專門的語法書,一章一章地看。每看一章,都應該做點筆記。當然,這種筆記應該是那種提綱挈領式的,或者說是大框架,框架中的那些具體內容,你應該牢記在心,而不必記在筆記本上。這樣,當你以后再復習時,你只要拿出這個大框架,頭腦中便回憶每個框架中應有的具體內容,由于有了這個框架的幫助,你將會很容易地理清各具體內容及其之間的聯系,這十分有助于你的理解與記憶。當然,你背語法是為了會用英語,所以適當的練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于閱讀,我的唯一建議是,你應加大閱讀量,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閱讀中遇到的一些結構復雜的句子,可以從語法角度進行分析,進而幫助理解。由于高三的復習負擔是很重的,一般說來,時間不允許你讀一些英語小說。但你可以找一些長度適中的文章來讀,并盡量讀懂,如一些好的散文等。

孟憲飛(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學生,平時成績優秀保送入清華大學):

英語和語文同為語言,因而在學習方法上也有許多相通之處。學習英語有大量的常識性東西要求記憶,比如說單詞,句型,語法等等。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英語的應用較少,遠不如漢語廣泛(指國內大部分地區),因而 學習語言增加了難度。純粹的背誦或記憶并不足取,效率低而且效果差,應該盡量采用情景記憶。

就拿背單詞來說吧,有人喜歡一個一個字母背,若有哪個字母出了錯誤就全錯了。通過分析英文單詞的構成可以知道,復合詞和派生詞占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派生詞數量極多。派生詞均由詞根加前綴或后綴構成,詞根和詞綴均有特定的含義,若按詞根的方式記憶,勢必可以提高效率,同時可以少出錯誤。采用這種方法,單詞是以整體形象出現在大腦中,而不單純是字母的排列,這樣可以使記憶深刻。就像我們在人群中找人,根據的是人的整體外貌,而不是單純憑高個子、大眼睛一類的特征去分辨,準確性就會提高許多。

同樣,若把單詞放在句子中,借助全句的整體環境記憶單詞,就為單詞開辟了更大一級的空間,更有助于記憶的深刻準確。有些老師鼓勵同學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記憶單詞,其做法是相當科學的。

由于英語的知識點比較分散,條理性不夠強,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做總結,多做練習。零散的知識通過自己的總結歸納才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重點單詞的用法、重點句式的應用,相近語法的區別等等,多總結一下不無裨益。學習外語適當做些練習也是必要的。語法的條文不用題目充實一下未免過于單調,通過練習可為詞法、語法設置一個語言環境,減少準確記憶的難度。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同樣要求多聽多說多讀。除了課堂上所做的練習之外,可利用課余時間翻翻英文報紙雜志,隨便讀上幾段,時間長了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為了培養英語的語感,適當聽聽專門的磁帶或聽聽廣播看看電視上的英語節目還是很有好處的。對比別人和自己發音上的不同,有利于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別人的語流語調,以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同語文一樣,外語的學習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沒有恒心堅持經常的努力不可能學好。把功夫放在平常,學習外語并不是難事。

楊金麗(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學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第七名):

首先是英語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coming 21 century。英語的重要性已為人們接受;英語是21世紀的三大“牌照”之一。復習英語要腦勤手勤口勤,我建議諸君準備兩個pocketbook。第一個pocketbook記錄基本內容與知識。英語的復習首先要抓住課本。課本上的單詞、語言點和語法講解是進行英語復習的基礎。千萬不能剛開始復習時便拋掉課本,一頭扎到無邊無涯的題海中去,這無異于即將沖殺戰場的戰士丟掉了自己的武器。這些內容不僅是看一看,而且要反復看,直到全部掌握。而這些內容的復習卻不必占用大塊時間,它的復習也許只是睡前或醒來的五分鐘,只是排隊時的一種消遣,只是課間兩個同學之間的談話。只有在掌握這些基本內容后再扎進題海中,才不會遇難而慌,才會胸有成竹;即使遇到個別難題,也能有推敲題目的基礎。每天晚上九點之后,諸君可以從題海中跳出來,清醒清醒。這時便可用到第二個pocketbook。首先要檢查一下這一天的得與失,尤其要對做錯的題予以充分重視。要查找錯題的原因:是粗心,是語法錯誤,是時態錯誤,還是根本就不會?弄清錯誤原因后,將自己真正啃不到的難題或是對自己有極大教訓的題記錄在這個pocketbook上,通過查字典或向別人請教解決難題。這個pocketbook也要反復翻看,強化錯題的改正。尤其在考試前,這些錯題可助你一臂之力,跨過險灘。

還有一種被我稱為“手掌記憶”的方法。如果諸君想重點記憶某個單詞的發音或較難拼寫的單詞,不妨把它寫在手心上,并強制自己在洗掉音標或單詞前記下來。當你張開手看到它時便重復背誦一遍,這樣反復記憶。假定一天背兩個單詞或音標,百天便要記住二百個易記難記的單詞或音標。這些知識的準備可以抵擋70%的英語試題。

英語的高考試卷中還有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兩種較難得高分的題型。完形填空其實并不難。第一步應是通讀整篇文章,弄清它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和中心思想,然后再填空。填空時先將有把握的空選好,之后,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攻克難關。實在選不出來就讀一讀上下文,憑語感——即所謂的“感覺”——填好,不要為一個小空而花費過多的時間以致剩余時間太少而亂了后面的方寸。而閱讀理解題也并非很難。現在這個題型的“量大”的特點已越來越突出,為了既能提高做題速度又保證正確率,諸君可以先看后面的問題,然后再閱讀文章。這樣帶著問題去讀文章,就會對有關問題的細節重視起來,提高效率。另外,由于一般的閱讀理解問題設置的順序與文章的內容的順序是一致的,因此諸君可以先看前2~3個問題,以免不能一下子記住那么多問題而分散了注意力。而且這后面的兩三個問題多是推斷、歸納中心思想或詢問文章標題。推斷題要注意文章細節,而且在題支中的文中提到的內容肯定是錯誤的;而對于歸納中心思想或詢問文章標題的題目,則必須找對文章的中心句,答案就在其中;不過是換了個表達方式或是簡縮在一個短句、短語,便成了中心思想或標題。對于以上兩種題型,如有充足時間可以檢查一遍,如認為時間不夠,不檢查也并不妨礙大局。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做英語題時,第一印象往往是正確的;而改過的答案十有八九是錯誤的,這更令人后悔不迭。尤其這兩種題型失分率較高,勸諸君在猶豫之時慎下改筆。

英語考卷的第Ⅱ卷是靈活性較強的試題,答案往往不唯一,欲得高分,除有一定知識準備外還要具備一些“技巧”。填詞一項要注意單詞拼寫正確外還要對時態、助動詞及名詞單復數的用法倍加小心。改錯實際上是個小型閱讀理解,要通讀全文,弄清中心思想,然后再逐行、逐詞地尋找錯誤。做此題目最忌“開門見山”式地一味改錯,不讀全文,結果往往脫離文章中心或在邏輯上出現錯誤,結果只得再從頭做起,反而耽誤時間。改錯時要“吹毛求疵”,可按動詞→名詞單復數→連詞→介詞→副詞的順序逐個檢查。沒把握的可以跳過去,因為它可能真的沒錯。尤其要注意行與行的銜接處,這個“死角”往往不易被人重視,而錯誤也往往就隱藏其中。試卷的最后一項是作文,這個題目實質上是課后題中復述課文題的一種變形。復述課文題按順序給我們提供了主要的連詞、短語,而我們寫作文恰好是這個題目的翻版。正式下筆前,如果將各句的連詞、短語或難詞按順序列出就可以保證用詞恰當,無拼寫錯誤,然后在試卷上串起來再稍加潤色,就是一篇較好的作文。寫作文時還要注意時態正確,拼寫無誤,書寫工整。要盡量用短句子,用地道的英語,這樣的作文就可以算是一篇好作文。這個方法我百用不爽,高考時我的英語作文得了滿分,算是對這個方法的最好的注腳吧。

楊臨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學生,畢業于安徽省樅陽中學):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它不同于其它學科,具有其特殊性。在應試上,我是這樣看待的,首先,必須熟練掌握單詞,這是基礎的基礎。記單詞各人方法不同,我覺得最好是邊讀邊寫,那樣記得比較牢靠,不易遺忘。在高中,語法還是挺重要的。這可以通過專題形式來掌握,比如名詞、介詞等詞法,名詞從句、定語從句等句法等等,具體掌握它們的用法及規律。下面著重談一下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在高考英語中所占的份額一般比較高,因此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很重要。我是這樣認為的:要提高閱讀能力,不具備語言的基本功,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片面強調閱讀技巧,簡直就是空談;但是有了一定的語言基本功,不伴以大量閱讀,缺乏閱讀技能,那也不行。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閱讀應該有以下技巧:快讀法,瀏覽一下,應善于抓住主題句。掃描法,快速掃視幾行文字或段落甚至整個文章去尋找重要細節。閱讀中還有一點應特別注意,那就是區別事實和觀點。事實是客觀的,因此用來描述事實的詞匯應是不帶感情色彩的;觀點是主觀的,用來表達觀點的詞匯通常帶有感情色彩,有褒貶之分。事實和觀點切不可搞混,那樣答題就容易出錯。隨著要求的提高,英語聽力已經或即將納入高考范圍了,因此應引起足夠重視,有意識地加強訓練,(聽力對于城市考生來說要占一定優勢),平時就應多聽聽英語磁帶,提高聽力。

吳子云(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免試推薦入清華大學):

要想學好英語,先要熟讀每篇課文。何謂“熟”?我覺得就是看到一道題,就能想起考的是哪篇課文中的語言點、句型等等。做到這點其實不難:首先,相信自己能做到這點;其次,利用早晨、傍晚時間通讀課文,必要時,還可背誦些精彩段落,就在這些過程中,我逐漸培養起了一種語感,做題時因為有了類似的依據,就非常順利。語感并不是神秘的東西,它是思維與腦袋里以前儲存的東西中相通之處碰撞產生的靈感火花,所以思考結果一下子出來了,有時自己都沒意識到整個過程,所以才會使很多人覺得語感是一種不可求的境界。其實不然,我初中的時候英語就不怎么好,不管怎么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就總是徘徊不前。 初三時,因為參加了英語競賽培訓,硬著頭皮讀了許多課外閱讀材料,記了許多單詞,忽然覺得有柳暗花明的感覺。材料中的許多句型、語法我都在課文中找到了依據,從此看課文、背課文(初中課文短小,背誦是可能的)成了我的一件樂事,英語表達也流暢了許多,這其實也是語感。也許這樣說很抽象,但熟讀課文以外多閱讀些英語材料對培養語感確實是有好處的。我和許多同學的嘗試都證明了這點。學英語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每天必須接觸它。每天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毋需太多,但應保證每天讀一會兒英語,看一兩篇文章,睡覺前聽一段錄音。長此以往,其效果肯定比考前幾天猛攻來得好。高考閱讀題和作文一向是難點,我是怎么對付的?還是靠積累。從高一就開始做閱讀理解題,一個星期保證做一定篇數。做錯了,思考一下與題目要求有何偏差,最后可以得到許多規律性的經驗,諸如應選較具體的答案,而不應選那些適用范圍較大,放到哪兒都能算對的答案,盡量根據文章中提供的線索思考,不要自己發揮,等等。至于書面表達,可買一兩本命題式作文書,一星期按命題要求寫一兩篇,然后與范文作比較,找出范文中用得好的短語、句式。由淺入深,寫作能力慢慢就能提高。而且,在以上兩個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學到一些語法上的東西,稍加注意便可一舉兩得了。最后,我想說的就是筆記。如果碰上個好老師,對詞的用法總能舉出幾個例子,一定要記下來,這既訓練了聽力,又是一個記憶的過程;若老師一帶而過,而你又不是很清楚用法的,就應該“turn to the dictionary”了。查字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歷屆高考題就有不少是字典上的例句。考試時,筆記再過一遍,就差不多了。

田蕾(清華大學建筑系學生,山西省忻州地區高考理科狀元):

英語這一科也是一些同學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一些男同學,英語常是幾科中最差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女孩子比男孩子在語言的學習上相對而言更有天賦。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姑且不論,但有一點我認為是正確的,女孩子常常比男孩更為細致和耐心,而英語這科的特點便是知識點多,瑣瑣碎碎的,如同披沙拾金,需要大量的閱讀來積累大量詞匯和語法。課本和筆記當然是復習的基礎,因為高考考查的語法和詞匯主要來源于課本,只是有時將某些知識點深入和拓展了。除了對課本和筆記的學習,還應從課外汲取養料。我覺得訂閱雜志是必不可少的,雜志上的一些專題分析、英文小品之類是很不錯的。還可以嘗試一下《新概念英語》、《雙向式英語》之類的學習系統,最近朗文出版了新版本的《新概念英語》,據說根據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特點進行了調整和擴充,想來是不錯的,只是價格不菲。如果從長遠來看,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應該說是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如果你正上高一而且也有條件,不妨看看《走遍美國》、《走向未來》等英語教學節目,它們生動科學的授課,不僅向你展示了一幅你所陌生的“異國風情畫”,而且你對英語的興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總之,對英語的學習需要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對它千萬不要放棄,要學會苦中作樂。嘗試著從英語的學習中尋找快樂吧!

于洪淼(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學習英語的經驗是:集中搞突擊可以迅速提高水平。如一次二個星期的專攻英語周期會令你獲益匪淺。使用一本既有分門別類的單元,又有綜合練習的參考書。在做單元練習之前先做一部分習題,再有針對性地對它復習,然后再做余下的習題。別忘了把一些心得記到筆記本上,要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同時每天可做一兩篇完形填空或閱讀理解,這兩個重頭戲可會影響一次考試成績呢。

韓西(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外語到了考前要記的東西很多,為了防止泛而不精,我們必須注重基礎,突出重點,講求效率。什么算基礎呢?單詞的形、音、義,課文中出現的詞組,這些都是基礎。在掌握了大量單詞、短語的基礎上,對老師所提的某些重點單詞、詞組的用法還應詳細地重點掌握。講求效率就得講究方法。外語考試的試題雖常有變動,但大的方面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而每一種題型常常有其特殊的解法,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解題方法對提高我們的做題速度和質量大有裨益。

朱林(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英語是文理科普遍重視的一門學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光從迎接高考的角度來說,我想送給大家另外一句話:廣泛閱讀,大量攝入,循序漸進。多讀,多聽,多說,不知不覺中,你的英語會有質的飛躍。堅持每天半個小時的朗讀,會增強語感,對做題很有幫助。

陳若英(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貴州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學習英語,花時間背誦、默寫文章遠比記單詞、記語法規則有效。直接地掌握語言、培養語感,便將規則變為了一種思維習慣,不僅能提高語法題的答題速度,還能更快更明顯地提高閱讀能力和做完形填空、改錯題的綜合能力。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已掌握了西方人的一些思維方式,能更準確的理解文章中作者的觀點、意圖,減少由于文化差異可能帶來的答題錯誤。當然,還能訓練自己的聽說能力。當你能夠流利地說英語時,自信心也就自然建立起來了。而這一切都依賴于閱讀量、練習量的積累。保持語感和思維習慣的連續性,日積月累,便會悟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使我們在做題時形成條件反射,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準確的答案,而這又會為今后的外語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秦玨(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貴州省高考文科第四名):

英語、數學這兩科與語文、政治、歷史三科有所不同。它們的學習為一循序漸進過程,首先是基礎,即英語的單詞、詞組、句法,和數學的公式、定理的掌握,而后便是大量的練習。這兩科的復習必須靠每日不斷的習題,方可“熟能生巧”,切不要想找到什么快捷方式。

王薔(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第五名):

如果說,歷史的學習,是在史實基礎上歸納總結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英語則是在建構知識體系后的具體運用。英語中充滿了“特殊”與“例外”。“oo”組合在爆破音t、d、k、g前明明發短音,可偏有food、boot等來搗亂,所以要學好英語,首先,要打好基礎,擴大詞匯,掌握語法。這一部分也許有些枯燥,我開始學的時候,硬著頭皮看,一會兒就頭疼。后來看了一篇培養學習興趣的文章,大受啟發。以后我總是在心情好的時候再學,并在學之前努力想象它們的樂趣,好象唐詩、宋詞一樣美妙,這樣就可以消除焦躁與厭惡心理,從而逐步領略英語的意境。記憶詞匯、語法,僅靠書上的條條框框是不行的,在閱讀中熟悉詞匯,鞏固語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加強聽說訓練,培養語感。英語是一門語言,文字產生于語言之后,正如我們學漢語先說話后識字一樣,次序是不能顛倒的。雖然在中學階段對聽、說要求不是很高,條件不是很好,不利于培養語感,但多讀可彌補這一缺陷。讀兼采聽、說之長,又鍛煉了語法與詞匯,變有形為有聲,可謂一舉三得。每天堅持讀半個小時英語,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考試的選擇題常常會遇到生詞,直覺就會告訴我答案,這就是多讀的功勞。第三,提高綜合能力。詞匯、語法、語感都只是英語的一個方面,關鍵在于理解與運用。在最令我感到頭痛的完形填空與閱讀中,滿目生詞,讀一遍常常如墜云霧,不知所云。開始我一見生詞就立即查字典,可這樣降慢了閱讀速度,也破壞了文章的連貫性,正確率也不高。認識到這方面的不科學性,我及時變換方法,采用綜合推理法。下次再有生詞攔路,先看它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來判斷詞性和對全文意義表達的影響,再結合上下文,如連接詞“and”、“but”;一些表達感情與觀點的詞“happy”、“sad”、“object”、“agree”等來猜測它的意義。久而久之,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寫作能力是綜合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我在剛開始練習寫英語作文時,總覺得自己詞匯貧乏,翻來覆去仍是小學生水平的“do”、“make”、“study”。我就注重平時同義詞的積累,如形容努力去做,有try、take、effort、strain;形容好的,有good,wonderful,distinguished,excellent,immaculate等。在寫作時,堅持用不同的詞表達,詞匯豐富了,語言也就流暢了。總之,英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科,關鍵在于不斷的積累、理解、鞏固,直到靈活運用,才算完成了一個學習的過程;也只有通過這種途徑,才算真正地掌握了英語的精髓。

黃澍捷(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陜西省高考第十名):

英語的學習和復習,最重要的就是反復、反復、再反復。英語是一門語言課,這要求我們多聽、多讀、多說、多背。由于高考只考查筆試,很多同學就徹底放棄聽、說、讀。只有多聽、多讀、多說,才能增強語感。聽多了、讀多了、說多了,許多問題便會冰消瓦解。在這一點上,英語和語文是一致的。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那么就得記憶基本的詞匯,包括單詞、音標和短語。單詞的記憶是要反復多次的,但是也非死記硬背。音標是根據單詞決定的,它們有很多規律可循。因此,我記單詞是先記音標,后根據音標來拼寫單詞。這種辦法既簡單又實用,記得十分牢靠。同時這種記憶方法,對我們做語音題也是很有益處的。單詞記熟了,短語也自然不成問題。

做英語題也有一些指導性的技巧。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做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短文改錯時,先要通讀全文一兩遍,掌握其大意后,再慎重答題。做閱讀理解題時,還要注意不能按照自己主觀去推測臆斷,而應以文章為根據去選擇答案。英語作文題要求不高,只要能寫出基本意思,語句通順即可,因此,對寫作能力一般的同學來說,可以多寫些簡短句子,以免出現語法錯誤,引起不必要的失分。

黃其煜(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福建省高考英語單科狀元):

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在整個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明顯地比初中英語難了許多,而且它又是今后英語學習走向中級、高級的重要基礎,所以學習它,對于每個同學都有重要的作用,更不用提它是高考必考的一個科目了。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我認為要學好高中英語,關鍵在于一個“勤”字,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勤背誦。高中的單詞量比初中的要求高了許多,而且所學的也全都是極為常見和常用的單詞,對于它們無話可說就是一個“背”字,要背得滾瓜爛熟。不僅要見英語知漢語,還要見漢語知英語,此外,一些同義詞、反義詞也要適當有意識地記憶下來。至于課本中出現的詞組,也應一個不漏地理解用法、例句并記憶下來。這一步雖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學習英語就像折了翅膀的鷹,空有雄心也寸步難行。

2.勤朗讀。這是許多同學不以為然的一個方面,但是對我來說,它卻是使我受益最大的一個法寶。朗讀的內容一般說來只限于課本,否則很難在有限而且寶貴的時間里收到好的效果。這種朗讀并不是以背誦為目的,而僅僅將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讀單詞是否準確,是否注意了連續、語氣,是否以意群為單位來讀等等,通過朗讀可以熟悉單詞及它的用法,體會英語的語氣、語境,增強了語感,而且在這個自己所營造的小小的“英語世界”里鍛煉著聽力,也在操練著口語。每天所需時間并不要多,半個小時左右也已經足夠了,只要天天堅持,它的效果將在以后異常明顯地表現出來。要記住的是“天天堅持”!

3.勤練習。這一條對于高三應考來說尤為重要。雖然“題海”戰術不足取,但適當做一些練習,尤其是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這種難度較大,是考查綜合能力的題型,在高三的下學期就應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再仔仔細細地重新對照著答案細細摳一遍,體會這些正確選項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出題者的意圖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識點等等。只有在不斷的練習、體會中,英語水平及應試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4.勤總結。相對于其它各科來說,英語的知識點相當零碎,要指望記住某個可四處運用皆有效的“萬能鑰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在平時的收集、整理、總結上下苦功夫。平時聽老師提到或是在參考書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識都要及時記錄下來,以備以后復習時用。

此外,對于做過的習題及試卷的總結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是自己獨立完成的習題,可以說做對的題目基本上已沒有什么價值了,扔了也無妨。但是若有錯題,一定要及時(比如可以當時記下,也可以過一個階段整理一次)將錯題,及錯題中得到的收獲記錄下來,這也是一個需要“勤”字才能實現的辦法。需要補充的是,為了在整理、總結時自己心里有數,使習題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邊做題邊注記號的習慣很重要。比如說做一道題,你其實對它的正確答案并沒有把握,僅僅是猜測出了一個答案那么可以打個“?”留待以后去詢問、查找。如果這道你已錯了好幾次的題可以劃個“☆”,如此等等,當然并不是要在每題上都劃出個記號來,但是,只要這道題對你確實有疑問或有價值,你就該隨手標上統一的記號,這樣,以后整理時,難點重點,一目了然,也大大節省了總結所花的時間。隨著學習的深入,水平的提高,標記號的水平必將得到提高,這樣你從這些標了記號的題目中得到的收獲也更加喜人。

可以看出,以上介紹的四點經驗,所有功夫均在一個“勤”字上。總的來說,花的時間并不多,但只要是將它們當作日常性的工作來做,其效果要遠好于臨時抱佛腳時整日整夜地啃英語,這就是“多”不如“巧”啊!

英語學習就猶如一塊“明鏡臺”,只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就能輕輕松松地取得好成績!

王靜(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生,江蘇淮陰市高考英語狀元):

學語言是一件天長日久的事,非一日之功。英語學得好的同學都說:要學好英語,無論是平時,還是臨近高考之際,都始終要多說、多聽、多看、多練。

多看,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了解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的一些風情習俗,世風民情,開拓自己視野的同時,也增強了應用英語的能力。近年英語試題的難度逐漸增大,試題的觸角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試題常見的情景對話等皆源于日常會話,稍加留意,并不是太難,但如果知識面過于狹窄,如井底之蛙一般孤陋寡聞,則難度當然顯得較大。凡事要高屋建瓴,則往往穩操勝券。不要整天縮在課本里,那樣將會扼殺你廣闊的思維,其結果往往是很簡單的題也得三思而答,延誤了寶貴的時間,這就是常見的思維障礙,其根源正是在于知識面狹窄,所以務必廣泛閱讀,切切!

提到多聽,許多朋友可能會不以為然,高考也不考聽力,何必要談聽力?其實是大錯特錯,聽力的優點不必多說,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增強語感,培養敏銳的語感對于應試有現實的意義,能助你提高準確性,節約答題的時間,特別是完形填空題,更是必不可少。

多說,一方面可以增強口語能力,更重要的可以增強語感。許多題往往似是而非,這時要相信語感。說,還可以助你記憶,使學過的知識深深映在腦海里,不易忘懷。

多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通過大量的習題,增強實踐經驗,不至于臨陣發慌,手足無措。許多朋友在考試中常常怯場,我想最根本之一點就是習題量不夠,遇到生疏的題目便頭腦發昏,或者有些題一看就會,一做就錯,其根源就在于題做得少。而且,熟能生巧,做題也能做出規律,做出語感來。

當然,學習一門語言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規律,所謂多說、多寫、多練也只不過是一種加強的手段。要學好英語,更重要的是從語言本身出發,深入考察英語這門語言的奧秘,從字、詞、句、章各方面逐個加強練習,做到融匯貫通。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幡然窺悟到英語之內涵,這方能稱達到了較高水平,對于高三同學來說,則顯然沒有此時間和精力,而且也是不經濟的,如果真正能做到多說、多聽、多看、多練,應付高考是足矣足矣!

蔡成琳(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學生,河南洛陽市高考英語狀元):

當初我上高中時,曾經一度輕視英語,覺得不外乎就是記單詞、詞組搭配、弄懂語法什么的,毋需太多智力因素。那時我一味下勁在數理化上,總覺得多花功夫在英語不如花在理科上收效顯著。后來上了高三,依然如法炮制,結果市第一次模擬練習,盡管考了市第一,可英語才七十多分,令我大受震動,仔細琢磨其中原因,才醒悟我原來的觀念真是有失偏頗了。

我發現英語這門課有它獨特之處。對于英語考試,得中等分容易,得高分卻非易事。這中間也需要正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且我感覺英語的學習方法與理科的頗有些差異。在我高三后半年的緊張學習中,我逐漸摸索出一些學英語的經驗,介紹給高三的同學們,但愿能有所幫助。

先從小處說起。首先是詞匯。它包括單詞、短語、詞組之類的。當然熟記這些詞是最基本的要求,關鍵還是要務必記準確,尤其一些單詞的多義化各義項差別甚大,必須逐條牢記,既要分清不混淆,又要做到記全不能片面理解某個詞。英語單詞的多義化是很普遍的現象,在閱讀理解時要清楚這一點,就不會出現單詞都認識、句子卻難以譯通、不合邏輯的情形了。而若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和你的背景知識去推測。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提高準確度,防患于未然,我們就應該在復習時注意這一點,記準、記全詞義,尤其是一些連詞、副詞等,如however、thus、thereafter、whatever等,它們往往在文章中起重要的承前啟后的語氣提示作用。若誤記了它們的詞義,會給你的閱讀理解帶來很大障礙和困難,甚至使你曲解整個文章的本意。還有一點就是在熟練、牢固掌握中學課本上的詞匯外,還可有意識地加大一些有用詞匯的量。不少詞匯雖未在課本中出現過,但實際上卻是十分常用的,在作閱讀練習時能夠經常碰到的。如feel like、prefer、reserve等。這時最好能查閱字典后記下它們的意義。這對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加快閱讀速度都大有裨益。所以,絕不能忽視背單詞,也不要誤以為背單詞只不過是死記硬背而已。要心里清楚背單詞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中的直接對單詞拼寫的考查,它還是作語法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的最最基本而又首要的一把鑰匙。

再說語法。對它應采取理解記憶輔以因人而異的一定量練習,并且最好能在熟練掌握基本題型的基礎上,適應做一些設計新穎、拐彎較多的題,從中可以獲得能力的提高。當你這時再回過頭做一些一般題目,就會有居高臨下、游刃有余的自信,當然,這要建立在對難題、巧題透徹理解后并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基礎上。

說到閱讀理解,或許是不少同學比較頭疼的一種考查題型了。它是對英語水平的綜合測試。對于它,我覺得詞匯量、對英語文句的理解力、閱讀速度三者都是做好這種題型應下功夫去努力提高的三方面。詞匯就不再贅述,說說后二者,這二者是聯系緊密的,若能熟練、恰切、準確地理解文句,那么閱讀的速度和質量就都提高了。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需多量的練習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要想閱讀既快又準,就得非常熟悉英語的各種句型、模式,做到看英語句子時眼光快速溜過就可以在大腦中反映出它的大意,而不是一個一個單詞地看、譯,再串起來,很生硬,是很不好的閱讀習慣。如果能做到前者似的流暢,說明你的閱讀水平已很不錯了。而要達到此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多練,熟能生巧,由此逐步提高速度和閱讀質量。還有需強化練習的一點是要擅于在閱讀時記住文章要點和分清大致意群分段,不要看后忘前。文章有時前面有提示和輔墊。開始可能不明,所以,讀到后來,聯系起前文的幾句話甚至幾個詞,就可能會使你對文義豁然開朗。這是閱讀的一個技巧,也是需多讀多練、積累經驗、慢慢總結規律獲得的。

以上都是我學英語的心得。是否同樣對別人有幫助,還需各位自己量體裁衣、因人而異地選擇借鑒或者從中得到些啟示,自己再摸索總結。希望同學們都能有一套適合于己的學習方法,在復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學生,高考英語滿分):

面對準備參加高考的同學們,我想就英語方面談幾點復習中的體會和經驗。

首先,應該明確,刻苦努力是取得好成績所必須的,但是好成績的取得僅僅靠流大汗是不行的。曾見過不少同學驚呼:“我的英文太差了!”或者:“我一定要加倍努力。”然后便匆匆地把頭埋進練習冊中去了。但往往是緊張了日日夜夜,做了成百上千道題,每每考試,每每依舊是“慘不忍睹”。我懷疑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英文究竟差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具體在哪里。事實上,許多人對高考英文試題缺乏真正的深入了解,緊急之中,又期望以多做題來彌補、提高。這種復習是盲目的、不系統的,也是十分痛苦的,無疑要導致事倍功半。

克服盲目性,就要明確目標,知己知彼。我的做法是:

收集歷屆高考標準試題。正式地做幾套,留意記下各部分用得多以及那些憑猜測解答的題目。然后,詳細地分析試題中能夠反映的一切有代表性的信息,例如,考查的知識點及它們所占比重等。在此基礎上,把做錯的題目——包含了“猜對”的題目,分一分類,計算一下錯誤率,以及各類錯誤在總分、總失分中的比率,等等。不要把“粗心”當做單獨一類問題。我認為,它恰恰反映了你尚未認識、或不愿認識的一類知識弱點,也不要把題型與知識點等同起來,比如閱讀,應該分析出究竟是單詞、語法結構,還是題目理解的問題。當然,過于機械和精確的計算也是沒有意義的。關鍵在于,你是不是能把這些信息及時反映進你的復習計劃,做到重點突出,針對性強,比例恰當。

現在知道了勁往何處使。那么,具體怎樣在短期內使勁地復習呢?

這里有效期不排斥做題。正如前述,做題和事后分析,可以使你及時掌握復習中的漏洞;此外,還有助于加快做題節奏、提高考試技巧等。題做到一定程度,有時你會很強烈地意識到相當一些題目是在考什么;于是你自然不會做錯。因而,每周做上1~2套好的模擬題并加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不要再幾套、幾十套地往下做了。這或許至多再能告訴你:平均成績六十來分,上下波動尚屬正常。這是你所期望的嗎?不必再說那些雷同的題目擠去了多少本該屬于數學、語文的復習時間;也不必說編制粗糙的習題與答案攪亂了多少回你的頭腦;單單說那種在做題中形成的,你自認為是“語感”的解題定式,諸如:“be used to doing”之類,就會讓你屢屢對下面的錯誤視而不見:

The knife given to Tom is used to cutting sticks.

明智的復習法,應該本著增強實力,有針對地進行。單詞不夠,應該集中幾天把全部單詞啃下來;語法不行,不妨抱一些精練而權威的語法書仔細咀嚼;閱讀不好,最需要細嚼慢咽,分析作者采用的句子特點、語法結構,甚至可以由此品味出許多對作文有益的東西。

這時要特別強調敢于吃苦了,這是真正的攻堅戰。每每面對一個戰略重點,記牢幾百單詞,或是讀過一本語法,或是記完一本摘錄,你就打贏了一場戰役,幾個戰役下來,再一做題,那種感覺,絕對不一樣。為什么?實力增強了唄。

最后,講一個北京某著名托福講師成功經歷。他原是農業拖拉機手,英文基礎很差。為了參加剛剛恢復的高考,他上了一個補習班。可是離高考只有三個月時,他的英文還及不了格。在他準備打退堂鼓時,老師送來了精心總結的三百例句,三天三夜,他把三百例句爛熟于心。奇跡出現了:他的英文一躍得了97分!并且自此一直保持遙遙領先,最后考取了北大英語系。

今天的高考,已經遠非三百例句可以應付的了。然而,這其中的成功道理卻并不簡單,值得我們每一位考生深思。

李新維(北京大學無線電系學生,高考英語滿分):

英語是當今世界最通用的語言,掌握了英語對于任何人都無疑擴大了他的活動領域,而對于高中生,學好英語,提高成績,更是高考的重要一環。

怎樣在學習了六年英語之后,在短暫的時間復習出現最佳效果呢?我想方法不過有四個方面。英語的學習是不 可能在復習時有更大進展的,要提高成績,只能從高考的試卷要求進行針對性復習和訓練。

首先是語音。許多高中并沒有開設語音課程,也可能個別英語教師在領讀時語音也不準確。盡管受條件所限,語音的練習并不多,但對英語單詞音標正確掌握和良好的拼讀習慣,對于正確選擇語音判斷題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平時注意觀察和發現相同字母組合在不同情況下發音的規律,如confuse和concert,conference中con中o有三種不同的發音;以及不同的字母在單詞中發音完全相同的特例如drew中的ew組合與too中的oo組合發音完全相同。在復習中,要有規律地歸納總結,是特例的要個別記憶,牢牢掌握。

第二是詞句的掌握。學英語、單詞量是一大關。高中復習時,單詞的記憶是不成問題的,關鍵是在閱讀中可能出現兩種問題。一是由于時間倉促,把詞形極其相近的詞讀錯,導致無法正確理解,如worm和warm一字母之差,“蟲子”變成了“溫暖”,意思全走了;二是一個單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可能完全不同的意思,不考慮具體情況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會導致“誤會”,如break即有動詞“打破”的意思,又有名詞“休息”的意思。更多的是兼性的詞,即可用做名詞,又可用做動詞的,如water、light等,都是考試中常涉及的詞,不可不防。

詞的復習中,詞組的搭配也尤為重要,常見的give out、give up、give in便是常考的詞組,對于這些詞,則有必要進行綜合歸納,收集在一個小本子上,并附上例句,這樣復習的效果最好。往往考試中并不只涉及單字,一般都附帶語法的考查。時態、語態、倒裝,強調滲透其中,所以考試時對選擇題要全面考查,不能只求速度,看到要填的詞,不看時態等就選擇,這樣最容易吃虧的。出題人一般設計選擇項時都要設一些陷阱,這并不是對真正知識的考核,只是考應試者的技巧和臨場經驗,抓住這些分便可提高成績。

第三,就是理解原文。這里最重要的是體會“潛意義”。英語的文章一般有些話都是有暗示的,單憑字面意思猜不出它豐富的內容,但在具體語言環境下,卻維妙維肖地刻劃出作者要表達的東西。理解題考查的重點也在這里,如You can push a horse to the river,but you can't get it to drink.這句話,字面意思平淡無奇,而它卻表達了說話人費力不討好的無可奈何的心情。這也是外國人所慣講的言簡意賅的幽默。習慣這一點,就能大大提高閱讀理解的正確率。

最后一點就是寫作。小小的一百字短文,便可拿到十五分。提高英語成績的重點也在這里。復習中要閱讀大量的材料,才會寫出漂亮的文章,在于你有話可說,積累材料是一方面,同時還要有漂亮的表達,它來自于對英語表達的掌握,主要是學習外國原文的寫法,活學活用,盡量用短小精悍的句子,用恰到好處的詞組。做到這幾點文章就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加之漂亮整齊的書法,這十五分的主觀評判至少可拿下七八成。

以上是我在英語復習和應試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效果怎樣在于自己腳踏實地去做。在把握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并反復實踐,多做點典型的最新的習題,相信閱讀本書者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王峰(北京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學生,福建省文科狀元):

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而且它又是高考的科目之一,關系到總體考分的高低,許多熱門的涉外專業如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等等對英語分數都有一定要求。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許多考生在英語復習上花費巨大精力,但在考場上取得高分的則又是少數人,這其中就是復習方法及復習技巧等方面的差別了。

英語作為語言,是要日積月累,而非“臨時抱佛腳”可以見效。因此,首先就必須克服考前突擊的思想,必須制定一套長久的復習計劃。英語的復習不能脫離書本,要“以書為綱”。中學階段所有的英語教科書都是考試范圍,因此最好把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背下來。但我認為關鍵的又是高一、高二兩冊的英語書,考試的重點正在于此,至少這兩本書上的文章要能背下來。

詞匯是英語考試中的關鍵,不僅有直接測試詞匯的試題,而且掌握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其它題目的解題。詞匯的來源自然是書本后面的詞匯表。但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這2000左右個單詞就需要技巧。我一般記詞匯時,碰到已掌握的詞匯就迅速過去,遇到生疏的詞匯,做上記號,然后第二遍回過頭來,就集中精力專攻那些被打上記號的詞匯,而不再是平鋪精力。此外,還可以把意義相同或相反的單詞匯集在一起記憶,如“fast—slow”,“high—tall”等等,這樣印象會更深刻。另外,若想擴大詞匯量,最佳方法就是碰到生詞就查字典,再寫上,把它記下來,而且由于生詞的遺忘率較大,不妨把生詞抄在一小紙片上,在以后復習的時間里,時常取出紙片反復記生詞,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你的詞匯量就會有很大進步。

語法在英語考試中也很重要,像選擇題、短文填空題等等許多就是語法問題。英語的語法是比較復雜的。語法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具體來說大致有:①時態,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將來完成時等等。②虛擬語氣,如require、order,it's time that…等等后面必須跟虛擬語氣should(do)。③句型,如so…that,there(be)等等。④詞組(固定搭配)如take turns(輪流)、take place of(代替),in order to等等。⑤動名詞、不定式,如enjoy后邊一定跟動名詞,而want一定跟不定式forget跟動名詞與不定式有不同含義等等。語法關鍵在于平時積累,因此不妨專門用一本子記語法,每當老師提到語法問題或做練習時遇到了,就記下來,這樣就有了專門記語法的本子,到后期復習時一打開它,許多語法現象就一目了然了。課本上有許多詞組,在復習課本時,就可以把這些詞組劃出來,再集中在一起重點背。此外,最好買一本收集有中學階段詞組的詞典,臨考前,專門花一定時間去背詞組。

很多人在復習階段未能正確處理書本與習題關系,拋開課本一味鉆入題海之中,這是“舍本逐末”的作法。正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語言,語感很重要,而語感只能靠一遍遍地誦讀課文才能體會到。英語練習與考題中的許多題目由于其具體語言環境的改變,不能用常規思路去解題,只能憑語感。因些,越到復習后期,越要緊抱課本。但一旦已掌握好書本知識,同時,也應引入大量習題,由于高考英語實行標準化考試,因此最好選擇標準化習題。做習題時,最好一套一套地做,并且給自己規定時間,比如在100分鐘內完卷,在做練習時,凡是做錯的題目,都要醒目的打上記號,并在旁邊說明原因,等到考前復習時,就專看這些題,因為正是這些題目容易一錯再錯。

在臨場考試時,考好英語的關鍵在于時間安排。如前面的音標、詞匯、選擇填空較簡單,就應快速通過,而后半部分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作文比較難而且所占分數比例大,就應把大部分時間放在這部分。別忘了,至少最后要拿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核對答題卡與試卷是否相符。

英語雖是一門外語,但它與其它學科一樣,也需要嚴謹與認真。只要在英語復習與考試中堅持這兩點,在考場上取得success并非一件難事。

李從同(北京大學力學系學生,江蘇省理科狀元):

英語試題的特點就是靈活性較強,所以學習英語的方法猶為重要。我談談個人的一點感受。

我們都有一種體驗,學英語花的是軟功,死纏硬磨,所以首先得有恒心、毅力。“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這個道理對于英語來說猶為重要。正如一個人說話,三日緘默不語恐怕嘴巴打哆嗦,不那么好使。我有一個同學托福考了滿分。她說,英語學好不難,難就難在持之以恒,一天隔開,感覺就不一樣。一個英語很差的同學,花了大功夫,接連半個月,果然進步神速,令人刮目相看。

上面兩則例子充分說明,學英語貴在堅持,特別是高三同學任務重,有時一天下來,累得快散架了,英語就丟了。因此,再累也得學,學一分鐘也是好的。

學英語首先要有足夠的單詞量,以我個人經驗,單獨背單詞也是積累單詞量的一種方法,但要輔之以廣泛閱讀,廣泛閱讀一方面可以學到新的單詞,更重要的是能夠復習舊單詞,以免遺忘。對重要單詞還得學得精,否則選擇題是過不了關的。

學好英語離不開閱讀,它對增進語感,吸收一些寫作技巧,開闊視野等等都很有幫助。要想取得好成績死抱課本遠遠不夠,現在英語試卷量多,時間緊,要求考生有較強的語感,語感強的同學答題快、準確率高,這些都是平時努力的結果。

閱讀理解題分值最高,近年來,其題型花樣不斷翻新,這就要求考生有著更高層次的素質、知識面要更廣。譬如有一年試題就涉及在飯店如何點菜的問題。

閱讀還有個精度和廣度的問題。廣泛閱讀無疑是必不可少,但精讀亦不可缺,一些優秀的篇章我們可以作為借鑒,把它背下來,以豐富自己的語言,寫起文章來有血有肉,否則總是三句不離其宗,枯燥無味。所以閱讀要精廣結合,哪一個都不能偏廢,否則會影響效果。

最后必須強調的是英語必須做題,畢竟從理論到實踐其中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有的東西自己是一清二楚,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會暈頭暈腦,這就是題量不夠的緣故。一般地說,高考中由于情緒緊張可能會影響答題速度,所以有必要平時就訓練自己的速度,以免考試怯場,做到正常發揮。

最后一點,而且是最易被忽視的一點就是課本知識掌握不牢。基礎要打好,這樣才能心中踏實。

高考中有一部分題完全源于書上,如果這些基礎分都丟了,那么原本就很難拉開檔次的英語,要想脫穎而出就更加不易。總之,學好英語需要恒心、毅力加科學的方法。

尹鵬(北京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學生,河北省理科狀元):

英語閱讀不僅是我們在以后工作中獲取英文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是我們學習這門語言科學有效的方法,在高三復習的過程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這里所說的閱讀,并不是僅僅指高考中英文閱讀理解那道大題而言,不要單是為了應付“閱讀理解”而去閱讀,也不要單是為了應付“語法、詞匯”而去記憶詞匯,語法規則,為了提高“寫作”的分數而去寫作。其實這些能力是相互交織融合在一起的,為了綜合地提高這些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我感覺在復習中,英文閱讀應占據中心地位,如果能抓住閱讀這一枚金鑰匙,提高的將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而是詞匯、語法、寫作各項的綜合提高,反映在高考中,則是你卷面各項分數的齊頭并進。

閱讀要把握好兩個字“精”與“泛”,精讀和泛讀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所謂“精讀”,就是要求逐字逐句地咀嚼文章,弄清楚每個詞,每句話的確切含義,仔細分析文中的種種語言現象,記熟文中的詞匯和短語,并知道該如何使用它們,同時,也要求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組織材料、布局謀篇的——一句話,要吃透文章。在精讀過程中,同步提高的是我們對這門語言的總體感應能力和細節把握能力,對高中生來說,精讀的材料主要是三冊課本中的課文。這些在學習過程中,老師都已串講過了,可是在高三的復習過程中,還是需要我們立足于這些課文,熟讀乃至成誦,通過閱讀提高閱讀,通過閱讀記憶詞匯,通過閱讀理解語法,通過閱讀學習寫作。

所謂“泛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閱讀量要大,一是指閱讀面要廣,高三的學生,不可能像大學生,甚至也不可能像高一、高二學生那樣抽出大量課余時間來讀許多文章。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泛讀,高三的時間雖然有限,但每天或者每兩天擠出一些時間來讀上幾頁乃至十來頁文章還是可以做到的。通過這種泛讀,一方面可以擴大知識面,提高理解力;另一方面,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整個兒英語語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進行泛讀,建議同學們不要去“啃”什么長篇巨作,可以多看一些小精悍的文章,并且注意不同內容、體裁、題材的搭配,盡量使文章覆蓋面廣。另外,切勿選一些過難的文章去仔細鉆研,這樣精力會過分投注到偏難的生詞和語法結構上,對于閱讀中好的語言現象反而不易注意到,而且耗費了太多的寶貴的時間。

相信大家如果能抓住閱讀這一中心環節的話,復習起來會事半功倍的。

張巖(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學生,高考英語單科狀元):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連續性強、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和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這一點,我們的母語——漢語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從我們開始讀書的第一天,直到進入大學,語文 一直是我們的主課之一。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自然也不例外。

在英語學習中,我信奉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只要努力學習,其結果必將“不負”你的付出,汗水一定能換來收獲;另一方面,這個學習的過程又是相當艱苦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苦盡甜來。

要想征服學習過程的苦,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的。回憶一下我們第一次上英語課的情景,可以說百分之百的同學都對這門新語言充滿了好奇,興趣十分濃厚。那么,怎樣使這種學習欲望長期保持并不斷提高呢?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以致用,把你所學的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當你又掌握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時,當你寫完一篇英文日記時,巨大的喜悅包圍了你,并促使你渴望更多的英語知識,渴望更有效地運用它們,于是你的學習過程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濃厚的興趣,你就能自覺地在英語的學習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這正是學習英語所必需的,翻翻英語書就會發現,每一課課后都有大量的練習,這也就表明了多做練習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的老師也正是把大量的練習做為主要教學手段。除了要求我們做課后習題外,還常常以補充作業或小測驗等形式加大我們的練習量。在這龐雜的題海中,興趣是最持久的動力,推動我們前進。

的確,學英語很辛苦,有時候甚至是枯燥乏味,令人心煩的,因為在學習中經常需要重復。但是重復是必不可少的,重復可以加深你的印象,使你記得更牢。也許一個詞組你記過多遍,再見面時卻又似曾相識終不識,只好重復記憶。所以說,學習英語需要苦練。

當然,苦練習并不等于蠻練,要善于運用技巧和方法,善于總結。語音一直是中學英語的必考內容。而且常常是一個難點,例如字母組合oo讀音[u]與[u]的區分,很容易弄錯,實在叫人頭疼,那么我們不妨把所有含有字母組合oo的單詞按照讀[u]或[u:]進行分類匯總。一方面,我們會發現一些讀音規律,比如zoo、too、coo、woo等以oo結尾的單詞中oo常讀[u:],從而大大簡化我們的記憶;另一方面,這種分類對比,集中性的記憶確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為了記牢一些英語知識我們還可以編制一些順口溜等進行靈活記憶,例如在以字母o結尾的名詞變復數時有加s與加es兩種情況,經過總結,你會發現hero、Negro、tomato、potato四個單詞的復數形式都是加 es,結合它們的漢語意思,就可以用“黑人英雄吃土豆,西紅柿變復數都加es”來記住它們。

要想做好總結工作,我覺得一個改錯本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做完練習或者考試之后錯誤是在所難免的,犯了錯誤說明我們對于某些知識點沒有理解或者掌握不牢,那么就有必要對這些知識點重點學習,這時,一個改錯本就可以幫你達到目的。你可以把這些錯題記在改錯本上,并注明正確答案及其原因。這樣,當你復習時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避免在已經掌握的題目上花費不必要的時間,而把精力集中到自己尚缺火候的知識點上。試一試,你就會發現,考前復習改錯本對于提高考試成績和英語水平大有幫助。

總之,英語的學習是要下苦功夫的,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在興趣的推動下大量練習,善做總結,將促進你的英語水平更快地提高。

戴云明(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生,安徽省蒙城英語狀元):

也許你正為你的英語成績太差而憂心重重,盡管你可能已經傾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還是收效甚微。有的是因為基礎不好,有的認為自己學得不錯,但仍得不了高分。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就在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沒有真正領會,以及做題時方法不夠得當。

我自初中一直到高中以來,英語成績總是高居首位。不過,我的所謂的經驗,不一定也適合于你;何況,時代對于英語知識要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地提高。英語是一門語言,它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等五方面,語境和語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別人的過去的經驗,都只能作為參考。下面,我綜合過去的親身經歷和現在的切身體會,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同學們提出幾點建議:

1.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客觀可行的復習計劃,統籌合理安排時間,力爭盡快加強的薄弱環節,同時保持并提高你的強項和優勢所在。

2.要快速進行一次大規模突擊戰。把書本上的語法、詞法等系統整理一下,關鍵是要心里領會并記住,而不是在筆記本上。同時,你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復習書上的課文時,你必須要養成按照句意斷句的習慣,不要一字一斷或隨意斷句。記憶單詞時也要連著詞組或書上的句子來記,孤立地背那些單詞,往往效果是很不理想。

(2)在復習語法時,可以參照一本英語語法書,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實中學階段所學的語法內容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識,如冠詞、名詞、形容詞或副詞、V-ing或V-ed、各種時態、語態等。

(3)在復習詞法時,你可以借閱那些字跡端正、態度認真的同學的筆記看一下,有時你會發現你存疑或疏漏的地方,僅看你自己的筆記效果不是太好,至多只能鞏固,卻不能擴大知識面,我認為在治學方面,不應該保守,而應該相互幫助,相互提高。詞法主要包括各類詞組的固定搭配及電話、問候、致謝、道德等習語,如:put up with,look forward to,with pleasure和My pleasure fall fast asleep等等。這些需要你在大規模突擊時要善于發現問題。只有帶著目的地突擊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這次大規模突擊戰的目的應很明確,就是要掃除你存疑的地方,彌補你未知的缺憾,鞏固你已有的知識,理清你記憶的思路,增強你高考時的判斷力。

3.就是要注意解題的方法問題。其實在考場上如果能夠抓緊時間,果斷而不猶豫,仔細而不馬虎就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有一句話:No news is the best news,我想說:Noways is the best ways。如果你真的什么都不會,急中也不可能生出智來。不妨立即著手制定一個可行的方案,好好抓緊時間復習吧。分數總是青睞于那些準備充分思想靈活的人。

當然,有些人可能在閱讀理解方面失分很多。我認為,做閱讀理解時,要本著抓緊時間,有理有據的原則,千萬不可無中生有,但這不包括合理推斷。高考英語中的閱讀理解題的選材通常有說明型和敘述型兩類,或嚴肅或詼諧,而每一段的首、末句又通常是十分重要的。當遇有不理解的詞時,可以憑你所學的構詞法及它在句子結構中的作用或邏輯推斷來確定它的基本意義,有些無關緊要的詞你就不要浪費時間去推究了。

再者就是完形填空,它所考查的內容不外乎有冠詞、名詞、數詞、形容詞或副詞、V-ing或 V-ed及各種時態、語態及固定短語、習語搭配等小知識點。

關于做題的順序,我認為在考場上還按照試卷上出題的順序去做較好些。至于日常做題目時,我認為未必一定每次都要象大考那樣,妄圖檢測你到底能考多少分。我建議你可以邊做題目邊看答案,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不致使你忽略那些把握不大而又僥幸做對的題目。何況一次考試也說明、解決不了什么問題,最關鍵的還是那最后的“大決戰”。

如果你能夠充分注意到以上這些,我相信你就已經成功在握了,只不過考試時別忘了簽上你的尊姓大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語法填空的能力
清華北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應考方法
如何學好英語(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形成流利的語感培養理解能力)英語考的是你的積累你積累的越多你的英語自然學得越好
高中英語,少走彎路成學霸,這些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一定要掌握
【打擂】憑什么他們英語140 甚至滿分?寶寶不服氣
在這五個方面下功夫,高三一年英語提高50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永登县| 九寨沟县| 汾西县| 井陉县| 扬州市| 新宁县| 民权县| 都江堰市| 彰化市| 丽江市| 广饶县| 荆州市| 平原县| 桑日县| 长子县| 黄陵县| 兰州市| 屏山县| 景德镇市| 桦甸市| 夏邑县| 聊城市| 富顺县| 公主岭市| 布尔津县| 潞城市| 浦江县| 德江县| 平潭县| 白沙| 南岸区| 武城县| 靖宇县| 汉川市| 黑龙江省| 望城县| 泗阳县| 天津市| 黔江区|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