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人們可以通過一日三餐來滿足對營養素的生理需要,沒有必要再去吃零食。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吃一些零食對身體會有好處。例如老年人適當吃些零食對身體健康有益處。因為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如胃液分泌減少及消化道各種消化酶分泌減退,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是一日三餐,就不能滿足老年人對營養素的需要。因為消化機能減退,每餐吃得飽一時難以消化吸收,給胃腸道帶來較多負擔,常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如果每餐吃七成或八成飽,在兩餐之間感到餓了,吃一點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零食,既保證老年人的正常營養需要,又不會給胃腸造成過重負擔。
合理選擇零食的四項基本原則
原則一:合理選擇零食要因人而異
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及正餐的攝入狀況選擇適合個人的零食,如果三餐能量攝入不足,可選擇富含能量的零食加以補充;對于需要控制能量攝入的人,含糖或含脂肪較多的食品屬于限制選擇的零食,應盡量少吃;如果三餐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應選擇蔬菜、水果作為零食。
原則二:合理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零食
一般說來,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作為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堅果等,它們所提供的營養素,可作為正餐之外的一種補充。而各種薯片、話梅干、果凍等食品營養價值比較低,不宜長期作為零食。
原則三: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
兩餐之間可適當吃些零食,以不影響正餐食欲為宜。晚餐后2小時~3小時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時不宜再進食。
原則四:合理控制零食的攝入量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通過一日三餐獲得,零食只能是一種補充,因此零食不能無節制地吃。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所以吃零食的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欲和食量;在同類食物中可選擇能量較低的,以免攝入的能量過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