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向榮 時評作者
河南南陽市教育局近日就所屬官莊鎮第一中心小學學生冒著嚴寒在室外考試一事回應稱,責令涉事教師寫出深刻檢查,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并扣發三個月績效工資;負有領導責任的小學校長田某被停止工作。
日前,官莊鎮第一中心小學在寒冷天氣下組織學生在室外操場進行考試,有的學生甚至跪在地上寫卷子。媒體對此事報道后引發關注。
讓小學生在冒著嚴寒在室外操場進行考試,的確讓人看著心痛,想想更心酸,對這事相關教師以及校方應當承擔一定責任。正如南陽市教育局所說,“此事暴露出涉事學校平時對成績關注比較多,對學校規范管理和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妥當關注不夠”,所以應當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
但是如何真正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呢?南陽教育局說一定加強師德師風工作,對涉事老師進行了嚴肅處理。但是將校長停職真能將冒著嚴寒在室外考試的問題徹底解決嗎?有沒有想過學校不得已在操場考試的原因呢?這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
記者了解得知,該小學現有在校生1084人,15個教學班,每班平均人數在70人左右,一張課桌坐兩個或三個學生,教室比較擁擠。遇到考試時,老師擔心這樣坐會導致作弊,而教室又不夠用,所以只有讓部分學生搬個板凳、拉到操場上去考試,這在人口大省河南省的部分農村地區是較常見的事,不少八零后網民回憶他們當初就是這么在操場上考試的,冬天凍感冒,夏天熱中暑。
所以說,從中可以看出板子不應當全部打在學校以及老師身上的。僅僅處理涉事老師、讓校長停職有用嗎?如果不切實改善教學條件,再來一個校長,那結果還不是一樣?有個網友說得好:我們關注的不是學生考試的姿勢,而是為什么缺乏應有的教室?因為每班平均人數在70人左右,一張課桌坐三個學生,且不說期末時沒有教室可供考試,這樣的教育資源能教出好學生來嗎?我們不能拿八十年代也這樣來搪塞,畢竟,中國已經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了。
所以,當地有關部門在加強師德師風的同時,更應當對癥下藥,切實投入資金,改善當地的教育資源。比如撥款增加學校的教室,比如多培養一些中小學的教師,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