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最近多了一個新稱呼——“洪哥”。這緣于他去年11月和資深投行家盛希泰作為創始人成立的洪泰基金。就此,俞敏洪轉型成了一名投資人。
這家成立僅4個月的新投資公司因其創始人的背景而迅速走紅。據兩位創始人稱,公司現已投資40多家企業。洪泰基金最新的動作是涉足孵化器,4月19日,洪泰基金宣布洪泰基金創新空間成立,原SOHO中國副總裁王勝江擔任洪泰創新空間CEO。
這一次俞敏洪以主角的身份進入投資界,是因為感覺“天時地利人和”。在前不久參加全國兩會時,他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俞敏洪認為,現在的創業環境比自己當初創業時好多了,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社會資源、資金等方面都支持年輕人實現自己的想法。
“借力比憑空打造環境好很多了。”俞敏洪和盛希泰見面之后一拍即合,兩人一致認為,“到了一定要參與的時候了,要全力以赴地幫助年輕人成長,以此使自己跟這個時代結合。要想在這個時代中分享紅利,就一定要深度參與”。
俞敏洪與其他一些投資人相比所具有的優勢是,他的創業經歷就是一本活教材。他不僅是高學歷人才白手起家的典范和教育界的專家,更是“公司海外上市的前10名專家”。此外,他和徐小平、王強之間的故事也被譽為討論合伙人關系的樣本。
在俞敏洪看來,創業公司有問題的時候,他們內部是解決不了的,“在創業階段最怕的就是沒有外力推動他們”。比如,3個合伙人吵架了,內部解決的概率非常小,但一些大佬坐在他們面前的話,他們3個人很快就和好了,這比講什么團隊建設和領導者的作用都重要。
“中國現在是人人都敢吃螃蟹的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螃蟹的生長空間。”俞敏洪說,他和盛希泰對洪泰基金的設計是要打造創業生態鏈,誕生創業圈內的“洪泰幫”:一方面通過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創業營合作,為大學生提供種子基金或創業課程,實現前端對接;另一方面,通過洪泰創新空間完成后端服務。
以這次洪泰基金和王勝江合作的洪泰創新空間為例,除去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創業培訓、融資渠道等,會以創業者為核心,更專注于后期技術上的輔導,基于專家團隊對初創企業的診斷,提出對創業者的主動管理理念,通過互動式管理,來提升創業項目,主動吸引投資人。
俞敏洪希望把洪泰創新空間打造成一個持續性的創業大學。比如創新空間聚集50個創始人,請知名企業家或投資人為他們不斷提供創業課程和服務。“我們會在全國設點,邊學邊干,我保證他們的成功率提高一倍。”
對于已經年過50歲的俞敏洪來說,這件事讓他興奮。他說:“投資就是拿錢玩的,玩沒了就沒了,可萬一出了個馬云和馬化騰,那我們的名聲就大發了,這個比賺錢更重要。”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