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謀士,出謀劃策,輔佐主公打天下坐江山,分戰略、戰術、鬼謀以及舉薦勸誡四個大項。(別提什么“謀己”,那根本不是衡量謀士水平高低的選項,所謂“謀己謀人謀國謀天下”純粹是無厘頭,根本沒有出處,是大錯而特錯的說法。
我們依據這四項,給三國時代的謀士們排出TOP10。(以下排名,功績將是重要參考條件。本文觀點只代表小編本人,歡迎拍磚,謝絕罵街。)
十、法正
劉備的“郭嘉”,以奇謀見長,更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助劉備取漢中,擊敗夏侯淵和曹操。
蜀漢在劉備時代,龐統死后,就是法正謀略最為耀眼。
他勸劉備攻漢中,定下來漢中戰役的大計。(戰略)
助劉備打出定軍山之戰,一戰斬殺夏侯淵,徹底扭轉了漢中戰役的局勢。(戰術)
曹操漢中戰役不利時曾說:“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意思是:我知道劉備肯定打不出來這么牛叉的仗,肯定是有人教給劉備妙招了。
而教劉備的人就是法正。
后來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說:“法正要是還在,主公肯定能避免這次失敗。”
可見,無論是在劉備還是在諸葛亮眼中,法正都是頂級人才,超級謀士。
另外,從法正不動聲色出賣劉璋的事情來看,法正的陰謀鬼謀能力也是一流的。(鬼謀)
憑著擊敗“大神”曹操的戰略戰術,法正足以位列十大謀士第十名。
九、田豐
袁紹麾下兩大奇才之一(另一個是沮授)。
曾勸袁紹挾天子,袁紹不從。(戰略)
官渡戰前,為袁紹獻“拖死曹操”的大戰略,可惜又被驕傲情敵的袁紹否決。(戰略)
勸袁紹趁曹操進攻徐州劉備的時候,揮師南下,急襲許昌,再次被袁紹否決。(戰術)
田豐的戰略和戰術,袁紹能采納一個,歷史進程就會被改寫。
那時候田豐的排名或許能排到第一。
只是可惜,因為袁紹未采納,謀略效果無法完美體現,田豐只能屈居十大謀士第九名。委屈了。
八、魯肅
他雖然是統帥級別的人才,但是魯肅的大戰略確實三國時代最杰出人物之一。
在他與孫權的“榻上策”中,他對孫權提出“取得荊州,全據長江,觀看天下局勢,伺機統一”的戰略意圖。
這個戰略其實成了孫吳后來的立國之本。
而魯肅又是孫吳內部最堅定的“聯劉派”,可以說,三國前期,孫劉之所以能對曹魏屢屢取勝,魯肅和諸葛亮這倆人的大局觀起到了重大作用。
魯肅死后,孫劉翻臉,從東吳偷襲荊州開始,三國就注定要被北方統一了。
魯肅戰略造詣高超,但戰術和鬼謀未有大的表現,排名第六。
七、張紘
他是第一個勸孫策占領江東的高人(戰略),他是中國歷史上南方政權定都南京的奠基人(戰略),他是孫權手下不可多得的內政戰略全能型人才。(勸誡。勸孫策和孫權要注意自身安全)
他就是“江東二張”之一的張紘。
張紘在《三國演義》中被嚴重低估,其實在歷史上,他對江東孫氏的作用堪比法正對于劉備。只不過,法正更多的是奇謀,張紘更多的是戰略。
六、龐統
劉備取巴蜀最大的功臣,這位與“臥龍諸葛”并稱的超級謀士,在歷史上的光彩一點不比《演義》中差。
龐統首先為劉備明確了取巴蜀的大戰略。(戰略)
然后跟隨劉備入蜀作戰,曾勸劉備酒宴中捉劉璋,又勸劉備速攻成都,但都被劉備否決。(鬼謀)
但即便如此,龐統還是幫助劉備圍困了成都。(戰術)
只不過,無比遺憾的是,就在成功前夕,龐統卻意外陣亡,未能看到劉備成功的那天。
假如龐統不死,能輔佐關羽鎮守荊州,那畫面不敢想。
五、荀攸
號稱“算無遺策”的超級謀士,一生奇策無數。他大致的功績如下:
刺殺董卓(鬼謀)
意圖入蜀稱王(戰略)
宛城獻策(戰術)
水淹下邳(戰術)
畫策斬顏良(戰術)
助曹操誅文丑(戰術)
勸曹操襲擾袁紹運糧隊,并力主奇襲烏巢(戰術)
力排眾議受降張合(勸誡)
勸曹操先平河北,再南下統一9(戰略)
曹操說荀攸是:“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意思是::“公達(荀攸)外表愚鈍內里機智,外表怯懦內里勇敢,外表軟弱內里強大;從不炫耀自己的優點,不夸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里的智謀別人或許可以達到,但他的大智若愚的外表別人卻很難做到,即使是顏子、寧武(德操和智慧)也趕不上他。”
四、郭嘉
號稱“郭嘉補天”的曹操超級謀士,粉絲遍天下,戰術鬼謀尤其超群。
郭嘉功績如下:
為曹操制定先平中原,早晚要與袁紹決戰的思路(戰略)
下邳滅呂布(戰術)
算死孫策(鬼謀)
勸曹操除掉劉備(勸誡)
勸曹操閃擊徐州劉備(戰術)
用“緩兵”誘導袁氏內訌(鬼謀)
勸曹操廣用河北人才(舉薦)
隨曹操千里奔襲烏桓,大獲全勝(戰術)
郭嘉死后,曹操十分痛心,在決定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戰失敗后,曹操甚至說;“如果郭嘉不死,我絕不會有如此慘敗。”
郭嘉奇才,但他的特長是以戰術和鬼謀為主,戰略和舉薦方面略顯欠缺,三國十大謀士排名第四位。
三、沮授
他是三國時代最被低估的超級謀士,沒有之一。
近代史學家何茲全將沮授與諸葛亮、荀彧并列為三國三大智者:“沮授、荀彧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沮授主要功績如下:
勸袁紹挾天子(戰略)
為袁紹制定統一河北的方略(戰略)
為袁紹制定“漸營河北,襲擾河南,拖垮曹操”的戰略(戰略)
與曹操開戰,勸袁紹不要單獨用顏良為前鋒(勸誡)
勸袁紹不要分封諸子(勸誡)
官渡戰前渡黃河,勸袁紹留兵守渡口,袁紹不聽,導致全軍覆沒(戰術)
勸袁紹以持久戰與曹操在官渡決戰(戰術)
勸袁紹注意烏巢糧草安全(戰術、鬼謀)
縱觀沮授一生,其戰略戰術堪稱登峰造極,每次出謀劃策都命中要害,奈何袁紹皆不能用,若能用沮授任何一條策略,曹操必敗。
沮授除了在舉薦人才上稍有欠缺,其戰略戰術和鬼謀綜合能力,足以堪稱三國第一人。
二、諸葛亮
三國時代智慧的象征,一部《三國演義》造就了諸葛亮“智絕”的人物形象。
在歷史上,諸葛亮遠不如小說中神乎其神,但也足以堪稱“天下奇才。”
驚世駭俗的“隆中對。”(戰略)
救劉琦,外出鎮守。(鬼謀)
智激孫權,與東吳結成平等同盟(鬼謀)
為劉備舉薦大量的荊州籍人才(舉薦)
勸劉備注意雒城方面的我軍安慰(勸誡,龐統戰死)
勸劉備殺劉封(鬼謀)
上出師表北伐(戰略)
以屯田蠶食曹魏關中地區(戰術)
任用了一大批蜀漢杰出人才(舉薦)
管教劉禪,使蜀漢前期的政治較為清明(勸誡)
諸葛亮單論戰術,進不了前十,但他的戰略太過利害,而他的舉薦勸誡能力又超強,綜合考慮,排名第二。
一、荀彧
他的謀士綜合能力超越諸葛亮(不包括統兵練兵能力,這兩項是統帥才能,不是謀士范疇),后漢時代,得到他基本等于得到了大半天下,他太逆天了!
荀彧作為漢末潁川派的代表人物,不但戰略、戰術能力過人,而且他的舉薦勸誡能力簡直是BUG一樣的存在。
他早年就被稱為“王佐之才”,勸親戚鄰居不要在老家久留(鬼謀)。
跟隨曹操后,他先是獻策曹操以兗州為根據地爭奪天下(戰略)。
獻計破呂布(戰術)。
又力主曹操挾天子(戰略)。
為曹操舉薦了一大批超級人才,包括郭嘉、鐘繇、戲志才、荀攸等等(舉薦)
為曹操制定對抗袁紹的方針(戰略)
在官渡之戰最關鍵的階段,令曹操放棄退守許昌的想法,死守官渡,獲得戰機,扭轉乾坤(戰術)。
官渡戰后,再為曹操獻平天下的策略(戰略)
荀彧之所以能位列三國超級謀士第一位,除了他的超強的戰略戰術能力外,他的舉薦實在是太牛叉了,整個潁川謀士集團,足以撐起一個國家,改變中國歷史進程。
荀彧的作用和能力,以及他對曹操的影響力,排名三國十大名士第一位,當之無愧!
最后說明:司馬懿、曹操等人也具備謀士條件和功績,但倆人是皇帝統帥身份,不做謀士議論,而周瑜呂蒙陸遜鄧艾姜維更是純軍事統帥。以上這些人都不在謀士范疇,因此不參加排名。至于賈詡,呵呵,他配嗎?
至于“識主”問題為什么不列入績效?因為考慮“識主”的話,東吳和蜀漢包括曹魏最后都輸給了司馬氏,難道三國時代的謀士都是蠢豬?排名就要就事論事,“成王敗寇”的觀念要不得。
轉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