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9節:第五章 鼻子(1)
第五章鼻子
鼻子位于面部中央,是人體呼吸道的大門,它有兩個鼻孔,鼻孔內有許多鼻毛。當人體呼吸時,鼻毛就像個忠誠的衛士,對空氣進行仔細的過濾,把灰塵擋在外邊,保證肺部和氣管的清潔。
第一節鼻子印象
1.鼻子的結構
鼻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覺器官,并輔助發音。它分為外鼻、鼻腔和鼻旁竇三部分。
(1)外鼻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呈三棱錐體形,由骨的軟骨作支架,外覆皮膚。外鼻上端位于兩眼之間狹窄的部分稱鼻根,中部稱鼻背,下端稱鼻尖,其兩側擴大部稱鼻翼。
(2)鼻腔
鼻腔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腔。鼻中隔由犁骨、篩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軟骨等覆以黏膜而成。鼻腔向前經鼻孔通外界,向后經鼻后孔通鼻咽。每側鼻腔可分為前后兩部,前為鼻前庭,后為固有鼻腔。
(3)鼻旁竇
又稱副鼻竇,能調節吸入空氣的溫濕度,對發音起共鳴作用。鼻旁竇包括上頜竇、額竇、篩竇和蝶竇四對,分別位于同名的顱骨內。上頜竇、額竇和前篩竇、中篩竇都開口于中鼻道;后篩竇開口于上鼻道;蝶竇開口于蝶篩隱窩。
2.鼻子的作用
鼻腔是人體呼吸的第一道防線,阻擋了粉塵、污染、細菌、病毒等對人體的侵襲。鼻腔保護我們的肺不至于直接暴露在外界的污染環境中,起著空調器和過濾器的雙重作用:在寒冷的季節里,鼻子濕潤和溫暖吸入人體的冷空氣,起到空調器的作用;生長在鼻黏膜上的鼻纖毛過濾掉空氣中的雜質,阻擋粉塵等微粒進入呼吸道,起到過濾器的作用。
第一部分 第30節:第五章 鼻子(2)
同時,鼻腔在我們人體的嗅覺和味覺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位于鼻孔前上方的鼻黏膜中包含著嗅覺神經末梢,控制著味覺和辨識氣味的功能。由約500萬個傳感器組成,使得人類可以分辨約3000種不同的氣味。
另外,鼻腔還是我們發音和語言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危險信號
1.鼻子呼出臭氣須警惕
鼻子是人體呼吸的重要通道,如果呼出的氣體帶有臭味,常是以下某種疾病的信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鼻腔異物
鼻腔異物以兒童多見,由于好奇或不慎將豆類、小珠、紙團等塞入鼻腔,致使某側鼻腔阻塞,并充滿大量黏稠混血液鼻涕。醫生確診后,將異物取出,其癥狀將自行消失。
(2)干酪性鼻炎及鼻竇炎
干酪性鼻炎及鼻竇炎是少見的慢性鼻病,多見于單側鼻腔和鼻竇內充滿黃白色帶有臭味的干酪樣物質,與鼻息肉或鼻內異物阻塞引流有關。治療上應清除鼻腔內肉芽及干酪樣物質,若侵及上頜竇,可施行手術除去病灶。
(3)萎縮性鼻炎
萎縮性鼻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主要是鼻腔黏膜、骨膜和鼻甲萎縮性改變,發出臭氣的原因是由于鼻腔變寬,通氣量增大,鼻腔里干燥結痂,易流鼻血,痂下分泌物因細菌作用分解,產生惡臭味。但病人因嗅覺減退,不知其臭。此外,患者還會有頭暈、頭痛等癥狀。
輕者可用薄荷、樟腦、石蠟油合劑治療,使鼻腔濕潤除臭,重者可施行手術。
(4)惡性腫瘤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發病率約占耳、鼻、喉惡性腫瘤的20%左右,多為中老年人。鼻腔癌特點是一側漸進性鼻塞,鼻涕帶血,并伴有特殊臭味,即所謂的“癌腫氣味”。鼻竇癌在晚期可造成鼻塞,也會有流血性鼻涕。此外,依其侵犯部位不同,可出現眼眶、額、鼻、面頰、牙齒部位的壓迫性疼痛。
(5)惡性肉芽腫
惡性肉芽腫又稱壞死性肉芽腫,多發生在面部中線器官,尤其鼻部“首當其沖”,病變特點為不斷發展的肉芽增殖性潰瘍,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的鼻塞、流水樣鼻涕或鼻涕中帶血,有日益加重的鼻臭。活動期面部潰瘍擴展,鼻中隔破壞,鼻涕呈膿血狀,散發濃臭味。晚期向內臟、皮膚、淋巴結轉移。該病較少見,目前無特殊療法,預后不良,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第一部分 第31節:第五章 鼻子(3)
綜上所述,一旦鼻子發出上述信號,應引起警惕,及早去醫院查明原因,以便早期治療。
2.鼻涕異常不容忽視
健康的鼻涕一般應為無異味的淡黃色液體。如果出現異常,則可能是以下某些疾病發出的信號,應引起警惕:
(1)清鼻涕
即稀薄透明如清水樣的鼻涕,多見于風寒感冒或急性鼻炎早期和過敏性鼻炎發作期的病人。另外,頭顱外傷或鼻部手術后也可出現這種清鼻涕。如果清鼻涕為均勻速度滴出時,要想到有腦脊液鼻漏的可能性,應及時請神經外科醫生診治。
(2)帶血鼻涕
不明原因的鼻腔出血,或在鼻涕中有時呈小血塊狀,有時呈血絲狀,這是鼻腔癌的早期征象。當癌組織縮小,僅局限在鼻腔或鼻竇內時,這個癥狀是唯一的“報警”信號,而且往往出血不多,有時只是涕中帶血,所以常不受病人重視而忽略了。因此要特別注意,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如出現以上癥狀應引起高度重視。
(3)白色鼻涕
鼻涕呈白色黏液,且伴有嗅覺減退、咽部干痛、頭腦昏脹等癥狀,為慢性鼻炎的表征。
(4)黃鼻涕
①黃水樣鼻涕。此類癥狀多為上頜竇內的漿液囊腫破裂流出來的囊液,表現為一側鼻腔間歇性地流出黃水。
②黃膿性鼻涕。常見于風熱感冒、慢性鼻炎、副鼻竇炎。這種黃膿性鼻涕不但量多,而且還呈黏稠狀不易擤出。對于兒童來說,鼻腔流出黃膿鼻涕,還應該想到鼻腔內有異物的可能,因為兒童將異物塞入鼻腔內時間過長,刺激鼻黏膜,也會出現黃膿性鼻涕。
③黃綠色鼻涕。是萎縮性鼻炎的征象。伴有鼻咽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黏液腺減少,鼻腔內有大量黃綠色膿性分泌物積存,多見于20~30歲的女性。
(5)豆渣樣鼻涕
呈白色,干濕,并常伴有一種奇臭味,可見于干酪性鼻炎。
3.鼻子發紅的信號及治療
(1)酒渣鼻的癥狀
鼻子發紅,即“紅鼻子”,又稱“酒渣鼻”或“酒精鼻子”,又名“玫瑰痤瘡”。酒渣鼻是一種以鼻部發紅,上起反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形似酒渣為特征的皮膚病。
第一部分 第32節:第五章 鼻子(4)
本病為常見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中年女性居多,但病情嚴重者多為男性。多發于以鼻為中心的顏面中部,尤以鼻尖、鼻翼、前額、眉間、下頜及頜部多見。
酒渣鼻的主要癥狀是以鼻面部出現紅斑、丘疹、膿皰以及日久生有鼻贅為主。此病按照病情發展的規律一般可分為三期,即紅斑期、丘疹膿皰期和鼻贅期。
(2)酒渣鼻的原因
酒渣鼻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由于各種內外有害因表的作用,如胃腸道功能紊亂、內分泌障礙、月經不調、精神因素、毛囊蟲寄生、病灶感染、高溫寒冷刺激、飲酒及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使顏面血管運動神經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
(3)酒渣鼻的治療
①患者應禁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喝濃茶、咖啡或可可等飲料。少吃動物性脂肪,注意調整內分泌及胃腸功能,防止便秘,治療病灶,殺滅顏面毛囊內的毛囊蟲,避免局部過熱、過冷的刺激。
②第一、第二期以局部治療配合內服中西藥物為主。第三期可用外科劃切法治療,即以特制的多層手術刀片,按縱橫方向,淺劃局部為無數小方格,以切斷毛細血管網,并破壞增生的結締組織,效果顯著。
4.鼻出血的信號及治療
(1)鼻出血的癥狀
鼻出血又稱鼻衄,其癥狀一般表現為:多為單側出血,亦可為雙側出血;可間歇反復出血,亦可持續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會導致貧血。多數出血可自止。
(2)鼻出血的原因
①鼻腔病:鼻腔炎癥,如萎縮性鼻炎、鼻黏膜易干裂而引起鼻腔出血;鼻外傷,包括挫傷、切割傷、撕裂傷以及挖鼻損傷等;鼻中隔偏曲,干燥空氣長期刺激鼻中隔,易致鼻黏膜血管破裂;鼻咽部腫瘤也會引發鼻腔出血。
②全身疾病: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如流感、出血熱、麻疹、瘧疾、傳染性肝炎等;血液病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血管硬化等;肝硬化常引起凝血障礙,尿毒癥易致小血管損傷,均易引發鼻出血。
第一部分 第33節:第五章 鼻子(5)
③維生素缺乏:維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鈣等缺乏時,均易發生鼻出血。
④化學藥品及藥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壞造血系統的功能引起鼻衄;長期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可致凝血酶原減少而易出血。
⑤其他原因: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肝、腎慢性疾病以及風濕熱等,也可伴有鼻出血;代償性月經、先兆性鼻出血常發生于青春發育期,多是由于血中雌激素含量減少,鼻黏膜血管擴張的原因引起。
(3)鼻出血的治療
①止血、防止休克:輕度鼻出血可用指壓法或燒灼法止血。對比較嚴重的鼻出血可采取前鼻孔或后鼻孔壩塞法,用填塞物填塞鼻腔,壓迫止血。
②對少數嚴重鼻出血填塞無效時,則需考慮血管結扎法,所扎血管根據出血部位而定。對鼻中隔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的反復習慣性鼻出血患者,可采用局部硬化劑注射、激光或手術治療。
③鼻出血病人在采用以上局部止血方法的同時,可根據需要應用止血藥物,如安絡血,6-氨基己酸、抗血纖溶芳酸及維生素C、K等,必要時應輸液或輸血,并根據不同病因進行治療。
5.鼻竇炎的信號及治療
(1)鼻竇炎的癥狀
鼻竇炎又稱為“鼻淵”,在成人和兒童中有較高的發病率,慢性鼻竇炎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的特點。主要有以下癥狀:
①鼻竇炎常繼發于上感或急性鼻炎,這時原有癥狀加重,出現畏寒發熱、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適等癥狀。小兒可發生嘔吐、腹瀉、咳嗽等癥狀。
②鼻阻塞:一側或兩側均覺阻塞,晨起時較為嚴重,鼻阻塞發生后嗅覺不靈敏。
③鼻腔分泌物增多:此為鼻竇炎常見癥狀,可單側也可能是兩側,鼻腔分泌液向鼻前孔流出,或向后流入鼻咽部,從而出現“痰多”癥狀。分泌物屬黏液膿性或純膿性,有時患者自覺有惡臭。
④頭痛:竇內黏膜腫厚及分泌物潴留壓迫神經,會導致頭痛癥狀的出現。
第一部分 第34節:第五章 鼻子(6)
⑤其他癥狀:慢性鼻竇炎除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外,還會出現頭部悶痛、鈍痛;嗅覺減退或消失;休息,滴鼻藥,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氣引流后,頭痛可減輕;咳嗽、低頭彎腰用力時頭痛加重;吸煙、飲酒、情緒激動時頭痛加重;有時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鼻竇炎的原因
①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及鼻腔腫瘤都可引起鼻竇炎。
②變態反應體質,如貧血、內分泌功能不足,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紅熱、白喉等均可誘發本病。
③全身抵抗力降低,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濕、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環境不良等因素都可導致引發鼻竇炎。
④鄰近病灶,如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上頜第二雙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時損傷上頜竇壁或齲齒殘根墜入上頜竇內等也可導致引發鼻竇炎。
⑤其他因素,如鼻竇外傷骨折;游泳時跳水姿勢不當,或潛水與游泳后擤鼻不當,污水進入鼻竇內;鼻腔內填塞物滯留時間過久;高空飛行迅速下降,竇腔與外界形成相對的負壓,將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竇等也能誘發本病。
(3)鼻竇炎的治療
①中藥治療
筋通鼻炎水、膽香鼻炎片、鼻淵丸、蒼耳子鼻炎膠囊、鼻炎丸、香菊片、鼻通丸、鼻淵舒口服液等中成藥都是治療鼻竇炎的常規用藥。
②西藥治療
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轉為慢性;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頭痛劇烈者服用鎮靜止痛藥。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局部治療為主,可選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常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凈等;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注意滴鼻凈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
③手術治療
鼻竇炎是鼻竇內的化膿性炎癥,以流膿鼻涕、頭痛為主,治療時除滴用鼻黏膜收縮劑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竇內的細菌感染,或做上頜竇穿刺術,必要時應進行鼻竇根治手術。
第一部分 第35節:第五章 鼻子(7)
④按摩治療
按摩足底部、足外側及足背部的反射區,都能起到較好的療效。另外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6.鼻息肉的信號及治療
(1)鼻息肉的癥狀
贅生于鼻腔或鼻竇黏膜上突起的腫塊,稱為鼻息肉,中醫又稱之為鼻痔,好發于鼻腔的外側壁及鼻頂部。主要表現為鼻竅內有一個或多個贅生物,表面光滑,顏色淡白或淡紅,觸之柔軟而不痛,伴有持續性鼻塞,呼吸不通暢,嗅覺障礙、頭痛、說話時鼻音過重等癥狀。
(1)鼻息肉形成的原因
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以變態反應和鼻黏膜的慢性炎癥最為重要。
①變態反應:由于變態反應在鼻部多次發生,在組胺、白細胞三烯等化學介質的作用下,鼻黏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滲出增加,使得鼻黏膜極度水腫,受重力影響逐漸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②慢性炎癥:慢性鼻炎、鼻竇炎的膿性分泌物的長期刺激,致使鼻黏膜內發生血栓性靜脈炎及淋巴回流障礙,致使鼻黏膜發生水腫而逐漸形成息肉。
(2)鼻息肉的治療
①西藥治療:類固醇激素療法,可用于息肉較小時,用皮質激素類氣霧劑噴霧,以防止息肉生長或促使息肉消失。鼻息肉術后用氣霧劑噴入鼻腔,防止息肉復發。
②手術摘除:常用的有鼻息肉摘除術,即對大的息肉亦可在鼻內窺鏡下進行手術摘除。但手術和類固醇激素治療后,容易復發。
③中醫治療:鼻息肉的中醫辨證論治分型,一般按照肺經濕熱證、痰濕結滯證、肺脾氣虛證來對癥下藥治療。
7.鼻中隔偏曲的信號及治療
(1)鼻中隔偏曲的癥狀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離中線且引起臨床癥狀的一種鼻內畸形。主要癥狀為以下幾點:
①鼻塞:為鼻中隔偏曲最常見的癥狀,多呈持續性鼻塞,如一側偏曲為單側鼻塞,若中隔呈“S”形偏曲則為雙側鼻塞。
第一部分 第36節:第五章 鼻子(8)
②鼻衄:偏曲的突起處黏膜薄脆,受吸入的氣流刺激,日久可發生刺激性炎癥而致鼻出血。此類出血多為少量,偏曲的位置多在中隔的前部。
③反射性頭痛:如偏曲部分正位于中鼻甲或下鼻甲,且與鼻甲接觸甚至相抵,常引起同側頭痛,也可成為鼻部神經痛原因之一。
④聽力下降:鼻中隔偏曲引起鼻塞可導致單側耳悶或聽力下降。
⑤臨近結構受累癥狀: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對應處,壓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氣化過度、黏膜肥厚,皆可妨礙開口于中鼻道的鼻竇引流。日久可誘發鼻竇炎并產生各種癥狀。
(2)鼻中隔偏曲的原因
①嬰兒出生時由于產道狹窄,或因產鉗挾持不當,容易導致中隔軟骨偏曲、脫位。小兒腺樣體腫大影響鼻通氣,張口呼吸代替,日久可致頜面骨發育畸形,硬腭高拱,結果使鼻腔的底部上抬,漸使中隔呈偏曲狀態。
②鼻中隔各部發育生長速度不一以致畸形,畸形易發生在各部接合處。
③外傷是引起鼻中隔偏曲最常見的原因。當外傷發生鼻骨骨折時,常并發中隔軟骨脫位變形,甚至軟骨骨折,如不及時復位,可能導致中隔偏曲。
(3)鼻中隔偏曲的治療
手術矯正是唯一治療方法。若同時有鼻息肉或鼻甲腫大,應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術。若鼻通氣改善,鼻部癥狀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做處理。
手術主要有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和鼻中隔成形術兩種。有如下情形之一者應予以手術:鼻中隔偏曲引起長期持續性鼻塞者;鼻中隔高位偏曲影響鼻竇引流者;因中隔偏曲致反復鼻出血者;因鼻中隔偏曲而引起反射性頭痛者;有鼻中隔明顯偏曲的血管運動性鼻炎。
第三節預防保健
1.日常鼻保健須知
(1)養成好習慣,加強鼻保健
①冷水洗鼻。一年四季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早上洗臉時,用冷水洗幾次鼻竅,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鼻對天氣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及呼吸道其他疾患。
第一部分 第37節:第五章 鼻子(9)
②鼻子按摩。養成經常對鼻子按摩的好習慣,經常按摩鼻子,不僅可促進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利于分泌正常的鼻黏液,還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和鼻炎,并能使鼻腔濕潤,保持黏膜濕度正常。
④立冬后,加強鼻的保健。當鼻腔黏膜溫度下降到32℃左右時,局部血液循環便明顯遲滯,免疫細胞的吞噬能力也隨之下降,各種病毒便乘虛而入,因此,入冬后應加強鼻的保健。
(2)擤鼻涕講學問
小小的擤鼻涕動作卻深含大學問,因為人在生病時擤鼻涕會讓含有病菌的鼻膜黏液再度跑回鼻竇之中,不但會使感冒病情惡化,還會導致鼻竇感染。所以,應注意擤鼻涕的正確方法,以免造成對身體的二度危害。
①輕輕地擤鼻涕,一次一個鼻孔。同時擤兩個鼻孔,容易造成頭顱內壓力不平衡,影響聽力。
②擤鼻涕之后的衛生紙,最好馬上用馬桶沖走,或者丟棄在密閉垃圾桶內,以免病菌散布在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傳染給其他人。
(3)糾正不良習慣
①不要用手挖鼻子。如果鼻腔發干發癢,可把手絹浸濕或用消毒濕棉簽在鼻腔中擦洗。切忌用手去挖,這樣有損于鼻腔,破壞鼻腔的生理作用,易患急性鼻炎。
②不要擠壓長了癤子的鼻腔部位。因為鼻腔里血管豐富,靜脈無瓣膜,若細菌擴散后可引起海綿竇感染或嚴重的顱內并發癥。
③不要拔鼻毛。可用小剪刀將鼻毛剪至不露出鼻孔為宜。
④不要用口呼吸。學會用鼻孔呼吸,張口呼吸時鼻腔起不到調溫、濕化、自潔的作用,對支氣管和肺臟有疾患的患者更無益處。
2.鼻腔清潔才不會生病
鼻腔是肺的空調和過濾器,它在防止病菌進入人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鼻腔通過24小時不停的呼吸,吸入的灰塵在15分鐘內就被清除掉。
現在,由于現代空氣的污染,人們每天不可避免地要與含有灰塵、二氧化硫等各種廢物污染的空氣打交道。因此導致鼻腔黏膜和鼻毛上往往會沉積大量污垢和細菌,從而容易引發鼻炎、鼻竇炎等炎癥和過敏性疾病。據調查,在病毒性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統感染疾病中,80%是忽視鼻腔清潔引起的。
第一部分 第38節:第五章 鼻子(10)
因此,保持鼻腔清潔對維護身體的健康有重大意義。要想保持鼻腔清潔應做到以下三點: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平常起床后用洗臉的溫熱毛巾輕捂口鼻呼吸數分鐘,并用冷水直接清洗鼻子,這樣做既鍛煉了上呼吸道對寒冷的適應性,又能除垢、保持鼻腔濕潤。
(2)注意衛生,及時清潔
進入有空氣污染的環境時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如戴口罩、防毒面具等。保持鼻腔干凈,如果不干凈,用肥皂或消毒液徹底洗凈雙手,然后清除鼻腔內的鼻涕和分泌物。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少于兩次,每天早、晚各一次,如遇生病引起鼻腔分泌物增多時,要隨時清潔,以清除鼻腔內各種病毒和細菌。
(3)掌握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可用手絹或紙巾輕輕遮住兩鼻孔,用適宜力度向外擤出。同時避免將異物或污染物塞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