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華
導讀:本文論證《水滸傳》中智真長老是宋徽宗聘請的高級幕賓,他運用佛家偈語暗中操控魯智深,先是讓魯智深追隨林沖、宋江上梁山,獲得一時的富貴,后又利用他超強的個人能力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臘。待完成使命,卻又要他……堅決不讓這位定太平的將軍享太平。原來,中國古人早在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德國章魚保羅之前,就認識了預言的心理暗示作用,并應用到了登峰造極。
一、官方不惜一切代價送魯達上五臺山接受特訓
大概是因為當朝皇帝宋徽宗尚道,號稱道君皇帝,《水滸傳》主要講的也是道家與道法。不過,道與佛往往不分家,智真和尚就是宋徽宗聘請的佛門幕僚。他肩負有兩個重要使命,一是操縱魯智深,二是暗算宋江。與他相對應的道門幕僚是羅真人,他負責操控公孫勝、宋江和李逵等。中世紀的中國與西方同樣被宗教蒙蔽,同樣漆黑一片。
在“水滸”108將中,魯智深可算得上是很冒尖的集仁、義、勇、智于一身的冒尖人物。官方最初也是看到了他無限的潛質,所以將他列入了繼九紋龍史進之后第二個要收編的將才,幾乎不計代價。
首先,官方用美人計、苦肉計將魯達逼向走投無路之境。自古英雄愛美人,自古英雄救弱者,相對魯達,美人就是十八九歲的金翠蓮,弱者就是她的父親金老頭。這一天,魯提轄在潘家酒樓宴請史進和李忠,突然聽見隔壁有人吱吱哇哇哭,就去詢問,原來是金家父女欠了鎮(zhèn)關西典身錢三千貫,一時還不了,忍不住要哭。魯達生性就愛好打抱不平,哪能容忍這種腌臜潑才,跑出去三拳就將鄭大官人打死了。然而,拳頭再硬,也斗不過王法,一紙海捕文書,逼得這位原本瀟灑自在的提轄“茫茫似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wǎng)之魚”。
其次,官方委托趙員外暫時收留魯達,之后轉手送給智真和尚調教。為什么說金家父女設的是美人計呢?小說有意給讀者漏了一個破綻:金老頭原說得了魯達施舍的十五兩銀子就立即回東京老家去——“若是能勾得回鄉(xiāng)去時,便是重生父母,再長爹娘?!钡麄儾⑽椿?,走了北路,剛出虎穴,又入火坑,心甘情愿做了大財主趙員外的外房,之后又及時收留了恩人魯達。很顯然,這父女倆不是老實人,也不是普通人,一直在跟蹤魯達。更能說明問題的是,他們旋即就將魯達介紹給了趙員外??哨w員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稍許細心的人即能看出,他必定是朝廷的耳目,與官方暗通款曲。我們知道,宋朝是趙家天下,梁山108將中就沒有一位姓趙的,另外,書中所有庇護過逃犯的人都先后被逼上了梁山,如柴進、晁蓋等,唯獨趙員外始終相安無事。
最后,官方委托智真和尚為魯達洗腦,且遠程操控。官方之所以要七彎八拐將魯達送入空門,原因就是他既有俗家的勇猛與散漫,又略具佛家慈悲與宿慧,這種人只是入門難,一旦參悟就會比誰都陷得深。智真長老接受了這個艱難的任務。事實上,若不是被逼到無處藏身,若不是大恩人趙員外鄭重推薦,魯達是無論如何不會去五臺山當和尚的,前面的所有圈套都必不可少。智真和尚似乎得過須菩提的真?zhèn)鳎c他訓練孫悟空的方法神似,先是抬舉他,給他取法號“智深”,夸獎的同時,給了他師弟的輩分(智字輩);繼而引誘他,趁他多日不沾酒,口水直流之時,派一個漢子挑一擔酒,唱著山歌,從他身邊走過,魯達哪里擋得住這般誘惑,就搶下一桶喝了個精光;再次是縱慣他,盡管魯智深醉鬧五臺福地,接連打壞亭子和金剛菩薩,智真和尚卻都不予追究,趙員外也很配合,答應照價賠償、修復。終于,當魯智深的性格出現(xiàn)雙重,一方面心懷愧疚,一方面摩拳擦掌買來一條六十二斤重的禪杖的時候,智真和尚將他交給了東京大相國寺的智清禪師。臨行還贈給魯智深四句偈語。此時魯智相信師哥是個大好人,就將這些偈語牢牢記在心中,準備隨時受用了。這四句偈語是:“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睆暮竺娴那楣?jié)可知,該偈語包含多重內涵,但總體是授意智深先結交林沖,再去梁山水泊投奔宋江,即可享受富貴。
那么,智真和尚為什么能作出如此長遠、精準的預測呢?實際上他作的不是預測,而是心理上的引導。世上沒有先知,所有的預言家不是迷信者、蠱惑者就是操縱者。智真長老和智清禪師就都是宋徽宗反向籌建梁山禁衛(wèi)軍的知情人與推動者。智真的言行也并非沒有破綻,他起初承諾趙員外一定會將魯達馴服,如:“員外放心,老僧自慢慢教他念經(jīng)誦咒,辦道參禪。”實際卻沒有按照清規(guī)戒律調教過一天,相反,讓魯達在很短時間之內變成了一個操起屠刀、立地滅佛(打壞金剛)的江湖莽漢。但這就是長老想要的“正果”。
二、魯智深自投羅網(wǎng)進入智真長老設置的生死輪回
果不其然,下山不久魯智深就知遇了林沖,并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一命。之后又毫厘不爽經(jīng)二龍山到達了水泊梁山,過上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富貴生活。一路走來,智真在智深的心目中怎一個師哥了得,簡直就是神仙再世。于是,他在征討遼東凱旋的途中(第89回),又特地重訪了五臺山,一則謝恩,二則希望得到新的指點,再創(chuàng)輝煌。宋江也帶了一行人跟了去,卜問前程。
智真依舊很慷慨,未等魯智深開口,又免費送出了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zhí)。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但讓魯智深始料不及的是,他在得到守株待兔逮方臘的秘笈的同時,還接到了一個兔死狗烹的死亡符咒。知弟莫若兄,智真看出魯智深的“智”深,“魯”更深,他只能領悟“逢夏而擒,遇臘而執(zhí)”,卻不懂什么是“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甚至不懂“圓寂”之意。假設魯智深此時就知道老哥的偈語中包含了生死輪回,要他早點去死,他會怎么樣呢?必然疑竇頓生,即便不仿效李逵刀劈羅真人,也定會拂袖而去。
然而,時間能磨圓所有人,等魯智深真的活捉到夏侯成,生擒到方臘,再問明白圓寂的本意時,他已經(jīng)沒脾氣了,不想做任何抵抗了,欣然決定按照偈語的安排去圓寂,去死,還似有所悟地說:“今日方知我是我!”實際上,他早已被別人操縱,失去了自我!
綜合而言,魯智深突然一改耿直、不信邪的本性,愿意坐化的原因在于:一、他本就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安,之所以跟隨宋江征遼東、討方臘,完全是盡兄弟之義,如今任務已經(jīng)完成,可以急流勇退了;二、他聽出了智真贈給宋江偈語的不祥之兆,繼續(xù)跟著宋江已經(jīng)沒有出息,不如早點抽身,求個善終;三、前面的六句偈語都已百分之百應驗,最后兩句勢必也不可逆轉,所以就慣性聽從了宿命的安排。
三、智真在運用心理暗示方面堪稱至尊長老
智真和尚向趙員外所作的承諾還真沒錯,他的確通過念經(jīng)誦咒讓一個無法無天的莽漢慢慢辦道參禪了,先將一只漆黑的小蝌蚪慢慢變成一只呱呱叫的大青蛙,再將這只年富力強、功勛卓著的大青蛙慢慢用溫水煮死,無聲無息,連水銀、毒酒或上吊的白綾都無需御賜。請問,世上還有比這種偈語更神奇更輕省的遙控器嗎?遙控的時間是一生一世,距離是千里之外。更為恐怖的是,幾百年來智真和尚的言行不曾引起讀者的懷疑,都以為他真的能預測,真的胸中藏有百萬兵。
然而,就是這種中國人早已玩到登峰造極的心理暗示,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被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發(fā)現(xiàn),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2010年德國人則在足球世界杯上用章魚做了現(xiàn)實表演。至于當今大多數(shù)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不肯相信自己祖先,不肯相信我的上述推斷的,言必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水滸傳》,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智真長老。這何嘗不是又中了西方人心理暗示之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