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貴姓?何方人氏?”“免貴姓王,家在洛陽?!毙帐鲜侵袊私械贸?,聽得見的信息符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姓氏像一條紐帶,把中華兒女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不論三教九流,士農工商,只要姓氏相同,便認作一家,而歸根到底,又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所以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中國人口13億,人多姓也多?!摆w錢孫李,周吳鄭王……”,韻語《百有姓》為宋人編著,流傳至今,其實,中華姓氏何止百家?由中科院杜若甫、袁義達編著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姓氏多達11569個,我國堪稱萬姓之邦了。
中華兒女,萬民百姓,問祖歸宗,那就是“三皇”“五帝”,而“三皇”“五帝”的發祥地又都在河洛大地,所以說萬姓同根,根在河洛。
先看太昊伏羲氏。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紀(今甘肅天水),止于宛丘(今河南淮陽),其間途經河洛大地。他身居邙山洛水之間,足跡遍布河洛大地,和族人在一起,一邊不辭辛勞地捕魚打獵,一邊探索著大自然的奧秘,他降伏龍馬,“一畫開天”,始作八卦而成為人文始祖,世人尊之為“羲皇”,皇都就在邙山洛水之間的洛陽附近,洛陽當然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最早的都城。伏羲都洛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他除了作八卦,造書契;養六畜,充庖廚;制甲歷,定四時;斫桐木,造琴瑟外,還和女媧娘娘做了一件鮮為人知的功在當世、澤被后代的大事,那就是關系到華夏兒女繁衍生息的“制嫁娶”、“正姓氏”。
情況是這樣的。伏羲、女媧兄妹在天塌地裂洪水成災的大難之后幸存下來。為了人類繁衍,他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毙置枚思s定上昆侖山,分別在兩個山頭上燃起煙火,“咒曰:‘天若遣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苯Y果一陣旋風使兩個山頭上的煙氣聚合在一起。于是他們順承天意,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為了開辟新生活,他們告別故土,拖兒帶女,歷盡千辛萬苦,到了河洛大地。這里山青水秀,氣候溫和,環境宜人,于是他們與當地的有河氏和有洛氏和睦相處在一起。日子久了,他們發現,子女們的生育能力增強了,出世的嬰兒不僅不再畸形,還越來越健康活潑了。為什么?百思之后,他們從中悟出了“亂婚群婚”的危害,于是規定了異族(部落)婚配的制度。為了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異族婚配,他們讓同一部落的人使用同一的稱號,那就是后來的“姓氏”。姓氏相同者不得婚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避免近親繁殖,影響后代發育。
這是伏羲、女媧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偉大貢獻。太昊伏羲氏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于是尊他為“風”,“風”便成了他的姓?!度时炯o》說:“太昊庖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而王,母曰華胥,履大跡于雷澤,而生庖羲氏于成紀。蛇身人首,有圣德?!狈诵铡帮L”,繁體為“風”,外面的“幾”為天宇之形,里面的“一”是云雨之象,那“蟲”字便是“蛇身人首”的伏羲。蛇俗稱“長蟲”,龍蛇同形,太昊伏羲氏便是來自上天,神通廣大,行云布雨,造福人類的“龍”,我們就是那龍的傳人,龍子龍孫。
再看炎黃二帝?!秶Z》記載:“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黃二帝的生身母親有■氏部落在哪兒?那還是一個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代。《大戴禮記》、《水經注》、《方輿紀要》等古代文獻資料和原河南省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許順湛先生的考古識見都證明,有■氏部落就在流經洛陽的澗河兩岸到嵩縣西南的涂山一帶,所以,洛陽是炎黃二帝的生養之地,是真正意義上的炎黃故里。我們說炎黃子孫,根在河洛,就在那邙山之巔,洛水之濱。
大量史料還記載,炎黃時代是“封姓命氏”的時代。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王”,其封國有申、呂、齊、許和紀、向、州等;黃帝軒轅氏“以土德王”,“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除本身姬姓共賜酉、已、祁、滕、箴、妊、荀、僖、佶、儇、依等十二姓。在其后五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子孫繁衍,姓氏澎脹,輾轉遷徙,足跡遍布天下,不僅久居河洛大地、華夏九州的漢人,就是那遠在沿海邊疆的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也都與炎黃二帝血脈相連。炎黃二帝是我們的共同祖先,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古往今來,世事滄桑。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有的一直守護在河洛故土,有的卻成了客家人、河洛郎,有的還飄洋過海,成了思鄉情切的游子僑民。但無論“趙錢孫李”,還是“周吳鄭王”,五千年前是一家,咱們家在中國,根在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