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壽的秘訣——國醫大師談養腎暨國醫大師顏正華御壽酒研討會在京舉行,國醫大師顏正華、路志正、金世元、石學敏、唐祖宣及部分中醫藥界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圍繞健康長壽經驗進行了研討。
美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肯尼斯·庫伯博士曾說過,只要參加運動就一定會受益,這一規則對腦力勞動者尤其如此。適度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調節和興奮大腦的神經中樞,運動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這一點石學敏深有體會。
石學敏說:“運動給了我一副好身體,它不僅讓人精力充沛,還讓身體經得起摔打。運動真讓我特別受益?!?/strong>石學敏從小就喜歡運動,從青少年開始,他就每天堅持兩個小時的體育鍛煉,而且是激烈的運動。他非常喜歡打籃球和游泳,籃球打得相當不錯,曾是運動隊的主力隊員。
“那時候運動非常上癮,每天不活動活動,不出一身透汗,就感覺像缺少點什么,渾身不自在。而運動完,臉雖然紅,心雖然跳,但是頭腦清醒,身體舒爽,一點也不覺得累。這種鍛煉對于腦力勞動者,尤其有益。這種運動習慣我一直堅持到中年、壯年?,F在這種年紀,我改成慢跑和健步走,每天至少走1萬步?!?/p>
也許是因為年輕時喜歡運動為身體打下了良好的根底,今年78歲的石學敏仍保持著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經常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每周上午查房,下午開會、討論,每年還要去美國講學考察一兩個月,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
96歲高齡的顏正華用“養生長壽的關鍵在于科學養腎”來概括自己的長壽秘訣。顏正華認為,除了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運動鍛煉之外,適當服用保健品亦有益于長壽。
“以前我是自己開處方,熬成膏來吃;因為平時喜歡喝點紅酒或黃酒,后來結合自己近80年的行醫用藥經驗,配伍出了養腎健脾方。”據顏正華介紹,這個養腎健脾方由生地黃、枸杞子等補腎藥及黃芪、茯苓等健脾中藥組成,特別關注補腎和健脾兩方面。
顏正華說,根據《內經》,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衰老,這些都和腎有關系。所以若要長壽的話,離不開對腎的養護。再一個就是脾,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主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營養吸收、消化不好,身體是健康不了的,更無從談及長壽。
路志正在中醫界以脾胃論著稱,是善于調理脾胃的大家,也是中醫論治濕病的第一人。他認為,脾胃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充養全身,人的氣血旺盛與否,全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若要長壽,第一要保住脾胃,脾胃健運,身體才能健康。
路志正強調“節食增壽”。他告誡,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尤其不要多食。路老吃飯,時時考慮脾胃的消化功能,越是年齡增加,越要細嚼慢咽,要吃軟、易消化的食物,營養夠就行了,肚子要空一點,不要讓脾胃超負荷工作。路老還將中醫理論應用于飲食,常依據四時五味的相宜選擇食物,如春季宜省酸增甘,多食山藥、百合等甘味之品,以養脾氣;夏季雖酷暑難耐,也不飲冷,喝水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能狂飲;還要注意不吃油膩、炙烤、難以消化的食物;飲食要保持八成飽,不要暴飲暴食、饑飽不調,注重谷肉果菜、粗細合理搭配,以補益精氣津血,保持脾胃健運,營衛和調,氣血充沛。
路老脾胃保護得好,還得益于吃了40年的生姜?!墩撜Z》中記述了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的養生思想,就是說孔子一年四季的飲食都離不開姜。在那個飽嘗戰禍,顛沛流離的時代,孔子竟達73歲高齡,這和孔子重視食用生姜是有密切關系的。路老非常推崇孔子的這一觀點,認為生姜是調養脾胃,養生防病的必備之品,所以養成了平時吃姜的習慣。
文/健康報記者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