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權世界一點通
原標題:為什么墨西哥如此強硬?——因為每年花10億買期權!
最近原油市場的波動引發市場關注,墨西哥的原油產量居于全球前列,財政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石油產業,一旦油價下跌,將會影響墨西哥的財政狀況。
在過去十年中,墨西哥政府每年都為此花費近10億美元。原油大跌時,因為事前做了保值,扛住了下跌風險,墨西哥政府連續幾年盈利都頗為豐厚。
01
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為結束石油價格戰爭而進行談判,然而墨西哥卻擁有強大的防御力:龐大的華爾街對沖措施使其免受低油價之害。
墨西哥的石油對沖措施可以確保拉丁美洲國家免受低價影響,而這被認為是國家機密,因為這可能導致該國不愿意接受歐佩克+協議。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墨西哥從一小批投資銀行和石油公司購買了石油的認沽期權,這被認為是華爾街最大,最嚴密的年度石油交易。
這份期權合約使墨西哥有權以事先約定好的價格賣出原油。這個對沖風險的政策在過去每一次油價低迷時都起到保護作用。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該政策為墨西哥獲利51億美元,
2015年獲利64億美元,
2016年獲利27億美元。
而為購買期權,墨西哥每年要花費10億美元。
02
據稱今年墨西哥預算中的一籃子油價是49美元/桶,約合布倫特原油60-65美元/桶。
照此計算,若墨西哥低油價持續至11月底,均價將低至20美元,而該對沖操作將使得墨西哥獲利60億美元。
期權賦予墨西哥以預定價格出售其石油的權利。它們相當于保險單:國家銀行都從較高的價格中獲利,但享有最低下限的保障。因此,如果石油價格保持疲軟或進一步下跌,墨西哥仍將預訂更高的價格。
對沖獲利并不是墨西哥花費巨資堅持期權策略的唯一原因。首先因為冠狀病毒,其次是沙特發動的價格戰。與自今年年初以來油價暴跌,經濟遭到破壞的國家相比,這么做可以增強該國的實力,并使其在交易方面不那么急切。
03
當然也有人反對。
左翼民粹主義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茲·奧夫拉多爾(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抵制期權交易的主要原因是他承諾通過國有的Petroleos Mexicanos恢復石油生產。
如果遵守OPEC +協議,每天削減40萬桶,將擱置他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使Pemex恢復昔日的輝煌。
亂哄哄的OPEC+會議落幕了,會議表示,雖然達成了一個協議文本,但是要等明天再公布,因為他們還希望墨西哥能最后“回心轉意”參與進來。
實際上這會開了7個小時,其中5個小時用于說服墨西哥接受減產。而歐佩克代表稱,不會在沒有墨西哥的情況下削減石油產量。
對此,墨西哥僅表示象征性地減產10萬桶/天。這其中背后沒明說是:墨西哥是北美唯一的OPEC+國家,墨西哥的態度很可能代表了美國的某些態度。也就是墨西哥可能在幫美國擋槍,帶頭拒絕白紙黑字的減產計劃,而只是口頭承諾減產。
這就涉及到最核心的問題了,如果美國僅僅做出“價格下降生產自動減少”這樣的表態,而不愿意給出更有“約束力”的減產承諾,俄羅斯、沙特很難心服,這協議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最后的結局。
只要需求復蘇,油價上升,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就又可以繼續搶占全球市場,甚至美國的市場份額還會再上升。
04
亂哄哄的OPEC+會議,謠言滿天飛 ,利益有交換
此次會議消息之混亂前所未見,主要因為是25個國家首腦一起開視頻會議,阿拉伯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多語種不同的翻譯并存,不同的媒體都從多個側面拿到本國看到的消息,從而導致消息難辨真假。
從整體來看此次會議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誰減產,怎么減產,從當前的協議文本來看,俄羅斯的損失最大,將被迫減產253萬桶/天的實際產量。
沙特阿拉伯則是在產量提高到1100萬桶的基礎上削減,實際減產大約150萬桶。
是什么條件讓川普和普京通話后,俄羅斯同意了最大的減產呢?俄羅斯用減產換來了什么待遇呢?這些都值得投資者進一步關注。
而作為此次石油價格戰的發起國,沙特、俄羅斯雙方的表態無論如何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意味著原油價格戰暫時休戰了,可以理解為原油市場在向著積極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李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