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的國山——崑崙山
發布時間:2008-03-06 文章來源:作者惠寄 文章作者:丘立才
中國的國山為“昆侖山”,準確地應寫作“崑崙山”,也有寫作“崐崘山”。“昆”是高的意思,是兄長的意思,還有裔群的意思;昆還與“坤”字音義相通,即是大地的意思,在大地上還有高山在申,所以崑崙山又稱之為神山。昆侖山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它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隆起體塊,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岸的體魄。而“侖”則有屈曲盤結的狀貌,“崙”是大山下仍有連綿不斷的山脈好像列冊那樣,有序地排置在中國新疆、西藏、青海等的大地上,也象征著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延綿瓜瓞地繁衍著。
中國古書稱昆侖山為昆侖丘,又名昆侖墟。有石之山為山,無石之山為丘。“丘”與“墟”字下“業”的篆書寫法同,“墟”則是有“虎”威的丘土。昆侖山是高接太虛仙境的虎山。據古代文獻記載,昆侖山在中國的西方。如《竹書紀年》謂:“周穆王西征昆侖丘。”《山海經》注:“海內崐崘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井,以玉為檻;旁有九門,開明獸守之。”又謂:“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水經注》記:“山在西北,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高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屈從其東南流,入渤海。”《前漢·昆侖山注》:“山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隱,蔽為光明。”《渤海十洲記》:“崐崘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干北辰,名閬風巔;其一正西,名元圃臺;其一正東,名崑崙宮,有五城十二樓。”
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如同兄弟般地連接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上。連在此地的還有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蘇來曼山脈等。喀喇昆侖山,又叫喀啦昆侖山,突厥語意為“黑石群”,維吾爾語意為“紫黑色的昆侖山”,又稱“尼蟒依山”,而中國古稱為“蔥嶺”,又有稱“閬圃”、“閬風”、“懸圃”、“元圃”、“玄圃”等。喀喇昆侖山位于新疆西南部和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東北部,向東南引延入西藏西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相連,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多雪峰和巨大冰川。喀喇昆侖山主峰喬戈里峰8611米,為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的高峰:喬戈里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8080米;加舒爾布魯木第二山,海拔8028米。世界上l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喀喇昆侖山上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不愧稱為世界屋脊。
中國昆侖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山,向東延伸到青海省的中部。西起帕米爾高原,向東延伸至四川盆地西北部,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寬15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是我國大陸中部地形的骨架。由于昆侖山以巨大的高度和長度橫貫在亞洲中部,因此又有“亞洲脊柱”之稱。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三段。昆侖山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開始,到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里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坂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交通要道。位于西昆侖山最高的山峰有公格爾山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昆侖山中段:位于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系新疆和西藏的通道。中昆侖山海拔高的山峰有木孜塔格7723米、慕士山7282米、瓊木孜塔格6920米、烏孜塔格625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昆侖山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三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可可西里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構成青海南部高原上的主體山脈。而昆侖山口是青藏公路必經之道。
昆山之玉乃天下之美玉也。昆山之玉就昆侖山的寶玉。玉為土之精華,昆山之玉為中國玉的代表。昆侖山的寶玉分為“昆侖玉”與“和田玉”,以和田玉為美,也最為代表。和田玉分布于昆侖山北麓,是由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接觸交代而形成的玉礦,有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種,尤以白玉為代表。和田玉的成因、品種,在世界軟玉中居有獨特地位,具有典型意義。世界軟玉品種單一,且多為碧玉,而和田玉品種多,有世界罕見的白玉,玉質居世界軟玉之冠。世界玉礦床為蛇蚊巖型,與超基性巖有關,而和田玉礦床為非蛇蚊巖型,其成因不是區域變質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觸交代形成。和田玉與世界各地玉有不同的特點:礦物為透閃石,礦物粒度極細,具有毛氈狀結構;質地細膩、溫潤;硬度較大;韌度極大;顏色純正,有世之珍寶羊脂玉;聲音優美。長期佩戴和田玉,對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逐步被人體吸收,保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能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和田玉對去瘀血、傷疤還有特殊作用。古代屈原要“登昆侖兮食玉英”。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中央集權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為帝王玉,皇宮的玉器多用和田玉制成。特別是象征皇權的玉璽都是玉制作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昆侖山脈還發現奇特的“美酒玉”,這種玉呈現海藍色,硬度為6.4左右,美酒玉放在酒中能促進乙醇的轉變,約20分鐘可以使酒的苦辣味變得綿甜,使酒更加醇香。還有昆侖山玉制的酒杯,“杯中斟酒,夏日無冰自涼,冬日無火自溫”,有“酒入杯中有雪花飄飛”之說,可見昆侖山寶玉之神奇。2008年北京舉辦世界奧運會頒獎的金、銀、銅牌,就是以昆侖山的白玉、青白玉、青玉制成,昆侖山不就是和奧林匹斯山一樣都是圣山么?
昆侖山為中國的“山祖”、“天柱”,又叫做“天龍”。其實,所謂“天龍”,就是“土龍”,也就是山脈的走向及趨勢,俗稱為“龍脈”。由“天龍”昆侖山接駁下來有三條“土龍”蜿蜒伸展在中國的大地上,明朝劉基把它分別稱為北龍、中龍、南龍。并有詩贊曰:“北龍結龍最為佳,萬頃山峰入望賒。鴨綠黃河前后抱,金臺千古帝王家。”“中龍尊貴孰堪論?水繞山環四海均。我祖祖陵鐘厥秀,須知昭代萬年春。”“南龍一干亦多奇,當代皇帝始帝之。惟有金陵稱勝概,高祖下作上天梯。”北龍,是指昆侖山接下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燕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中龍,是指與昆侖山連接著的巴顏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嶺、大別山等。南龍,是指與昆侖山交接而來的唐古拉山、寧靜山、橫斷山、云貴高原的大婁山、南嶺、武夷山等。所以,昆侖山被稱之為“橫空出世”的“萬山之祖”。
昆侖山還是中國“大江河之源”。昆侖山雪線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雪線以上為終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的大冰川區之一,冰川融水成為中國幾條主要大河的源頭,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和塔里木河。昆侖山這座冰川固體水庫的水長年不斷地通過塔里木河流入大地,通過黃河、長江、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流入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昆侖山北麓流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河上游有三條干流,西段的葉爾羌河,中段的和田河,東段的車爾臣河。西段葉爾羌河,主要靠公格爾山、慕士塔格山等雪峰上的冰雪融水而成。中段和田河上游有兩支流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上游雪線附近的降水量達300毫米左右,玉龍喀什河上游的冰雪覆蓋面積就達3000平方公里。東段車爾臣河主要靠木孜塔格雪山的融冰流水而成。黃河之源有三曲:扎曲、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干涸;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園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為黃河的正源。此“三曲“均在昆侖山下。長江之源: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沱沱河的源頭是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和姜根迪如冰川。“各拉丹東”為藏語“高高尖尖的山峰”之意,海拔6621米,山勢巍峨,冰峰冰塔林立。“姜根迪如”為藏語“人越不過去”的意思,海拔6542米,大冰川的融水為長江的最初水源。各拉丹東雪峰和姜根迪如冰川均為巨大的冰雪山體,是流之不盡、淌之不竭的天然固體水庫,乃“長江之母”。瀾滄江之源:上源為扎曲、下源為昂曲。扎曲,藏語意“從山巖中流出的水”源出青海省雜多縣境唐古拉山北麓莫云鄉的吉富山,南流至西藏自治區昌都縣附近,與昂曲匯合后稱瀾滄江。瀾滄江經西藏、云南流出國境后稱湄公河、湄南河,意為“眾水之母”,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南部入南海。怒江之源:黑水河,藏名叫“拉曲卡”。源頭在唐古拉山南麓西藏安多縣的美爾山。流經西藏、云南,出境流入緬甸后,稱為薩爾溫江。再流經緬甸東部至南部的馬達班,進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
昆侖山不但是中國的大江河之源,也是亞洲的“大江河之源”。亞洲大陸的中南半島上的河流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等皆源于昆侖山。亞洲大陸的印度半島上的河流雅魯藏布江、恒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皆源于昆侖山。與昆侖山、喀喇昆侖山相連的岡底斯山是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雅魯藏布江、恒河與印度河的發源地。岡底斯山北坡流出的獅泉河(森格藏布),今印度河的正源;西坡流出的象泉河(朗欽藏布),亦為印度河河源;東坡流出的馬泉河(達卻藏布),即雅魯藏布江(流入東印度后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而南坡流出的孔雀泉河(馬甲藏布,后稱孔雀河),則是恒河的上源。印度河發源于中國境內的岡底斯山西側,上游稱獅泉河和象泉河,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再向西南縱貫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岡戈里冰川,向東流經印度斯坦平原,最后在今孟加拉國境內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并注入孟加拉灣。《扶南傳》載:“恒水之源,乃極西北,出昆侖山中,有五大源。”岡底斯山源頭海拔5590米的杰馬央宗曲流入馬泉河,再注入的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藏語“高山流下的雪水”,是西藏的第一大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在喜馬拉雅東端珞渝地區的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出境后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穿越喜馬拉雅山脈,流經阿薩姆平原,與恒河會合后流入孟加拉灣。
昆侖山是產生諸多中國神話的圣地。昆侖山是仙山,是最多神仙居住的地方,因而也是產生神話最多的地方。最早的神話是“共工觸不周山”:“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一說“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共工氏駕著龍凌空,猛地撞向昆侖山(不周山)。一聲震天巨響,昆侖山攔腰折斷,山體轟然崩塌。天地發生巨變,山川移動,河流改形,大地向東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傾倒,日月星辰都變異了位置。共工的神話也許應驗了億萬年前的喜馬拉雅的造山運動。接著是“女媧補天”的神話:“女媧消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女媧熔煉五彩神石來補綴天穹,斬斷巨龜之足來做撐天支柱,殺死黑龍以解救中原人民,積聚蘆灰以堵塞平地涌出的大水。蒼天補好了,四極立定了,淫水平息了,冀州安定了,毒蟲猛獸殺死了,人民才得以生存。再就是“精衛填海”的神話:“炎帝之少女名曰精衛。精衛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西山,即西方的山——昆侖山。精衛鳥從昆侖山上口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用以比喻人類要意志堅決,不畏艱難,決心要從陸地文明向著海洋文明過渡。
在昆侖山神話系統中,西王母的神話傳說對后世有著較大的影響。西王母,又名金母、瑤池金母、王母娘娘、西姥、王母、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等。天乾地坤,天父昆母。因而她是中國神話系統中地位最高的具有明確政治意味的女神。昆侖河源頭的黑海也就被認定是西王母的瑤池,《穆天子傳》載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于瑤池,相傳瑤池的園里有蟠桃樹,食之可長生不老。昆侖山納赤臺的昆侖泉,傳說創造神凡摩赴西王母壽宴后歸途中,飲興未艾,信手把樽暢飲西王母饋贈的瑤池瓊漿扔下,金樽擲地,瓊漿四溢,溢出瓊漿化為隆冬不凍的“圣水”,即昆侖泉。“嫦娥奔月”的神話也與西王母有關: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化為蟾蜍。嫦娥變成蟾蜍后,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人類登月,也要在高山上去登。“白蛇傳”的神話也與昆侖山相關。“白娘子盜仙草”說的是,金山寺僧法海嫉恨許仙與白素貞美滿姻緣,警告許仙,白素貞為蛇妖所變。端陽節日,許聽從法海之言,勸白飲雄黃酒,白現原形,許仙驚嚇而死。白蛇潛入昆侖山,盜取靈芝仙草,遭鶴鹿二仙阻止,白素貞被打敗,恰在此時,南極仙翁出于同情而贈以靈芝,救活了許仙。峨嵋山上仙煉的白蛇精最后被鎮在杭州灣畔的雷峰塔里,這一神話也是昭示出中華民族如何從昆侖山、峨嵋山的陸地文明走向杭州灣、王盤洋的海洋文明的艱難歷程。姜子牙在昆侖山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的故事,則是神與人共同融化演繹而成的“封神”傳說。夏朝對中華文明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握天(夏歷)的變化規律,商朝對中華文明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握地(盤庚遷殷)的變化規律的話,那末周朝對中華文明最大的貢獻則是把握人的變化規律。人的變化規律要順乎天地的變化規律,周文王演繹的《周易》就是從理論上把握其規律,而姜子牙則從實踐中去運用此規律并獲得了成功。姜子牙在昆侖山上苦修40年,72歲才下山,80歲后與文王、武王一起,共同建立起享有800年歷史的周王朝,大大改變了自炎黃二帝以降所開創的中華大地的格局。
昆侖山不但是中國神話的誕生地,而且也是中國宗教的誕生地。人類思維史告訴我們,宗教是神話的進步,由神話而來,發展成為哲學,再發展成為智慧。中國人的思維對象始終離不開昆侖山,大量的中國神話與昆侖山有關聯,大量的宗教也和昆侖山關系密切。中國的道教就與昆侖山密不可分。道教的“三清天”:太清境、上清境、玉清境,而昆侖山海拔5933米的玉虛峰被道教奉為“三清道祖”。而道教發展下來的36洞天72福地,皆是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蟒蜒而來的地方。道教源于道家,道家源于老子。老子(約公元前571~前480年)是人不是神,他見到周朝日益衰微,前往西方昆侖山去尋求救世良方,用爻號演變而成的中國文字把握了天地人的變化規律,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道教命名,為道教之經典。孔子拜老子為師,稱他為龍。《史記》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究竟老子出西關后去往何處?《列仙傳》記:“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亦著書九篇,名《關令子》。”“俱之流沙之西”,不就是昆侖之丘么?唐道宣撰《廣弘明集·笑道篇》載:“尹喜至罽賓檀特山中訪老子,見老子坐蓮花座中,誦經如故。”“罽賓檀特山”究竟在何處?這個地方古稱“健馱邏國”和“烏萇國”,即今帕米爾高原上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一帶的地方。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一帶的地方也被奉為神仙所居之地,也是老子得道的仙山。
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一帶的地方,不但是中國道教誕生之圣地,也是世界佛教的誕生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與道教創始人老子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印度與中國同時出現兩位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老子所處時代是中國春秋多國混戰時期,釋迦牟尼所處時代也是印度十六國混亂時期。釋迦牟尼原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在舎衛國的王舎城修煉成佛,稱佛陀,最后湼盤在拘尸那羅。迦毗羅衛國、舎衛國和拘尸那羅都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與印度的地方,據佛經記載,崗底斯山的主峰崗仁波齊峰腹內曾是佛祖釋加牟尼講經的地方。后來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特別是從喀喇昆侖山口、因地拉科里山口、紅旗拉甫達坂和明鐵蓋達坂等地,在中華大地廣泛傳揚著,相反在印度和尼泊爾卻并未有弘揚,接著又繼續東傳到韓國、日本等地,成為亞洲人信仰的最主要的宗教之一。釋迦牟尼的遺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后,滲透到民間百姓中,至今仍然是中國人應牢牢記住的佛語。
印度教也是產生在印度河的流域,西藏境內岡底斯山北南坡流出的獅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欽藏布) ,新疆境內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流出的奇普恰普河,以及從新疆境內帕米爾高原流出的吉爾吉特河,都是印度河的源流。在印度河流域產生的印度教,由吠陀教、婆羅門教而成。吠陀教的經典是《梨俱吠陀》,“梨俱”是“光輝”的意思,“吠陀”是“智慧”的意思,只有在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會集的帕米爾高原上才能得到太陽光輝的智慧。婆羅門教依據帕米爾高原上雪山、高原、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的地理級別,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舎、首陀羅四種等級。屬剎帝利種姓的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從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則主張眾生平等,而從婆羅門教發展成的印度教則主張人有等級差異,眾人眾物都是神,男性是生殖之神,要相信業報輪度,要成為像甘地那樣堅信非暴力的圣雄。西藏的岡仁波齊峰被印度教稱為“凱拉斯”山,在印度教諸神中,法力最大的毀滅之神濕婆神就居住在此,印度教的始祖婆羅摩(大梵天)還把岡仁波齊峰作為駐錫地。印度河的發源地就在岡仁波齊峰的西北之處。印度教本來產生在印度河流域,但由于伊斯蘭教的東移,印度河流域的人們都成為伊斯蘭教的地域,即今天的巴基斯坦,而印度教也東移至恒河流域,成為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國教,也是亞洲信仰宗教最多人數之一。
祆教也是產生在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會集的帕米爾高原上。祆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今天伊朗的國教。祆教認為阿胡拉·瑪茲達(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瑪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把“拜火”作為神圣職責,又被稱為“拜火教”。火、光明都來自上天,與上天最接近的地方,當然在帕米爾高原上。祆教創立的時間與老子的道家學說、釋迦牟尼的佛教、印度教誕生的時間差不多。其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公元前628~前551),名字伊朗語意思是“駕馭駱駝的人”。他將帕米爾高原的天火,駕馭著駱駝,沿著興都庫什山脈,走過伊朗高原,邁過盧特荒漠,送到波斯灣。其經典《阿維斯陀》,又稱“波斯古經”,是瑣羅亞斯德本人生平及說教的記錄。火是象征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正義必然戰勝邪惡,光明必然戰勝黑暗,所以廟宇都有祭臺點燃神火。祆教認為火、水、土皆為神圣,不得玷污,教徒死后要實行天葬,尸體放置在特定場所讓兀鷹吃掉。祆教在波斯和中亞、西亞等地發展,但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經典卻被焚毀。以后阿拉伯人征服中東,祆教又受到伊斯蘭教排斥,被迫向東遷徙,部分進入了印度,部分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了中國。
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對中國氣候的影響變化非常之大。世界屋脊是由亞歐大陸板塊與印度板塊相碰撞而隆起的造地運動所形成的。因此,當印度洋和南海的東南季候暖風往北吹之際,第一道屏障便是喜馬拉雅山,山前雨量充沛,植物茂盛,有許多山地森林;山后因地勢海拔提高,季候風被阻,雨量較少,植被就呈現高山草甸,一直延伸,至第二道屏障是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前;季候風再次受阻,直至喀喇昆侖山、阿里高原和唐古拉山這第三道屏障,季候風再一次受阻,就只是高山草原了;而第四道屏障昆侖山和可可西里山橫亙在青藏高原上,季候風完完全全受阻,昆侖山之南是高山荒漠,昆侖山之北則是寸草不長的大戈壁、大沙漠了。昆侖山之南是黃河、長江、印度河、恒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等亞洲大江河的發源地,這些河水養育了亞洲大陸的絕大多數生民,孕育出了東方文明。
昆侖山之北也給中華民族構造了兩個大的聚寶盆: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盆地中面積33.76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海”。傳說很久以前,人們渴望能引來天山和昆侖山上的雪水澆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兩件寶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鑰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誠所感動,把金斧子交給了哈薩克族人,用來劈開天山,引來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鑰匙交給維吾爾族人,讓他們打開塔里木盆地的寶庫,不幸金鑰匙被神仙小女兒瑪格薩丟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將女兒囚禁在塔里木盆地,從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盆地里可看到的寶物是胡楊樹,其葉子可作飼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橋的特質材,也可用于造紙和制作家具;胡楊林可以阻擋風沙,綠化環境,保護農田。被贊美為“沙漠的脊梁”、“英雄樹”,有“長著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爛一千年”的說法,是樹木中的珍品,象征中華文明的品格。塔克拉瑪干沙漠下還有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天然氣和石油等礦藏資源,是中國能源的寶庫。柴達木盆地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350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海拔約2600~3000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蒙古語“柴達木”即為“鹽澤”之意,有察爾汗鹽湖、茶卡鹽湖、柯柯鹽湖、昆特依鹽湖等,鹽層平均厚4~8米,最厚60米,蘊藏有豐富的鹽類和其他化學元素,主要有鹽、硼、鉀、鎂、鋰、銣、溴、碘、鍶、銫、石膏、芒硝、天然堿等,食鹽達600多億噸。盆地里鉛、鋅、鉻、錳等金屬以及煤炭、石油、石棉等資源也很豐富,人們將柴達木盆地譽為“財富盆地”,是中國力量的源泉。
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上最寶貴的財富,應該是帕米爾高原上的石頭城和公主堡。其在中國新疆喀什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內,處在昆侖丘和喀喇昆侖丘聚合之處,應是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之一,也是地球上北半球高山的奇跡地之一,完全可以與南半球安第斯山上秘魯的“馬丘必丘”古跡地相媲美。“塔什庫爾干”突厥語意為“石頭城”,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時候此地為“蒲犁”,也曾成立“蒲犁國”。“蒲”與“捕”同音同義之處“甫”,前者是水草普遍地生長此地,后者是出手“捕捉”,怪不得唐朝時“蒲犁國”就成為“蔥嶺守捉所”,在蔥嶺(喀喇昆侖山)守護捕捉聰明智慧的地方。“犁”與“梨”、“麗”音義相通,“光輝亮麗”的意思。佛教和印度教皆從《梨俱吠陀》的經典而來,“梨俱”就是光輝亮麗的意思,“吠陀”就是知識智慧的意思。“吠陀”又是“佛陀”,與“盤陀”也有相近之意。要能取得聰明智慧,要能達到光輝亮麗的頂點,就得經歷過那些石頭突兀不平、曲折回旋的高山地方修煉,才有機會。所以“蒲犁國”后來又改稱為羯盤陀國、渴盤陀國、喝盤陀國、渴飯檀國、漢盤陀國、喝啰盤陀國、大石國。用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上的寶石建起的城堡,遺址仍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的東北角上,塔什庫爾干河旁邊。石頭城遺址的崩塌變化,除了歷史風霜之外,當初建城的城基石頭不少是昆侖玉石,后人發現其價值偷挖亦有可能,因為這一帶也是昆侖玉石礦“祖母綠”的礦帶。“蒲犁國”“大石國”的文化價值,有學者去考證,得出結論說,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祆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曾在此地有會過面,掀起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宗教運動,共同探討人類的智慧。然而史書上卻是明明確確地記載著,意大利歷史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經來過這個地方,中國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前往天竺取經也曾路過這個地方。
“公主堡”則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南邊的明鐵蓋峽谷中,地處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咽喉位置,在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界處。“公主堡”在峽谷內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據說這是中國境內已知地勢最高的古城堡。傳說古代一位波斯國王,娶了一位漢族公主,迎親隊伍回到這里時因戰亂遇阻,就近找到一處孤嶺危峰住下來,周圍嚴密布防,保證任何外人都不能上山。不料3個月后卻傳出公主已有身孕的消息,迎親使團大為惶恐。究其原因,據公主貼身侍女說,每天中午都有一個俊偉男子從太陽中騎馬下來和公主相會。迎親使團肯定是無法復命了,干脆就在孤峰上筑城,公主如期產子,長大后自立成為羯盤陀的國王,羯盤陀國自稱其族人是“漢日天種”,即漢代公主與太陽神結合的后裔,這就是今天的塔吉克族。塔吉克這個民族,盡管他們今天信仰的已是伊斯蘭教,但卻能與各個民族和睦地相處,永遠生活在離太陽最近的帕米爾高原上“寂寞的平頂屋”下。
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有著無數的神話,有著不少的宗教,更有著太多的智慧,非常值得讓中華民族的萬世子孫們景仰!昆侖山這座中國的國山,千秋功德,有誰知閱?今有昆侖丘子試予評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曾經的故土—帕米爾高原
葉爾羌河 | 陳鴻
薩雷闊勒嶺:帕米爾高原的地緣分水嶺,雖縱貫南北,卻不阻礙溝通
帕米爾,我的西行夢(上篇)
帕米爾高原——既貧瘠、又肥沃,既荒蕪、又宜居,既嚴酷、又溫暖
玩家講述|新藏線|一條跨越世界屋脊 四大山脈擎舉的天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海晏县| 乐山市| 望谟县| 靖西县| 阳原县| 普兰县| 昭通市| 新邵县| 肥东县| 徐汇区| 奇台县| 无棣县| 西城区| 汶上县| 清河县| 当阳市| 河北区| 安远县| 抚宁县| 威海市| 中江县| 彭泽县| 桂东县| 丰原市| 虎林市| 蒙山县| 海盐县| 泸溪县| 南宁市| 礼泉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临朐县| 白水县| 吴忠市| 宁波市| 海南省| 阳东县| 安多县| 深水埗区|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