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加顆小星星吧!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鳶尾花開”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或者
→“置頂關注”謝謝支持啦!
我的父母我的家
文:魂斷籃橋 主播:若涵
不知道怎么了,這幾天總是夢到故鄉的舊時光,有時候是在葡萄架下玩耍;有時候是爬矮墻時摔下;有時候是兄弟姐妹們的嘻笑打鬧;有時候是幫媽媽點灶臺時幸福的味道;更多的時候,是回到故鄉那低矮的老屋,回味著父母給予我們兄弟姐妹的那個最溫暖的家。
如今,高樓林立、水泥鋼筋的冰冷、封閉的空間、忙碌的節奏,讓看似忙的熱火朝天的我們,總是時常有一種無法解脫的空虛。也曾嘗試過各種方式去消解,但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幾天的夢回,讓我突然明白,我們缺少的不是對生活的感悟,而是生活的溫度。而這種溫度,在忙碌的高樓大廈里是找不到的,那是一種無拘無束、直達心底的溫暖,那是家的溫馨、融合以及無可代替的歡樂。
從我有記憶起,故鄉的三間土木結構的老屋就在。屋子四周是低矮的土坯院墻,西墻根兒有幾棵水桶粗的榆樹,榆樹間隔著豬圈、雞舍、狗窩、柴垛,東墻靠近屋子前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葡萄架,說它巨大,是因為它是從東墻一直延伸到柴垛附近,幾乎橫跨了近十米的整個院子,葡萄架底下一直到大門口,都是菜園子,唯有屋前一片空地是供孩子們玩耍的。從屋門口到大門口有一條碎磚鋪成的小路,小路兩邊是花墻,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防止孩子的亂跑踩壞了菜秧,這就是我具有田園氣息的故鄉的老家,雖然簡樸甚至簡陋,但卻是我們兄弟姐妹們出生的地方,成長的樂園,不但承載著我們童年的歡樂時光,也記錄著父母過日子的智慧和對我們殷實的愛,給我們留下了無法復制的溫暖。
這溫暖來自記憶中那熱乎乎的火炕。一到晚上睡覺前,所有孩子像活猴子一樣翻跟頭、倒立、打來打去,總是會在父母再三命令或巴掌下,才嘻嘻哈哈鉆進被窩,而且這樣的戲碼會時常上演,樂此不疲。所以。一提起這段記憶,大家都會捧腹大笑,笑出眼淚來!
這溫暖還是爸爸的火墻。之所以說是爸爸的火墻,是因為那是爸爸創造出來的獨特取暖方式,掏空一面墻,把一整塊汽油桶鐵皮砸平砌進墻面,外屋是火爐,里屋是火墻,爐筒子穿過整個屋子從窗戶穿出去,冬天燒起火爐子,干凈而且別提多暖和了,不亞于現在的暖氣供暖!
最溫暖的要數母親做的飯。由于家里孩子多,母親總是會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做一些面食干糧,既頂餓又方便攜帶。因為冬天上學中午是需要帶飯的,所以直到現在,想起幫母親燒火時聞到的烙油餅的香味,我依然會咽著口水淚流滿面。如果趕上放假,母親會悶一大鍋米飯,燒半天火鍋,酸菜、粉條、海帶,過年時炸了沒舍得吃的丸子、凍豆腐等等裝上滿滿的一鍋,用炭火燒上小半天,燉的透透的,香味足足的,大家汗流浹背的吃的飽飽的,那種溫暖,叫母親怕你吃不飽!
如今父母都已逝去,故鄉也改變了土墻土屋的模樣,我不但失去了父母和老屋,也失去了發自內心的歡樂和溫暖。只有在午夜夢回之時,才能重溫有父母有家有歡樂的童年時光。
如今用文字記錄下我曾經擁有過的最難舍、難忘、難得的溫暖時光,以紀念我的故鄉和我深愛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們!
作者簡介:魂斷藍橋,人生的一半,被音樂和誦讀填滿,追尋最美聲線的真諦,品味生活,精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