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猇亭區委四屆八次全會上,該區響亮地提出:到2015年,生產總值達到340億元,人均GDP超過17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建成宜昌市首個千億園區,爭做“湖北創富高地”。
近年來,猇亭區主動融入宜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局,全力推進工業區、新城區、開發區建設,全區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期末。全區生產總值達到91.26億元,是2005年的5.01倍,工業總產值達到306億元,是2005年的5.41倍,初步形成了以裝備制造、磷化工、光伏電子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群,千億園區初具雛形;城市建成區也由2005年的不到5平方公里拓展到現在的2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由不到5萬人增加到近10萬人。
攤開猇亭區的行政區劃圖,市委常委,宜昌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猇亭區委書記宋文豹指哪兒,哪兒都是項目。他興奮地說,這五年來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就有75個,其中過億元的項目30多個,累計完成投資215億元,有70個項目竣工投產發揮效益。
“經濟增長速度要爭取高于全省開發區平均水平,高于宜昌市15個百分點以上,為省、市‘十二五’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出大力氣,作大貢獻。”宋文豹說,在重新審視區情、科學研判形勢的基礎上,猇亭區提出“十二五”時期全區經濟發展總體要實現“31331”目標,即到2015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34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30%左右;工業總產值1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31%以上,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300億元;全區財政總收入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37.79%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力爭實現10億元,年均增長26.07%。同時加快新城區建設,建成區面積再翻一番,達到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20萬人。
圍繞這一目標,該區將在建設千億園區上爭當先鋒,全力支持全通涂鍍板項目二、三期及配套建設等項目的建設。培植壯大三峽全通等骨干企業,著力引進一批上下游關聯企業進入園區集群式發展,切實為龍頭企業搞好配套,建設全國知名的裝備制造業基地。支持宜化、興發等企業發展高端化工產品,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生產基地。大力支持南玻、歐賽、力佳等企業發展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電子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多晶硅光伏電子產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培育過300億元的企業1家以上,過100億元的企業6家以上,過10億元的企業20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同時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做精做強化工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輕工紡織業,形成裝備制造、化工兩個過500億元的產業集群、一個過200億元的新興產業集群、一個過50億元的輕工紡織產業集群。“生產總值340億元,人口規模20萬元,人均GDP超過17萬元。”宋文豹信心滿懷地說,經過五年的努力,力爭使猇亭成為湖北的創富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