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始對他們進行審訊,要他們老實交代自己的問題,向中國人民低頭認罪,接受中國人民的懲處。這項工作一開始,戰犯壓力很大,思想斗爭十分激烈,有的不吃飯,有的睡不著覺,夜間躺在床上偷偷哭泣。為了防止他們自殺,管理所和戰士們把防止戰犯逃跑為主的執勤方案,修改成防止戰犯自殺為主的執勤方案,取消了墻外的巡邏小組,撤掉了院內的一些固定哨,增加了監舍流動哨,并要求哨兵加強責任心,認真觀察每一個戰犯的思想變化,一發現反常現象馬上向管理所值班人員報告。由于執勤方案修改及
時和哨兵盡職盡責,多次制止了戰犯的自殺企圖。
戰犯經過一番坦白交代和認罪悔過之后,恢復了人的良知,他們真正認識到在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也真正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寬大胸懷。他們把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看成再生之地,把中國人民看成恩人。
1956年春天,管理所為了使戰犯思想進一步得到改造,遵照周總理的指示,組織他們分三批到社會上參觀學習。先后組織這些戰犯到沈陽、鞍山、長春、哈爾濱、天津、北京、武漢、杭州、上海等11個大城市,參觀了工廠、農村、科學文化部門、社會福利機構等99個單位,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處,戰犯都感慨萬端,流下了悔恨的眼淚。特別是參觀遭受過他們血洗的地方時,他們懺悔地跪在群眾面前,痛哭流涕地要求處以極刑。
195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對在押的日本戰犯進行宣判。每當法庭上宣布對他們判刑或免予起訴之后,個個泣不成聲,一再表示向中國人民謝罪,感謝中國政府對他們的改造。有一名出身日本農民家庭的少將戰犯,聲淚俱下地說:“我也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可我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幫兇,到中國來屠殺中國農民兄弟,我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向中國人民謝罪。”戰犯們不住地向在場的人們鞠躬,不住地向執勤哨兵鞠躬。這時,大家才真正認識到黨中央對戰犯改造政策的偉大,認識到周總理“不跑一個、不死一個”指示的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