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鰭豚白鰭豚又名白暨豚,俗稱白鰭、白夾、江馬。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為我國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動物,有“水中熊貓”之稱,或許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鯨目動物。
2.金蟾蜍,又稱環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種,其雄性個體全身呈金黃色,因此被稱作金蟾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達黎加蒙特維多云霧森林中一片狹小的熱帶雨林地帶,然而自1989年以來,在哥斯達黎加再也沒有發現這一物種。
3.塞舌爾蝸牛該物種被列為地區滅絕(Regionally Extinct,簡稱RE)物種,在塞舌爾群島范圍內已經滅絕。自1972年以來,觀察發現該物種的分布范圍已經大大縮小。
4.圣赫勒拿島紅杉圣赫勒拿島紅杉(英文名:St Helena redwood;學名:Trochetiopsis erythroxylon) 是圣赫勒拿島特有的樹種,現在在野外已經滅絕。當移民登陸這座南大西洋島嶼后,因為圣赫勒拿島紅杉的木質優良,以及樹皮可以用來鞣制皮革,所以被大量采 伐。
5.彎角大羚羊曾經是北非一種很常見的大型哺乳動物。為了取其肉食、皮革和宏偉的羊角而進行的過度獵殺,加上棲息地的喪失,導致該物種的數量大幅減少。目前,彎角大羚羊列為野外滅絕物種,人們正在對該物種進行圈養繁殖,并計劃最終將其放歸野外。
6.斯皮克斯金剛鸚鵡被列為極度瀕危(可能滅絕)物種,在巴西巴伊亞州(Bahia)的部分地區能發現它的蹤跡。盡管這個物種的幾個圈養種群存在于世,但最后為人所知的野生個體在2000年底消失。
7.伍德蘇鐵被列為野外絕滅物種。迄今為止,只在南非發現了一株伍德蘇鐵。雖然當地人過度砍伐伍德蘇鐵以作藥用,加速了野生種群最后的消失,但該物種的滅絕可能是一個自然事件。
8.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西非黑犀牛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來數量急劇下降,已經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