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是擔心,重復,是對自身、他人和外界環境的要求。社交恐懼指向人,是在公眾場合,現實處境。但他們怕的不是那些地點,比如街上沒有鄰居時,是不會緊張的。嚴重者會選擇晚上出去;同樣,一個人在會議室,也不會緊張的。預期恐懼的,也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他每次見重要客戶都緊張,所以他的預期是準確的。強迫指向未來,是尚未發生的事,所以擔心。是一種威脅。第一,是沒發生的。第二是,小概率事件。即萬一怎么樣,甚至是荒唐的,自己也會覺得可笑。但不確定給自己帶來了強烈的失控感,所以極力的試圖避免問題的發生。有時實在無法避免,他們會想,還不如真的發生了呢。強迫者擔心的,是一定不會發生的,這和社恐是不同的。但其內心有著強烈的欲望涌動。社交恐懼,是對自我的道德要求與真實的自己產生了沖突。比如他們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是,出門時見到外面的鄰居長輩,應該打招呼,這樣才禮貌。他們真實的自己是不想理那些半生不熟的人的,或不知道說什么,不想打招呼;同樣,見領導時,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是放松自然的,展現出自己是有能力的,才對自己有利。但他們真實的自己則是不善交際,內向的。但又有強烈想表現好的欲望,所以引起了內心的失衡。
因此,有人認為社交恐懼并不是恐懼,而是一種焦慮。他們為了避免焦慮,所以回避那些有人的場合。恐懼是正在面對危險時,個體產生的情緒,應對方式是逃跑。但其內心并沒有社恐強迫那種心理沖突,就只是恐懼,逃跑。恐懼是指向已經存在的,會回避。如單一恐懼,怕蛇。他就是怕蛇,可能有蛇的地方不去,見了蛇撒腿就跑。嚴重者連圖片也不敢看。他的內心沒有沖突,他在恐懼時不會去想,如何讓自己不怕蛇,就是避開。強迫的人也會產生對蛇恐懼的強迫癥狀。但顯然和單一恐懼是不一樣的。強迫者不會回避,而是會非常積極的面對的,他是在找辦法讓自己如何能不怕蛇。所以會和別人交流,問問別人的情況,自己去查資料,問咨詢師,或去找蛇。他這哪是怕蛇啊。當他真的遇到蛇時,也會被嚇一跳,但誰不會呢?可強迫者不允許自己怕,他會找個棍子,把蛇挑走,然后繼續走路。焦慮的時候,人的親和性是降低的,看人就煩;恐懼時親和性升高,要和人在一起。社恐者對人會引起心理沖突,所以回避人,但內心卻是,強烈的想有好的人際關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