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如果是兩個不認識的人見面打招呼,不成文的就問 “您貴姓”?就這一個 “貴”字足以體現中國姓氏的博大精深。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最早用以不同氏族的區分,也是方便不同氏族之間通婚。
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
五千年的不斷演化發展,誕生了許多姓氏,姓氏又分為單姓(張、王、李、趙等)、復姓(皇甫、司馬、歐陽等)和多字姓(愛新覺羅)等。但有些姓氏是漢族延續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匈奴、契丹民族融合后演化而來。甚至還有一些姓氏原本就不是中華大地的漢人,而是由外國遷居中國后改姓的,今天在中國就有一個姓氏,遷居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繁衍至今已有170萬人,他的祖先就是古代伊朗人。此姓氏就是“安”姓。在中國安姓在北方較多,南方極少,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伊朗,是名副其實的伊朗人后裔。
2000年前,安息帝國就在現在的伊朗,安息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建于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薩珊波斯代替。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北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
相隔幾千公里,古代伊朗人是怎么來到中國的呢?安息帝國位于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是連接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轉站。那時候很多古伊朗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并在長久的貿易生活中定居了下來。
安息國太子已也很想來中國,可是那時候他已經是太子準備繼承王位,無奈他主動把皇位讓給了叔叔,剃發為僧后來到中國弘法。在他的帶領下,引發了古伊朗人來中國定居的熱潮。他們來到中國后,逐漸適應漢族風俗,改姓換名,融入了漢族生活。因為他們的祖國叫安息王國,所以改姓最多的就是安姓。
兩千年的繁衍演化,以古代伊朗人為主的安姓人在中國扎根,四處搬遷,分布大江南北,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其實安姓還有一部分是其他民族改姓而來的,但是大部分是伊朗人后裔。你快看看你是不是安姓,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的老祖先很可能是古代伊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