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根據武漢市空間布局和客流需求,提出2020年在既有7條線的基礎上新增10條線(段)、173.5公里,建成約400公里的軌道網;2049年根據城市發展戰略要求,構建“環+放射”、四網合一(即高鐵網、城鐵網、主城地鐵網、新城軌道網)、銜接高效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由25條線路構成,總長1045公里,日客流達到2358萬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例達到60.5%,軌道客流占公共交通客流比例達到63%。
武漢地鐵線路未來演變線路圖
2015年武漢地鐵線路圖
2017年武漢地鐵線路圖
2020年武漢地鐵線路圖
2049年武漢地鐵線路圖
《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14-2049年)》終于出爐了。報紙上說了,到2049年,武漢要構建“環+放射”、四網合一(即高鐵網、城鐵網、主城地鐵網、新城軌道網)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由25條線路構成,總長1045公里,設站603座,日客流達到2358萬人次(是目前整個武漢市人口的兩倍)。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例達到60.5%,軌道客流占公共交通客流比例達到63%。
算了一下,除開目前已開通和在建的9條線路,到2049年,35年要凈增加16條線路,平均每兩年新建一條線。目前通車的78公里地鐵還只能算一個零頭呀,大頭還在后頭呢。那么問題來了,這25條線經過你家嗎?看了哈規劃圖,青山的童鞋們盼星星、盼月亮的5號線,2017年看來是沒戲了,但到2020年開通,問題應該不大。
再就是之前被發改委砍掉的9號線(植物園路—湯遜湖),在2020年的規劃圖上確實沒找到,一直拖到2030年去了。看來地大、民大、紡大、財大的童鞋們在學校門口坐地鐵,還得再等十幾年哦。你們放假還是得到光谷去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了,想想這個殘酷的現實,已經哭暈在廁所。
之前報道過的野芷湖到江夏的27號線,在2020年的規劃圖中,已棄用這一叫法,已經納入在建的7號線一期工程(東方馬城—紙坊青龍山),在2049遠景規劃圖中也找不到27號線的身影了。值得一提的是,童鞋們之前熱烈討論的地鐵環線也有眉目了,12號線(漢口火車站—漢口火車站)首次出現在2030年的規劃圖中,這條線連接漢口站和武昌站,設35座車站,其中23座換乘站,可與12條線形成兩次或兩次以上的換乘。高逼格,有木有!
聽說這條線有55公里長,沿途經過王家墩商務區、漢陽四新、武昌白沙新城、南湖、沙湖、華中金融城、楊園、二七商務區和后湖,覆蓋約200萬人口。沿線的童鞋們有福了。不過,這還不算最長的線呢,最長的到底有多長?80公里!從蔡甸常福到新洲陽邏的10號線,共設42座車站。比現在開通的1、2、4號三條線加起來還長!按平均2分鐘一站的速度,少說也要跑90分鐘,屁股都得坐麻,要是沒座位就更杯具了。這是要把地鐵坐穿的節奏嘛。
還有一條線不得不提,那就是20號線了,從天河機場穿長江到武漢火車站,全長34公里,以后小盆友們坐高鐵轉飛機就可以直接坐地鐵了,不過這條線還是個美好藍圖,估計要拖到2030年以后了,期待2049吧。規劃圖還不是高清的,但還是能看滴。即便是拿到這么個標清圖,小編也是費盡了周折,只能幫童鞋們到這兒了。
其余的線路,童鞋們自己看圖腦補
(內容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