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巴比倫、亞述和腓尼基人的世界存在了將近三千年后,這些居住在肥沃河谷的可敬民族逐漸變得老邁而疲憊。當一支雄心勃勃的新興民族出現在地平線上,他們的命運就注定要覆滅了。我們稱這支新興民族為印歐民族,因為它不僅征服了歐洲,還成為了如今的印度地區的統治階層。
這些印歐人和閃米特人一樣都是白人,但說著不同的語言。印歐人的語言被認為是所有歐洲語言的共同祖先,只有匈牙利語、芬蘭語和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Basque)方言例外。
在我們聽說關于他們之前,他們已經在里海沿岸居住了多個世紀。但有一天,似乎厭倦了素常的日子,他們收起帳篷,前去尋找新的家園。他們中有些人遷進了中亞的山區,在伊朗(Iran)高原周圍的高山上居住了許多個世紀,故而我們稱之為雅利安人(Aryans)(注[1])。另一些人追隨著落日的方向,占據了歐洲的平原,這些待我稍后講述希臘和羅馬的故事時再講。
此刻我們緊跟雅利安人的腳步。在偉大導師查拉圖斯特拉(Zarathustra,或Zoroaster)的率領下,他們中的許多人離開高山上的家園,沿著奔騰的印度河向大海的方向前進。
其他雅利安人則選擇留在西亞的群山之中,并在那里建立了米底亞人(Medes)和波斯人(Persians)兩個半獨立的社群。這兩個民族的名字,我們都是從古希臘的史書借用來的。耶穌誕生前的第七個世紀(公元前七世紀),米底亞人建立了米底亞王國,但隨后為居魯士(Cyrus)所滅。這位安善(Anshan)氏族的領袖在成為所有波斯部族的國王之后,展開了征服大業,很快他和他的子孫就成為整個西亞和埃及無可爭議的霸主。
是的,這些歸屬印歐民族的波斯人如此強悍地將他們勝利的戰線向西推進,讓他們很快就遭遇了真正的麻煩。麻煩來自另外一些印歐人的部族,他們在幾個世紀前就遷入歐洲,占據了希臘半島和愛琴海諸島。
這些麻煩使波斯和希臘之間爆發了三場著名的戰爭。戰爭期間,波斯國王大流士(King Darius)和薛西斯(King Xerxes)先后入侵了希臘半島的北部。他們大肆劫掠希臘的領土,不遺余力地想在歐洲大陸取得一個立足點。
但在這里他們最終鎩羽而歸。事實證明雅典的海軍是不可戰勝的。通過切斷波斯大軍的補給線,希臘水手們無一例外地把亞洲霸主們趕回了老家。
這是亞洲這位古老的先生和歐洲這個年輕氣盛的學生之間的第一次交鋒。后續的多個故事還會講到,東西方之間的斗爭,如何持續到今天都無法平息。
[1] 雅利安人(Aryans)源于梵語的arya,意為光榮的、可敬的、高尚的。在古波斯的阿維斯陀語經典《阿維斯陀》(Avesta)中,明確使用airya/airyan作為族群名稱,其含義就是伊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