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哪一種書體最體現書法家的功力呢?書法中哪一個書法家的書體是最厲害的呢?書法中哪一個書法家是最牛的呢?類似問題層出不窮,我想反問一下,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
書法圈也是個江湖圈,這個圈里也有各種的門派,但是學習書法不像是練武術,拉出來打一架就能分出個高下,勝者為王。因此書法圈里就出現一種現象,動嘴的、動筆的多,沒有動手的,美其言曰:君子動口不動手。
究其根本原因,無非二字“浮躁”。為何這樣說?這些人的心思無非就是,即若有一個書家是公認最厲害的,有一種書體是最顯功力的,那么好了,我只要學這一種,我就可以拿出來顯擺了:看,我多厲害。
學楷書的往往覺得楷書最顯功力,理由是“楷法不欺人”,楷書都寫不好根本不配稱為一個書法家。學小楷的還看不上寫大字的,常常說:有本事寫幾個小字看看,小楷最見功力。寫行草書的看不上寫楷書的,認為楷書缺少變化,寫的好了就給你扣上一頂“館閣體”的帽子。學楷書的反擊學行草的,說你那是嘩眾取寵,因為一般人不懂草書,所以你們那是忽悠人。
學隸書的看不上寫楷書和行草書的,說我隸書高古,時不時還搞出一些“丑書”出來,名曰“藝術創新”,你若敢說半個不字,就給你扣上頂不懂藝術的帽子。背后寫篆書和甲骨文的嘿嘿一笑,玩高古你們哪里能跟我比。
學歐體的說歐體是楷書里最難的,學顏體的說顏體書法最有力度,學柳體的說柳體是最不好學的,學趙書的認為趙書是最好看的。
更有些人搞出一些“射書”、“盲書”、“漁網書”,雖屢遭群眾批評,但依然“我心依舊”,號稱為書法藝術創新犧牲自我,后世書史必有我濃重一筆。
所以,你說哪種書體最顯功力?一定是你在學的那種書體,最顯你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