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蒙古包,圣潔的蒙古包,在那綠色的草海里,象一座銀色的小島,美麗的蒙古包,圣潔的蒙古包,你有草原一樣的胸懷,盛滿甜蜜的歌謠。小小的蒙古包蘊含著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誼,也帶我們走進那神秘浪漫的部落。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它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所以蒙古人搭建蒙古包木料不用發愁。他們剪下羊毛搟氈子搭在外面;剪下駝馬鬃尾搓成圍繩和帶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但是建造蒙古包很有講究。蒙古包外觀呈圓形,頂為圓錐形,圍墻為圓柱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當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受到蒙古包的緩沖以后,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它后面適當的距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緩坡堆積起來,可以經受十級大風。而且蒙古包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這都歸功于它的造型構造。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里,卻沒聽說一個凍壞的。一是因包內有火,牛羊的糞就是最好的燃料;二是冬天氈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綁氈子一層,隔風性能較好;三是還可以在包內盤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會冷呢?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很大,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容納20來人。由于蒙古包的套瑙開在當頂上,日出日落陽光都能照進來,因此里面寬敞明亮,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而且蒙古包是氈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動靜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非常適合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如此之妙,但要進入也有講究。先要撩起氈門,跨過門檻進去,切不可踩踏門檻。因為門檻是戶家的象征,踩了可汗的門檻便有辱國格,踩了平民的門檻便敗了時運,所以大家都特別忌諱。雖然這種法令是一種形式,但不踩門檻一事,卻因為每個人都自覺遵守而流傳下來。
遼闊的大草原是蒙古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型舞臺,蒙古包就是最適合他們的居舍。從遠處看,它們就像草原上一顆顆圣潔的珍珠,有著獨特的美感,走近一看,氈包上的花紋更加清晰美麗。
美麗的蒙古包(拍攝時間:2012年7月21日11:37分)
熱情的蒙古姑娘手捧潔白的哈達,斟上美酒,表示對客人的友好。
品嘗地道的烤全羊
再來一碗香濃的奶茶
大家歡聚在蒙古包里,盡情享受草原之旅的最后一站。
觀看蒙古族歌舞
呼倫貝爾雕塑
再見,呼倫貝爾!再見,永遠的草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