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海風伴我行D2:千年古鹽田

        D2:臨高縣多文鎮——G225——風雅村——福安村——儋州市長坡鎮——東坡書院——儋州市中和鎮——春馬大橋——儋州市白馬井鎮——洋浦大橋——千年古鹽田——儋州市白馬井鎮,103公里,騎行時間6小時56分。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外面的天氣,打開窗戶一看,地面仍然是濕的,心拔涼拔涼的,細雨雖然沒有昨天那么密了,但依然還有,意味著今天的騎行還會泥濘和辛苦。為了不像昨天那么狼狽,問賓館服務員要了不少垃圾袋,把能包的全包上,又在鎮上買了一雙拖鞋,反正鞋子也濕透了沒法穿,滿是泥巴的臟褲子昨晚本想扔掉,好在猶豫了一下還是洗了洗晾著了,今天正好繼續穿。

        我們的行程計劃都是點對點的,也就是確定今天要去的幾個點,具體的騎行路線則主要靠路上的手機導航,所以當不是沿著大路前進時,事后往往記不起詳細的路徑,今天走了很多鄉村小路,也偶遇了很多騎行才會有的景致和民風。

 今天是計劃中景點最多的一天,有東坡書院、千年古鹽田和白馬井古跡,最喜歡的還是千年古鹽田,獨一無二的火山石硯臺式鹽田,估計全國也就獨此一處

 從多文鎮出來沒多久就離開了G225,開始走鄉村小路,騎著騎著突然發現路邊一處美景,幾棵并列的古榕形成一片獨特的森林,地上鋪滿了落葉,十分原生態

 這附近有五六棵巨榕,但尤以這三棵形態最優美,站在樹下,猶如置身于一個魔幻的世界

 這附近有個小村莊,問過村民叫什么名字,可是沒聽明白,地圖上也找不到,大概在風雅村附近,每棵樹都要5、6個人才能合抱。由于這里遠離公路,也不知名,所以這一景致根本沒有游客知道,不過確實是攝影創作的好地方

 手機導航的小路有的挺好走,有的十分糟糕,特別是雨中相當難行,不過最泥濘的一段倒不是鄉村小路,而是一段省道,在海南西線,很多縣道都比省道路況好

 在福安村路遇了一座鄉村基督堂,當我們停下來拍照時,村民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看看

 小教堂座落于一片橡膠林旁,橡膠樹是海南島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

 今天是12月28日星期天,慶祝圣誕的橫幅還掛在墻上,來做禮拜的村民不少,據說每個星期天都這樣

 大人們在做禮拜,孩子們在后面玩耍,與大城市基督堂的莊嚴神圣不同,鄉村的教堂充滿了生活氣息

 教堂內唯一的一個書架上只有一種書籍,就是圣經

 小黑板上寫著的是今天的活動內容,村民們熱情地叫我們參觀禮拜、拍照,看歌唱表演

 唱完歌,念完“哈里路亞”后,大家一起靜默,祈禱主的保佑

 然后盛裝上去贊美歌,估計還有跳舞,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先告別了,福安村地處偏僻,很少有外人到來,村民們也特別純樸。海南西線相對東線來講游客少得多,民風也更加樸實

 離開福安村后,又走了很多小路,雨不大了,但道路依然泥濘,后背和屁股上全是泥水

 “奧巴馬”的兄弟飲料奧巴牛在海南鄉村還挺流行的,到處都有廣告,4元一瓶,口味和紅牛差不多

 在長坡鎮隨便吃了個午餐,順便把車又洗了洗。當看到田野間的這座突兀的古塔時,就快到東坡書院了

 東坡書院前有個村莊叫做東坡村,我們估計里面會有點和蘇東坡有關的東西,結果看不出任何特色,村民們也是一問三不知,看來千年過去了,這地方依然沒什么文化底蘊

 公元1097年,62歲的蘇東坡從惠州再次被貶至儋州,那時候,放逐海南比滿門抄斬只是罪輕一等,好在蘇東坡也還樂觀,寫下“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在這蠻荒之地他還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學子不遠千里,追至儋州

 蘇東坡在被貶黃州五年,被貶惠州三年,被貶儋州四年,有些自嘲的寫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嘲之后更多的是一種超脫,釋懷的情結。千年之后,我們仍能體會到這位滿腹經綸的學士被貶到蠻荒之地的心境

 在那個年代,有蘇東坡這樣一位大學士來到海南,對海南絕對是文化盛事,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里的姜唐佐就舉鄉貢。蘇東坡對海南文化的影響,至今仍是佳話  

 儋州乃至海南最有名的人文景點當屬東坡書院了,另外儋州還有不少自然景觀

 東坡書院幾百米外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中和鎮,蘇東坡被貶海南就在這座古鎮住了四年

 中和故城的城墻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宋、元沿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知州田章拓址筑基,建設四門,即東門德化,南門柔遠,西門鎮海,北門武定。現存北門和西門,城墻雖不大,但也有甕城和護城壕等

 除了東坡書院外,鎮上現存的文物古跡還有古城門(北門、西門)、寧濟廟、關帝廟、桄榔庵、東坡井、魁星塔、復興街等 

 離開中和鎮后,我們繼續前行,經過新英鎮附近的春馬大橋,騎行兩天來,第一次與海親密接觸,這里是洋浦灣的內海灣

 這片紅樹林的面積真的不小,一望無際,護衛著這片海灣

 到達白馬井鎮后,我們沒有停留,直接騎過洋浦大橋前往千年古鹽田,這座橋是2014年才通車的,免去了輪渡的不便

 大橋南面是白馬井鎮,北面是洋浦經濟開發區,橋底是造船廠。白馬井鎮的超頭海灘,也是解放軍渡海作戰的第一個登陸點,橋中間海面上還有一座類似碉堡的建筑,鎮上還有解放海南先鋒營英雄紀念碑

 白馬井中心漁港是海南西部最大的漁港,同時也是海南省最大的國有漁業基地,應該是個買海鮮、吃海鮮的好地方,不過我們晚到早走,所以沒有看到繁忙的漁港景象,也沒有吃海鮮

 千年古鹽田就在洋浦大橋過去兩三公里處,海南的鹽田很多,但洋浦的千年古鹽田絕對是海南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座

 千年古鹽田大概750畝,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傳說是從福建莆田遷移而來的鹽工所造

 鹽工們就地取材,將海邊大片的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鑿成無數淺淺石槽,像一方方硯臺比肩佇立,因石而異,大小、高低錯落,有些上面還雕鑿著古樸的文字,總數有7300多槽,年產鹽500噸

 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干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制成含高鹽分的鹵水,再將鹵水倒在石槽內,經暴曬制作成鹽巴,由于這里的鹽味鮮,并對多種疾病有療效,清朝乾隆皇帝聞報后,御書“正德”賜給鹽田人

 據說目前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每天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方式勞作,也許是我們來得比較晚,沒能看見鹽工

 中國的鹽田很多,海鹽、湖鹽、井鹽、礦鹽各有不同,但天然火山石雕琢而成的鹽槽曬鹽,據我所知,應該是獨此一處

 洋浦千年古鹽田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制鹽工藝,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制鹽手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千年古鹽田目前是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但我覺得應該有資格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鹽田傳統而古老的曬鹽工藝,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景點最好之處是無需門票,還有免費停車場

 和西線大多數景區一樣,游客不多,景區旁有幾家飯店,唯一的土特產就是五元一包的生態鹽,這些鹽比普通食用鹽顆粒更粗,要不是還要騎幾天車,真想買幾包回去試試

 關于白馬井鎮的介紹中,當然少不了白馬井古跡,地圖上也有白馬井古跡的定位,但不準確,問當地人更好。白馬井古跡包括白馬涌泉和伏波將軍廟,白馬涌泉就是這座古井,而伏波將軍廟所在的位置,已經是一片新建樓盤,完全見不到廟的影子,不知道是地圖定位錯誤,還是廟被房地產商拆遷了

 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而得名白馬井,這口井也是白馬井鎮的得名由來

        從東坡書院開始,小雨也停了,地面也干了,雖然一身還是臟兮兮,但總算不會太多泥濘了。白馬井鎮是個繁華的小鎮,也是有些旅游業的地方,所以靠近海邊有住宿和夜市一條街,從比較高檔到普通家庭式的賓館都有,價格大多百來元一晚。與白馬井隔海相望的洋浦經濟開發區更加高樓林立,洋浦與白馬井都有大片的樓盤,凡是海邊的地方都少不了房產商的身影,只是實在不太明白,哪些人會來這么個小鎮買樓,本地人口不多,外地人貌似根本都不知道。

        今天從臨高縣多文鎮騎到儋州市白馬井鎮,經過臨高縣、澄邁縣和儋州市三個縣市,走過大大小小的道路,既完成了計劃中的東坡書院、千年古鹽田、白馬井古跡等游覽參觀,又偶遇了古榕群、鄉村教堂、中和古鎮等,一路走來,依然是艱辛之中收獲喜悅,意料之中也有意外,期待著明天天氣更好,更多收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詠儋州八景(上)
走進儋州
海南環行記:騎上電驢環島去(三)
儋州規劃
儋州:深挖本土文化“富礦”
儋州,海南最牛的一個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边坝县| 邵阳市| 济源市| 盐亭县| 彰武县| 洮南市| 黄大仙区| 民丰县| 弥渡县| 固阳县| 灌阳县| 清原| 克山县| 沙田区| 苗栗市| 特克斯县| 峨眉山市| 陈巴尔虎旗| 沙田区| 中江县| 昌宁县| 富平县| 荔波县| 都江堰市| 保靖县| 田林县| 洪江市| 儋州市| 呼和浩特市| 罗平县| 黄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彭水| 新晃| 封开县| 正安县| 神农架林区| 通化县| 长岭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