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石灣鎮是中國著名的瓷都,但是即便是這么聞名的一個地方,我竟然也沒有踏足,念書的時候,好閨蜜是佛山人,我們常常往返于廣州佛山各個好玩的酒吧K廳,對有關文化的地方從來都是不愿意接觸,怕自己沾染了晦氣的書生氣,如今后悔莫及。
這次去石灣,也因經常泡本地論壇,一些媽媽們兄弟姐妹們力薦石灣的南風古灶,于是有了這個小念想,正好咱家的某位要去買陶瓷給辦公室做軟裝飾,于是大家欣然前往。對于干裝修行業的某人來說,選陶瓷基本是行家,而對于我和小朋友來說,這一趟出行,注定跟玩脫不了關系。
只是廣東的冬天,怎么說呢,說冷其實不冷,但是跟北方不一樣,嶺南的冬天的冷絕對是躲不過的,因為那些陰涼的風,會從四面八方刮到你的衣領子里面,穿腸而過。所以別看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我們還是做足了御寒措施。
我一直覺得看石灣瓷器,南風古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地方,但是百度上介紹這里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已經不確實了,但是作為一個創意園,對于家庭出行來說卻是一個福音,因為里面不但能了解到佛山作為瓷都的發展歷程,能看到一些很有創意的瓷器制品,也可以參與制作陶瓷。
以下部分文字來自網絡介紹:
位于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以五百多年的制陶歷史而聞名世界。旅游區內下轄南風古灶、陶塑公園、綠舟孔雀園三個景區,集旅游、觀光、生產、習藝、研討、參與、購物于一體。南風古灶景區內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景區內還有林家廳、高廟偏廳等兩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畫-古鎮陶源史畫、瑞龍獻寶、古灶榕風、仿古寮場等景點。
建于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的一座龍窯,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持續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南風古灶是歷代窯改革的定型產物,是陶瓷生產技術進步的里程碑。至今仍發揮現代窯爐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2001年與隔鄰的高灶一起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載入世界基尼斯記錄
中午是在石灣公園附近的和膳居私房菜館吃的午飯,雖然說是私房菜,但出品并不盡人意。
私房飄香骨
大江鯽魚
脆皮鍋貼
酸菜豬肚燜
南風古灶就在石灣公園旁邊。
先說說廣州到佛山的交通吧,現在廣州地鐵直通佛山,廣佛同城,交通非常方便,只是很慚愧,即便這么方便,我和閨蜜仍然是一年見不到幾次,生活有太多理由,可是歲月也就這樣溜走了。
南風古灶的門票,如果和佛山祖廟一起購買的話,會優惠一些,碰巧這幾個地方我都沒去過,就好像住在北京的朋友,十年都沒去過故宮一樣,我們總是忽略身邊的風景,一心向著遠方。
仔細觀察,這些裝飾其實很有意思,而且栩栩如生。
可以窺見石灣陶瓷工藝的精湛。
南風古灶門口,有趣的陶瓷裝飾
景區里用陶瓷砌成的壁畫。
畫里展現的是當年石灣制陶的繁華景象。
石灣制陶的歷史展覽
到處都可見陶瓷的創意。
藝術園區里開的一家武館。
體驗中國文化,功夫是一個窗口。
真想回到那個人人都習武的年代,腦海里一直浮現的是《一代宗師》的影子。
佛山的特色小吃盲公餅
懷舊的窗臺把人的思緒拉回遙遠的記憶中。
那些歲月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是可以感受到。
真是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陶瓷的影子
還有孩子們涂鴉似的作品,童趣盎然。
3000平方米全世界最大的玩陶中心,可以同時容納3000人歡樂玩陶,是嶺南最具特色的陶藝互動培訓基地,同時也是世界陶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中外陶藝師現場交流指導,現場拉坯制作各種形狀的陶具,更可親自創作一塊夢想磚,作品由500年古龍窯燒制。
孩子們的天堂,滿足小時候玩泥巴的欲望。
只是要制作一件完整的陶藝作品,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創意的洗手盆
南風古灶景區內正在舉辦的3D畫展。
今天的目的主要是購買陶瓷的
石灣陶塑工藝的第一特色是造型生動傳神,產品不論人物、動物或器皿的刻劃,都致力于藝術典型化的塑造。每件作品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收了這對栩栩如生的大象了。
可能是剛從東南亞回來的緣故,對大象情有獨鐘啊。
用陶瓷做的裝飾,也別有一番風情。
看上去,跟名貴的石頭沒有太多區別,而且質感相當好。
工藝也是非常精湛的,作為特色手信,絕對送得出手。
戲水鴛鴦雖然不能隨便送人,但可以買一對放在自己的房間里。
石灣陶塑的胎釉渾厚樸實,技法多姿多采,鏤空的技術堪稱完美。
在陽光下,空間里漏下的光影真的非常美。
色彩非常鮮艷
笑容可掬的小和尚
瓷缸瀑布,壯觀吧
因為套票是含了佛山祖廟的,所以在離開之前,去了一下祖廟。
佛山祖廟的建筑具有非常濃厚的嶺南特色。
祖廟內供奉的北帝神,傳說是北方水神,所有興風作浪的龍蝦蟹將都由他統管。
晚餐時在回程的路上解決的,鶴洞附近的鵝公村,是吃鵝的好去處。
這里比中午的和膳居實惠好吃多了。非常推薦。
鵝公村有名的燜鵝,下面的香芋加了濃湯之后比鵝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