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200億,老牌文具店悶聲發大財!一年營收200億,致富經。你知道嘛?全中國開的最多連鎖店不是蜜雪冰城,也不是正新雞排,而是一家文具店。它擁有超8萬家零售店,分布比中國移動都廣,經銷網絡覆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50多個國家,靠定價2元的中性筆白手起家,一年營收近200億!
大家好,我是阿邦。今天跟大家聊聊在當下推崇無紙化的時代,老牌文具晨光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
時間推回到1989年,一個叫陳湖雄的年輕人,在經歷了連續三年高考失利后,決定放棄學業,應聘成為一家文具廠的推銷員。天生我材必有用,學習成績平平的陳湖雄。干起銷售異常起勁,經常為了多賣一份文具。天不亮就起床,半夜三更還在堅持工作。此后連續8年,陳湖雄一直是廠里的銷售冠軍,一個人承擔了廠里40%的銷售額。轉折點發生在1997年,一直順風順水的廠子,沒能扛住金融危機,倒閉了。
于是陳湖雄決定單飛,在奉賢租了6畝地正式建廠并取名晨光。開始了創業之路,網絡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中國造不出圓珠筆頭。這句話其實不算準確。因為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已經能生產出鋼制成的圓珠筆頭,只是精度完全達不到瑞士和日本的標準。前期投入太高利潤又薄。所以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選擇從國外進口筆頭,這樣最劃算。
在生產中遇到一系列問題的陳湖雄意識到,必須要在技術攻關上下功夫。于是陳湖雄堅持斥巨資,引進瑞士精密機床來生產制造筆頭。晨光改變了原來單機工作的順序,把原來五臺設備才能完成的14道工序,一次性解決,而且攻克了最難解決的筆頭和墨水的匹配問題。
2002年晨光K35和GP1008兩款產品的問世,標志著中國人首次用上了自主研發的按動式中性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晨光一個賣文具的企業,每年在設計研發上投入幾千萬,這些投入不僅獲得了多項國際制筆專利,也讓晨光在國內打響了知名度,產品技術有了,銷售渠道也得跟上。
陳湖雄早年當文具代理的經歷幫了他,他選擇用金字塔的分級代理模式去管理店,而且一級級地以最低的成本篩選出最好的店。晨光只直接管理省級的總代理,省級的再負責管理下面的二級代理。就這么一級一級管理下去,免費給學校周圍的小商店更換招牌。經過5年的經營,掛著晨光招牌的小店已經達到了四五萬家。晨光又從這些店里選出最優秀的店面,進行統一升級包裝。在過去國人熟知的文具店,跟街頭巷尾灰頭土臉的雜貨店很像,沒有任何購物環境和形象可言。晨光通過統一店招統一裝修,形成文具行業的招牌。據官方公布,晨光文具已經成為在全國擁有36家一級合作伙伴,超過1200個城市的二三級合作伙伴,成為國內最大的連鎖品牌。但是背后的工藝并不簡單,就像一個小小的筆頭的背后,是陳湖雄那一絲不茍的堅持,才有了晨光如今的品質和口碑。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你喜歡用晨光的文具嗎?歡迎評論區和阿邦討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