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白云區鐘落潭鎮五龍崗村“千村調查”調查報告

關于“千村調查”調查報告

 調查發布時間:2015-4-12 10:41:12

       2015年8月18-29日,國家統計局白云調查隊“千村調查”課題組深入鐘落潭鎮五龍崗村開展千村調查社會實踐專題活動,通過與村干和村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到村民家中進行訪談、發放問卷等調查形式,全面了解五龍崗村整體情況和新醫療合作、貧困戶救助、村民子女教育、大病患者救助、土地流轉打工戶幫扶的背景、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五龍崗村概況

(一)地理位置

鐘落潭鎮五龍崗村位于XX區鐘落潭的中北部,村域東接長腰嶺村,西部與安平交界,北部緊鄰鎮中心區,東、南鄰梅田村和障崗村,村域總面積約437公頃。五龍崗村屬于典型的嶺南地勢,為較平緩的丘陵地貌,地理位置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村委距離鎮政府不足1公里,距離XX區政府28公里。廣從路、廣陳路及健康大道均在該村穿過,距離南北大動脈京珠高速不到一公里,距國際空港白云機場直接距離也只有幾公里,正在建設的地鐵14號線鐘落潭站就在該村,未來規劃的穗、莞深城際鐵路由機場穿過該村。

(二)人口結構

五龍崗村下轄13個經濟社。截至2015年底,全村常住人口約為8600人,年末戶籍戶數1700戶,人數約為5600人。年末全家外出戶數400戶,人數約為2000人。戶籍人口中主要有廖、曾、麥、馮等10個大姓,其中以廖姓1300人,麥姓1100人占首二位(兩姓人口合計占該村總人口42.9%)。非戶籍常住戶多來自四川、廣西、湖南等三個省份。

(三)生產情況

截至2015年底,五龍崗村共有果園地1000畝,耕地面積1800畝。鐘落潭鎮是XX區水果,特別是嶺南傳統水果的主要產區,五龍崗村果園地亦是以種植荔枝、龍眼、黃皮為主,多為本地戶籍人員種植。耕地中實際耕作面積為1645畝,2015年糧食播種面積600畝,蔬菜播種面積3600畝。全村有1戶種植大戶和4戶家禽養殖大戶,毛雞年出欄量約為36000只。常住人口中從業人員約5600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1400人。戶籍常住人口中的從業人員主要在周邊及廣州地區從事非農務工和從事非農經營,僅有少數年齡較大人員從事農業生產。非戶籍常住人口的從業人員中,從廣西省來的外來常住戶多從事農業生產,從湖南省來的外來常住戶多在本地及周邊工作打工,從四川省來的外來常住戶多從事建筑方面的工作。

(四)居住情況

據現有資料顯示,五龍崗村村域總面積437公頃,住宅總建筑面積約為133萬平方米,戶籍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約為237.5平方米。村民住宅分布比較集中,主要分布在廣從公路以南廣陳路以西地段。目前以舊村為中心,在其外圍沿村道行程多出相對獨立的新村,村民大多居住在新村,舊村逐漸成為“空心村”,舊村內部傳統梳式村落格局仍保存,能體現典型嶺南村落特色。

(五)集體收入

由于靠近鐘落潭中心鎮區及廣從公路,五龍崗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村集體和經濟社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出租集體物業收入,但由于各經濟社地理位置的差異和經濟發展起點的不同,各個經濟社集體收入存在較大差異,地理位置上臨近廣從公路的經濟社,其收入相對位于村內部生產社的收入較高,2015年經濟收入最高的一社有150.8萬元的收入,而最少的四社只有4萬元不到的年收入。2015年度全村集體收入為300萬元,年末村集體資產總額達5900.9萬元。由于有較好的村集體收入支撐,五龍崗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現建有村委會、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衛生站、小學、幼兒園、派出所、加油加氣站、多個變電站、公共廁所和垃圾收集點等公共設施。

二、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情況

(一)集體土地流轉

五龍崗村在2015年進行第二次集體耕地分田到戶,按2015年戶籍人口攤分人均擁有0.32畝耕地。該村耕地流轉情況較為普遍,總面積為126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七成,僅剩的三成耕地由本村人耕種。由抽選的調查戶問卷所得,10戶調查戶共擁有耕地16.23畝,流轉面積為12.30畝,占75.8%。根據我們到五龍崗村的座談調研,總結出五龍崗村土地流轉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流轉渠道單一,流轉對象均為專業承包戶,且承包戶多來自于廣西省和廣東信宜的農民。二是流轉方式單一,主要以村民私人出租方式,不存在收歸集體統一流轉的情況。在我們抽選的10戶調查戶中有8戶擁有耕地,其中7戶有土地流轉情況,均以出租形式流轉。三是流轉的用途較為單一,主要涉及蔬菜和經濟作物。一般早造以種植蔬菜為主,晚造部分改種草莓與花生。四是位置連續的耕地更易被流轉,即承包戶更偏好選擇位置連續或緊鄰的數戶村民的耕地,一般承包3-4戶共7畝以上的耕地。

(二)村民勞動就業

由于交通四通八達且靠近鎮城區,農產品運輸銷售方便,五龍崗村耕地出租的租金達到1200元-1600元/畝·年,高于1200元/畝· 年的全區普遍水平,村民因此更偏向于出租耕地,導致產生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關于區“千村調查”調查報告】關于區“千村調查”調查報告。同時,近年來鐘落潭鎮大力推進中心城鎮建設,周邊交通網絡不斷完善,村民出行便利程度大大提高,加上五龍崗村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加速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為了促進勞動力人口的就業,五龍崗村村委斥資改造村舊宿舍樓,建成具備專業資質的“穗百人才市場”,引進專門的師資進行就業培訓,不僅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能培訓外,更爭取到XX區人社局、鎮勞動部門的支持,定期舉辦就業招聘會,免費為村民及周邊民眾提供就業推薦和就業機會,提高其收入水平,從而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率。全村常住人口勞動力5600人,僅有1400人從事農業生產,占比四分一,從事非農生產占四分三。戶籍人口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的老人家,而本村純農業戶僅有195戶,共計不超過400人。非農業人口中,約四成的人口外出就業,主要集中在廣州附近一帶的城市打工;約四成的人口在城鎮附近的工廠、企業就業;剩余的人口從事非農經營。據抽選的調查10調查戶資料所得,共有就業人口25人,其中外出務工為人3人,占12.0%,本地非農務工18人,占72.0%,非農經營人4人,占16.0%。另外有本地農業生產8人,均是閑時種菜自用。

三、村民福利保障和文化生活

(一)社會保障情況

自2015年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下稱“新農保”)以來,農村老一輩“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正逐步轉變為“政府養老”。截至2015年底,五龍崗村共有1403人參加了新農保,占戶籍人口的四分一。由于各個經濟聯社集體收入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社民購買新農保時的補貼也有不同。集體收入較差的社,如四社,社民全額自負購買新農保;集體經濟較發達的經濟社,如一社,則為社民全額支付購買新農保。我們對抽選的10戶住戶做了關于新農保方面的調查,10戶住戶中共有2戶購買了新農保。剩余8戶沒參加新農保的原因中,認為經濟負擔重有62.5%,認為受益面太少有12.5%,還有37.5%則是因為沒達到年齡、已購買職工養老等。根據受訪者對新農保滿意程度高低,從0-10進行打分,平均分為4.2分。有問及被訪者會通過什么來養老時,有7成人認為靠自己積蓄、子女贍養和自己勞動所得靠子女給來養老,有3成的人認為靠養老金或退休金。詢問受訪者若加入新農保后,會否對其老年生活有保證,選擇很保障的占4成,選擇有一定保障的占6成。統計受訪者對月發多少退休金能維持個人基本生活,計算均值為1928.6元。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下稱“新農合”)方面,五龍崗村按照區人社局“村不漏一戶,戶不漏一人”的指導方針積極推進該項工作,以確保村民們人人都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2015年新農合政策上對比2015年有明顯變化,包括新增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15萬元,納入保障的病種增加,“三個目錄”范圍調整放寬等,醫療保障待遇總體水平較2015年有所提升,村民2015年底的參保率有所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村共有4185個戶籍人口參加了新農合,占符合參保人員比率9成以上。訪問的10戶調查戶中僅有一戶因為家庭經濟負擔重沒有購買新農合,其余9戶均參加了2015年的新農合。2015年新農合籌資標準為每人490元,其中:各級政府財政補貼340元,剩余150元由村、社、村民共同承擔。五龍崗村從集體收入劃撥八萬多元,作為對村民購買新農合的補貼,標準為20元/人/年。各社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又分別對符合參保條件的社員進行補貼,標準從80-120元/人/年不等,參保人員只需“自掏腰包”10-50元/人/年。我們對10戶調查戶做了有關新農合方面的滿意度調查,根據被訪者對新農合滿意程度高低,從0-10進行打分,平均分為6.7分。問及目前定點醫療能否滿足其一般醫療服務需求,選完全不能的占10.0%,選勉強能的占20.0%,選還可以的占40.0%,選比較能滿足的占30.0%。問及新農合報銷醫療費用時手續是否麻煩,選很麻煩的為0,不麻煩的占10.0%,方便的占40.0%,很方便的占30.0%,非常方便的占20.0%。問及隊新農合報銷比例的滿意度時,回答很不滿意的占10.0%,比較不滿意的占20.0%,一般的占60.0%,比較滿意的占10.0%,很滿意的為0。家庭有購買新農合的受訪者均認為加入新農合后減輕了其醫療負擔。

(二)醫療衛生狀況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醫療保健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村里面的醫療衛生環境也不斷改善。據五龍崗村委工作人員介紹,村內共有衛生站1所,私人診所3間,最近的定點門診和一級定點住院鐘落潭衛生院相隔不足1公里,村民的日常就醫看病非常便利。參加新農合的村民到普通門診看病,在8間駐鎮定點醫院按50%比例即時報銷,個人年度最高補償額度300元;到一級定點醫院住院,起付線300元,報銷比例更上調至85%。

(三)教育及娛樂

為了豐富村民們的業余生活,由五龍崗村主導,鎮政府、區民政局撥款重新裝修了村的文化活動中心供村民們免費活動。中心面積達250平方米,配備乒乓球臺2張,推球臺3張,桌球臺2張,廣式足球臺2張,并聘請專人管理。同時設置了70平方米的“農村書屋”,藏書2000冊供村民免費閱讀。【關于區“千村調查”調查報告】文章關于區“千村調查”調查報告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8806472651.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另一方面,村聘請輔導員,與義工一起,面向本村婦女舉辦一系列入家庭護理、電腦基本操作、料理等多方面的免費培訓班。此外,村里還開辦了舞蹈班,由專門輔導員培訓,每天晚上8點到1#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 end#0點在村文化廣場教授廣場舞,并從學舞的本村婦女中挑選人員組成村的舞蹈隊,在重大節日時排舞表演。村民積極參加文娛活動,業余生活豐富多彩,村里到處洋溢著健康向上的氣氛。用村民陸小燕的話來形容,就是“閑暇時間充實了,就不會老想著買六合彩、打麻將了,跳跳舞,身體自然更好了”。

在教育配套方面,五龍崗村有村辦私人承辦幼兒園一所和鎮一級學校蟠龍小學,并完成9年義務教育。村民對義務教育的滿意程度較高,據10戶受訪者統計,平均分為9.4分。五龍崗不僅實現了讓孩子上學,更注重培養其全面健康發展。從2015年起,村兩委設立“助教獎學”活動,每學期對學習成績進步的村民學生發放獎學金,還定期舉行青少年的書法比賽、舞蹈比賽、體育比賽。為了使村里的青少年有更健康的成長環境,為村民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增加其親子感情,五龍崗村借助社會力量組織策劃一系列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升家長教育理念的主題活動,分別于2015年7月舉辦“父母做對了,孩子更優秀”智慧父母講堂,2015年3月舉辦“讀書沙龍暨游園活動”,2015年7月舉辦“夏令營”活動,受到廣大村民家庭的歡迎。五龍崗村緊挨鎮中心,外來人員較多,治安情況復雜,特別是近年來村里勞動力轉移,許多年輕父母都到附近的廠區工作,成為“雙職工”,其子女放學后的學習和安全的問題逐漸凸現。為了解決學生放學后去留問題,消除“雙職工”父母的顧慮,五龍崗村村委人員開辦免費的輔導學習班,主動聯系附近的高校提供師資人員,聯合社工和村委人員,組成3到4人的輔導小組,從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四點半后的一個半小時,輔導放學后學生做功課、讀書等。

(四)扶貧救助情況

扶貧救助歷來是五龍崗村民政工作的重點之一。截至2015年底,五龍崗村有低保戶47戶,五保戶4戶,優撫戶6戶,一級殘疾戶30戶,三四級殘疾戶34戶,共計121戶。為解決低保戶的生活、醫療困難這一首要問題,五龍崗村除保證上級民政、殘聯部門下撥經費足額發放外,還注重日常的送溫暖活動,如走訪漏雨屋困難戶,探望困難老黨員等,有效促進全村的和諧發展。

四、重點案例分析

(一)貧困戶

1、調查對象:陳章某,妻子劉金某

2、基本情況:陳章某患有嚴重再生保障性貧血,今年經過治療后基本能自理,由于鎮上的新農合定點醫院沒有好的貧血藥物,不能治好病,只能去廣東省中醫院看病,由于該院不是新農合定點醫院,看門診不能報銷。

劉金某靠做一些手工縫紉工作維生,每月收入取決于手工量的多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中專畢業找了份工作做學徒,小兒子正在讀中專,學費向親戚借。

3、日常花費:陳章某看病藥費1000/月,其中西藥400元/月,中藥600元/月,每年輸血花費3.6萬元。小兒子讀小學要交學費。

4、經濟收入:陳章某有低保補貼,每月840元,家里的田租給親戚耕種,每年有1000元租金。劉金某每月收入700-1000元,去年年底有個臺灣的慈善機構來扶貧,發了一些毛巾、牙膏、棉被、30斤大米等日用品,中秋、過年等節日當地政府沒有發過慰問金,周轉不開時向親戚借。

5、期待:陳章某大兒子剛畢業,希望政府能幫忙解決就業問題,同時希望鎮農合定點醫院改善醫療設施,增加藥物品種,使他們能夠在定點醫院開藥,報銷一定比例藥費。為了增加收入,希望能為陳章某安排一份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打工戶

1、調查對象:董瑞某

2、基本情況:在鎮內廣州保潔物流公司打工,主要做保潔產品半成品包裝工作,公司工作環境還可以,剛入公司有崗位培訓,一般一個星期培訓一次,熟手后一個月培訓一次。有簽訂勞動合同,有買五險一金,但因為公司幫員工買清遠的社保,董瑞某選擇不買,基本工資1550元/月,計提成基本可以拿到2000元/月,收入在當地算中等。

3、期望:不想去外地打工,想在本地方便照顧家庭,今年因家庭原因已經沒有打工,辭職在家。考慮過創業,但還沒有具體規劃,對相關政策也不了解。希望政府能在當地提供就業或創業的機會,并提供一些優惠政策。

(三)子女上學戶

1、調查對象:龍汝某

2、基本情況:大兒子讀大專,就讀于石井鐵路職工學院,每天乘坐公交車往返;小兒子有鎮上的公辦學校讀初中,騎自行車上學。龍汝某對子女所在學校的硬件水平、師資力量、教學水平比較滿意,子女上學學費負擔并不重,不需要補助。寒暑假基本不會對子女監管,只會要求子女不能去河里游泳,要游泳只能去游泳館,對孩子的安全比較擔心。

3、期望:(1)治安:加強外來人口管理,其素質不高,衛生習慣差。(2)村干部:村辦企業,村里土地收益要惠及農民,要首先解決村民的基本生活,村民失去土地沒有收益,未享受過土地帶來收益。(3)養老、看病:讓農民真正有養老居所,希望完善村衛生站醫療設施,要加大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

(四)社保戶

1、調查對象:陳五某

2、基本情況:對政府農村社保政策感到滿意,認為參加社保對家庭生活無大的影響。

3、期望: 希望廠、企業能提高報銷社保的金額,除此之外希望政府能多宣傳社保工作,使到村民了解社保各項標準。

(五)大病患者

1、調查對象:陳新某

2、基本情況:陳新某和其丈夫一起住院,由于花費大,因病致貧。醫療費用報銷非常方便,直接劃扣。陳新某老公做了心血管手術,費用10萬,自己承擔5-6萬,新農合醫療報銷4萬左右。現在每月藥費支出1300元,報銷150元左右,因為部分進口藥不能報銷。陳新某本人做了甲狀腺手術,費用2.5萬,自身承擔1.5萬,新農合報銷1萬。醫療開銷對家庭影響很大,由于夫妻兩人不能工作,至今已經整年未工作過,而子女又要讀書,自己積蓄很快用完,加上沒有田,又沒有出租屋,經濟非常困難,需向朋友借錢,共借了4萬元。陳新某老公現時在家里休養,不能工作,對以后生活有些擔憂,想在本地務工又擔心無人聘用,認為如果醫療補貼能達到8-9成的話就比較合理,另外覺得定點機構(小的兩間、大的一間)醫療水平一般,對服務態度較為滿意,但存在收費較貴、管理較混亂的現象,陳新某表示“清單一大堆,看不明白”。由于對新農合的了解不夠,對大病報銷的范圍不太清楚,不清楚哪些醫療檢查項目要自費,并認為覆蓋范圍不夠。另外,子女一年教育支出3萬多,負擔很大。【關于區“千村調查”調查報告】各類報告http://www.gkstk.com/article/baogao.htm

3、經濟情況:個體戶賣雞,鋪租1800元。

4、期望: 希望能擴大新農合醫療報銷的比例和報銷的范圍,減輕農民看病的負擔,不要因病返貧和因貧看不起病。

五、對反映的情況及問題的建議和意見

(一)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具體細則的知曉率

根據10戶調查戶的訪問結果,對農業補貼政策表示不了解的占10%,對農村低保政策不清楚的占30%,對土地流轉政策不清楚、不知道的占40%,對農村扶貧政策不知道的占50%。可見村民對民政、惠農政策存在一定的盲區。對于與村民日常生活關系較緊密,了解相對較深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部分村民對其具體細則也是“霧里看花”,對報銷醫療費用的限制條件、醫療費用報銷額的具體比例,起報線等更是知之不詳。政府部門仍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戶正確認識到各項民生、惠農政策,以充分調動農民參保積極性,從而使好的政策惠及更多的農民。

(二)提高基層醫護人員水平,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加快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并軌

目前我區以駐農村地區醫院為龍頭, 鎮醫院為骨干,各農村衛生站為網底的農村醫療衛生三級網絡已基本建成,但基層衛生站的醫護人員業務和服務水平仍有待商榷。農民對于農村醫療網絡的意見集中在對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和藥品種類的不滿意上,因而出現農民“舍近求遠”,不在本村衛生站、本鎮衛生院看病,扎堆到市中心的三甲醫院看病的情況。各級醫療主管機構應當加強對農村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人員業務水平,加對大基層醫療機構設施及物資的投入力度,切實解決由于醫療服務水平不均衡所導致的“看病難”問題。進一步降低起報線,擴大報銷比例和范圍,特別是把門診檢查費也納入到新農合的報銷范圍內,提高受益程度,讓農民新農合跟上城鎮居民醫保的水平,這是多數農民對新農合制度的期望。

(三)充分發揮村、社的監督指導作用,積極推行集約化經營實現流轉土地的效益最大化

村民對農村耕地出租,一般通過口頭協議、簡單合同的方式私下流轉,一方面極易造成經濟糾紛,另一方面限制了土地流轉價值提升空間。村委和村干部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村民民主選舉的代表,經濟社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最小單位社員集體財產所有權的代表,應充分發揮職能和職責,摒棄“怕麻煩、少管閑事”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大膽探索,引導規范土地流轉。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完善土地流轉操作程序,規范合同簽訂和備案行為,增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透明度,從而減少因私下流轉造成的經濟糾紛。通過土地流轉實行規模化經營,為龍頭企業、個人種植大戶和農民專業組織提供基地,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地值,同時解決本地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

(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提高農民收入

充分發揮成校、技校及免費職業培訓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本村青壯力的非農職業培訓。建立與周邊企業、工廠的招聘需求網絡,充當好“職業中介”的角色,通過職業招聘會、人才交流會等形式,解決當地企業“招工難”和村民“找工難”的“雙難”問題。同時積極發展本村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規模化、標準化農業基地,打造本村特色農產品,發展果蔬、水產等農產品的分揀、包裝、冷凍等加工業及農村的二、三產業,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尤其是年齡大、文化水平相對低的勞動力轉移到這些產業,解決農民就業難的問題。

(五)加大對困難人群的救助力度

低保戶、五保戶等這類困難人群面臨的困難很多,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兒女教育,再到看病治病,這一連串的花費負擔太重。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水漲船高”,政府對困難戶的救助已跟不上cpi上升的步伐。要使黨和政府的陽光更加惠及困難人群,一是要建立困難戶的應急救助機制,設立應急救助基金,為困難人群的突發事件提供最快的救助。二是建立困難救助標準與物價水平聯動機制,將各類救濟補助與當地的物價變化水平掛鉤,定期調整救濟補助水平。三是提高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大病救助報銷的最高限額,讓貧困群體能病有所醫。

調查報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村莊土地流轉實踐及啟示
資料:如何應對農村空心化問題?
重慶市城郊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的比較分析與操作模型
小塊并大塊多塊變一塊——商丘市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互換并地新模式
剎住農村宅基地建房亂象
9月1日起,農村宅基地迎來4項“禁令”,老家有房子的朋友要注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莆田市| 托里县| 沙湾县| 呼图壁县| 武鸣县| 焦作市| 徐州市| 通州市| 化德县| 西畴县| 彰武县| 新郑市| 游戏| 长兴县| 江孜县| 方山县| 驻马店市| 时尚| 松溪县| 永善县| 印江| 宿松县| 九龙坡区| 沿河| 南丰县| 广州市| 仪陇县| 曲松县| 木里| 永胜县| 瑞丽市| 南开区| 南木林县| 晋江市| 汨罗市| 临澧县| 清流县| 广灵县| 历史|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