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屏的堆砌東拼西湊,這位男作者是不是離開男名人的名言就不會說話了。
看了一部分實在看不下去,論證極其不嚴謹,先入為主主觀臆斷太強,這種垃圾貨色竟然能出書,果然現在的世界就是劣幣橫行霸道。
看這本書的目的也不是想通過男的了解真實的女性,我知道男的根本不了解真實女性的樣子,不過就是想看看男的眼中的女性,果然還是老掉牙的一套性別刻板印象能看得出作者厭女又渴女。
五千多年以來,女性確實是被父權男權社會塑造的群體,她們被壓迫成男性希望女性成長的樣子,比如愛情婚姻男性至上,拋棄了自己;賢惠能干做家務生孩子帶孩子樣樣行,被孩子家庭綁架地不能動彈;忍氣吞聲,忍得住男的連手邊的油瓶倒了都不扶;幫助社會維持穩定因為家暴分解了男性的一部分暴力行為…………沒有多少女性成長為女性原本的樣子。
五六年前我還為自己喜歡的一位女性教師沒有結婚生孩子遺憾過,每每想到這我都想穿越回去抽自己兩巴掌清醒清醒。??當時想法簡單,只是想知道什么孩子這么幸運能擁有如此瀟灑博學多才的媽媽,后來才明白她正是因為沒有選擇結婚生孩子才到達了今天的高度,沒有枷鎖自由自在地活著真好啊??
本書寫的很好,跟顯示很符合,特別是書中對女人的描述。比如女人擅長語言與交流適合小圈子,喜歡聽甜言蜜語等,在生活方面也更感性。男人喜歡漂亮女人,喜歡規劃,更取向理性等。這也符合古老的歷史原因,男人以狩獵為生,女人以教育孩子,做家務為主。真如書上說的女人是一把琴,她能彈奏出什么樣的音樂取決于彈奏她的人。戀愛是女人的全部,而是男人的一部分。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講理就輸了。女人喜歡小驚喜,哪怕沒有多少錢的禮物,她也會覺得很開心,因為她看中的是背后的這份心意。戀愛跟結婚的區別,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談戀愛只接受彼此就可以了,而結婚就得接受雙方的家庭。兩個家庭的文化習慣,經濟條件,工作環境,父母的生活環境,都對孩子有這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剛成立家庭的兩位新人。既然選擇結婚就要接受雙方的家庭,坦然面對,不要過分指責,求同存異,夫妻雙方即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又給彼此就有自己的空間。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雖然男女雙方不可能永遠保持熱戀期的激情和心跳,但也可以在婚后平淡的生活中制造一些小驚喜,讓對方覺得你還在乎她,關心她,這樣她的幸福指數會高一點,只要心理快樂了,生活上的一些小矛盾,都會迎刃而解。要善于發現對方的美,并毫不吝嗇的給予支持和肯定,善于照顧對方的情緒。永遠不要惡語傷人,一句傷人的話,可以毀掉一段長久的感情。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只有家庭關系和諧了,才會有別的精力去經營自己的事業,也會在事業上有所進步!從細節做起,做一個有幸福家庭的人!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四點。
一、女性的獨立和自尊很重要,是戀愛、婚姻和照顧家庭必備的素質。
二、積極情緒很好,但也要適度,保持情緒穩定是最有助于做事的。
三、幸福來自快樂、投入和意義,我認為是快樂、投入和收益,我的理解是精神上的快樂(來自愛)、現實中投入努力和現實物質收益。這是我現階段的認知。
四、愛情和喜歡不同,愛情包含激情、親密和承諾,如果僅僅是激情和親密就是浪漫之愛,喜歡是親密。理想的婚姻本質一定有愛,包含激情、親密與承諾,當然經濟條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另外,對女性來說,愛情是全部;對男性來說,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段。這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好的愛情是兩個人中都有彼此的樣子,又各自獨立。
無論如何,能走到好的愛情這一步,我覺得女性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因為女性會更柔軟和善解人意,屬于一個偏弱勢的位置。
因此,任何一個女性都值得遇到一個把她當寶貝捧在手中的男性,不用辛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