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 樣
臨下班時,Amy心急火燎地走到我的格子間,扔下一句話:“兩個外國客戶提前到了,你去接一下。”
市場部只有我和Amy兩個人負責外聯事務。我拿著手袋的臂膀停在半空中,猶豫著爭取改變的可能。“今天有私事需要趕時間處理。”早在半個多月前,我就約了房主談房子轉讓的事情,現在新規出臺,我得抓緊時間辦好手續。
“你覺得客戶能接受這個理由嗎?”Amy雙手環抱在胸前,挑了挑眉毛嚴肅地看著我。她是鐵面神,一切以工作為主,沒有情面可講。萬般無奈下,我很不情愿地接受了這個臨時任務。
其實在這家公司工作,加班早已經是家常便飯,我心里很不爽,卻又沒有辦法拒絕。
這樣消極地過了3個多月,直到我和師姐余安一起吃了頓飯。她說自己進公司后,一開始就強調自己不會隨便加班。私底下,大家議論紛紛,誰喜歡隨便加班啊!說得真逗。但是漸漸他們發現,她真的用行動改變了上司隨意給她發配的加班任務。
“蔣怡,今天加個班。”這天我和余安約好一起去逛街,她談完客戶順路趕到公司接我下班,而Amy習慣性地將球拋給我。我望了一眼余安,她笑著做了一個“OK”的手勢,沒有多余一句話。當我埋頭電腦前噼里啪啦工作的時候,余安搭把手替我查閱資料。我不經意地問她:“你不是不愿意加班的嗎?”余安頭也沒抬繼續專心看著資料說:“對呀,但是既然要做,就開心地做嘛。”
“面對挑戰,如果開心以對,有助于工作表現,如果心生反感,績效低落而更感痛苦。態度決定了你的表現。”在一頓頗有誠意的龍蝦大餐的懇切請教下,余安和盤托出自己的心得。她并不像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只有拒絕。她還懂得把工作做到最好,讓人無可挑剔,所以上司才能接受她的不加班。
后來那個周末,原本Amy沒有主動提出讓我加班,但我清楚那工作的重要性,對Amy說:“雖然是周末,但我愿意接受這個工作,因為我重視它。”Amy十分意外地瞪著我。她習慣了我的不情愿和被動接受,我笑著拿走了她手上的資料。
意料之中的,這個客戶把我耍得團團轉。他對產品有著近乎完美的苛求,我說得口干舌燥,他也沒有讓步。最后,我按照他的意思做了一遍,讓他看見失敗,他才拍著腦門說:“還是按照你的意見去改吧。”要不是因為了解這個客戶的做事風格,我肯定被他搞得先崩潰,無法靜下心做好事。
隔天的例會上,Amy表揚了我,說我給公司簽下了一個大單。我和余安微信,她回我一個“yeah”!
接下來滾雪球一樣,又找來幾個大單,我們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連續加班一個禮拜。那天,我對Amy說:“明天我必須準時下班,不然繃得太緊,會影響工作表現。”這次Amy沒有試圖游說我以公事為先,我近期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里,是應該放假休息一下了。
雖然沒有在公司里拼命地加班工作,但我放假是給自己充電,做好再次搏殺的準備。
有時候Amy忙得找不到人,會將貼發票這樣的事情交給我做。余安知道后,故意揶揄我:“不該你做的,要做嗎?”我總是笑著用心貼好一張張發票。沒有那么多應該不應該,可以做的時候就開心去做,不能做的時候就要懂得拒絕。當我正好閑著的時候,貼貼發票也不是什么問題啊。
年輕人總是急著尋找成功的捷徑,天天想著走大運,靠貴人相扶,跳槽加薪,卻對下笨功夫積累實力不感興趣。其實聰明人懂得下笨功夫很重要。
在職場,要么你決定不做,決定去做的時候,就該抱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做好。“受害者”心態會讓你既賠了工作的好心情,又折損了工作的表現。你不是為別人而工作,是為了你自己。想通這一點,你曾經碌碌無為的表現就會有所改進,并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