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病是一個大概念,腰病可分為腰、下腰、骶椎、尾椎等四個部分。所謂下腰,指的是腰下面的髂骨,是治療腿痛的關鍵部位。從多例來診腰病、腿痛的患者中看到,由于因不對癥,忽視下腰診斷和治療,導致腰病加劇而且大腿腿痛不止,我運用觸診檢查發現,腰、大腿痛的主要病因并沒在腰部,而在下腰,髂骨左右兩側肌組織陰陽不平衡所致。病因確定后,運用揉肌法治療立見功效,在很短時間內病癥痊愈,下腰是治療腰腿腿痛的關鍵部位。
下面我列舉一個實例,更加詳細的介紹,通過下腰治愈大腿疼痛全過程,從中看到治療大腿疼痛的病因十分復雜,糾正胸椎、腰椎等錐體錯位,雖然對大腿疼痛都有治療效果,但主要發病的病因在下腰,只要通觀脊椎的整體排列狀態,把下腰做為重點辯證施治,就能取得較好療效。
一位年輕的男士,患腰病兩年多的時間,經幾家骨科醫院治療,采用的治療方法都是幾個人將他抱住用力的掰和擰,還有按摩、針灸和服藥。治療后好像好轉一陣子,過一段時間病癥又開始復發,掰過三次之后,自感到腰痛的越來越重,站立時身體向一側斜,不能彎腰提鞋,整天只能直流的站著不能坐下,坐下再起來的一瞬間疼痛不止,一側大小腿也跟著抽筋那樣痛。沒事時自己琢磨,這么一溜十三招的治療,病情為什么不僅不見好轉,反而病情越來越重?心里確有一種無形壓力,后經朋友介紹來我著就診。
治療前我說你坐在凳子上,為你檢查一下背部脊椎的排列狀態。往后背這么一看,胸椎向左稍凸,腰椎形向右斜,再觀察肩胛骨和胯骨,左肩胛骨高,右胯骨高。檢查后我對這位患者說,你治療這么長時間胸椎、腰椎仍然錯位,說明采用的治療方法不對,首先他們不懂胸椎錯位產生的原因,即使看到胸椎錯位,不懂得有關醫理也是束手無策;其次是你多節腰椎膨出、凸出,才向右傾斜,腰肌的肌纖維異常僵硬,掰擰只能加重腰椎、腰肌的負擔,不能解決腰椎的本質,采用這種方法即使病情暫時好轉,也是以損傷身體為代價,為以后病癥再次復發埋下了隱患,所以,掰、擰、以及野蠻的按摩是不可取的。他說,我看他挺賣力挺認真的!我說賣力氣不等于治療,腰病治療是一種人體科學,絕不是憑著有一把力氣都可以治腰的,你的腿痛有可能是胸椎、腰椎錯位引起的。
病因分析后,根據自行車拿龍的方法,揉按胸椎、腰椎兩側的肌組織,擴充經絡,活血化瘀,逐漸使錯位的椎體開始歸位。治療后起身活動一會,他說,整條脊椎不緊了、舒服多了,敢貓腰了,腿痛也有好轉。他疑惑的問道,我這么重的病癥,沒覺得你用多大力氣,輕輕的揉幾下就好多了。我說,這是醫理和方法的統一,不在力量大小,不在時間長短。經過連續多天治療,胸腰疼痛越來越好,但腿痛進展不明顯,遇陰雨天氣疼痛加重。
我又反復思考,胸、腰病情減輕,為什么腿痛反而不見好轉?說明是因不對癥之故,需要重新探討誘發腿痛發病的病因。腿痛即然發生在大腿后邊,一定與背部的胸椎、腰椎等有關,胸椎、腰椎錯位的椎體有所好轉,腿痛不見好轉,說明病因不在胸和腰部,后背分布的除胸椎、腰椎外還有下腰,既然調整了錯位的胸椎、腰椎,腿痛仍然不見好轉,那么一定與下腰有關,所以,把腿痛的治療點放在下腰上。
腿痛新的病因確定后,我在下腰的臀大肌、臀中肌反復的查找陰陽失衡點,又在左右環跳穴觸摸檢查,確定氣血瘀滯的穴位,這樣邊治療,邊檢查,腿痛開始得到緩解,治療后腿痛的部位一點都不痛了,病癥一天好似一天,在很短的時間腿痛就痊愈了,以此證明:下腰是治療腿痛的有效部位,是一個新的治療點。腿痛取得成效后,按照這個新的思路,又治愈多個患有不同腿痛的患者,均一次治療有效,很短時間病情就痊愈了。通過治療大腿疼痛的過程,使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治療上沒有難易之分,也沒有時間長短之嫌,更沒有力量大小之區別,只要病因判斷準確,采用的方法對癥,即可立見功效。
下腰位于人體的中間部位,是上下體氣血循環的樞紐,調整下腰對下肢運轉功能的恢復,是胸椎、腰椎不可替代的。為什么下腰與胸、腰相比有這樣好的療效呢?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其一、下腰分布的神經非常密集。臀上神經,為第1-3腰神經后支,在髂嵴上方豎脊肌外側緣處穿至皮下,分布于臀上皮膚;臀中神經,為第1-3骶神經后支,穿過臀大肌起始部達皮下,分布于臀中部皮膚;坐骨神經,坐骨神經是全身最粗大、最長的神經,經梨狀肌下孔出骨盆至臀大肌深面,經大轉子與坐骨結節之間至大腿后面,在骨二頭肌繼續下行,到腘窩上角附近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
其二、下腰分布多塊肌組織。臀大肌,臀大肌是臀部的一塊大的肌肉,起至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臀中肌、臀小肌均起于髂骨外面,向下止于股骨大轉子。
其三、下腰有兩條經絡通過。一條是膀胱經,另一條是督脈,是人體分布在后背唯一的兩條經絡。這兩條經絡均為陽經,或稱為陽中之陽,從頭到尾椎上下貫通,為人體提供氣血物質,調整背部的陰陽平衡。
從上所述,下腰處在人體的中部,其中下部有骶骨、尾椎相連,是上、下體氣血循環的重要樞紐;髂骨上面布滿多塊大小、薄厚不等的肌肉;筋肉中有多條神經通過,是人體最大坐骨神經的起始點;兩條陽經分別從脊椎的中間和兩側循行,如此可見下腰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
治療大腿疼痛運用的揉肌法,遵循了十二經筋的理論,選擇下腰各塊肌肉通行的膀胱經經筋,通過觸診在肌肉上檢查患病病因,然后辨證論治。
腿部之所以出現疼痛,是由于經筋均在肌肉中通過,因內、外等因素傷害,使得新陳代謝緩慢,肌肉某段或肌腱附著處產生氣滯血瘀,形成結節、增生,導致經絡運行受阻所致。治療大腿疼痛要溯本求源,把下腰膀胱經經筋通行的筋肉做為治療點,用手或工具在筋肉上反復揉按,通過這種外“力”的刺激作用,隨著氣血流動聚集,逐漸促使“筋出槽”的筋節、增生部位的陰陽失衡點軟化、縮小、消退,從而增加下腰肌肉當中血液的容量,當筋肉中的氣血充盈,溝滿壕平后,“開閘放水”至所屬經絡(膀胱經),將氣血物質迅速傳輸到大腿,滿足腿部經絡對氣血需求,減緩和抑制腿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