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四大考驗 :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四大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歷史和現實都反復證明,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馬克思主義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仔細分析這“四大考驗”、“四大危險”,可以說每一個考驗、每一種危險都關系到我們黨的生死存亡—— 一些黨員、干部忽視學習,理想信念不堅定,宗旨意識不牢固,精神懈怠,萎靡不振;
一些黨員、干部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問題本領不大;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一些黨員、干部意志衰退,經不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以權謀私、腐化墮落。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
建黨95年來,其要旨既是為了繼往,更是為了開來。越是成功越要戒驕戒躁,越是成功越要頭腦清醒。全黨必須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
總結95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黨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終保持黨開拓前進的精神動力;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任人唯賢、廣納人才,以事業感召、培養、造就人才,不斷增加新鮮血液,始終保持黨的蓬勃活力;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正視并及時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肌體健康。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強調“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不僅表現出我們黨在95年的輝煌成就面前不驕不躁,在嚴峻的形勢和挑戰面前更加清醒,也說明必須把黨的自身建設問題擺在首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吸取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始從“四個全面”即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出發,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核心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實現這樣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并不容易,對我們是一個新的巨大挑戰。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新發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基本內容,從國家、社會、個人3個層面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現實著力點,描繪出億萬人民的精神家園,在全社會激發起強烈的共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和深遠意義,使其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發展,進一步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紐帶,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