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第六中學 李春梅
內容梗概:在我即將要上一節級別很高的公開課的時候,班里發生了打架事件。事情的起因是一幅畫 。一個孩子將自己的媽媽畫的很丑陋,同學嘲笑他不愛媽媽,所以才這樣畫的。孩子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同。
星期一的早晨,我緊張而又興奮,因為我的賽教課就要開始了。這是一次級別很高的競賽.教研組長特地跑來告誡我,一定要把時間安排好,萬萬不可拖堂。我感激地點點頭,拿著書正準備去教室,美術老師卻氣呼呼地闖了進來。他說:市里舉行兒童繪畫大賽,主題是“我最愛的人”,繪畫天分頗高的安銳故意搗亂,把媽媽畫成了老巫婆,剛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絕修改……
看到安銳的畫,我也很吃驚。畫上的媽媽,真的沒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雙眼睛尤其怪,一只畫成了一團渾濁的霧,另一只眼角有淚滴下來,手用了怪誕的紫黑色。這時,驚惶的班長跑來告訴我,安銳與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兇。 看見我兩人同時松了手。同學們告訴我:“同桌嘲笑安銳不愛自己的媽媽,所以把她畫成了老巫婆。誰也沒想到,瘦弱的安銳,像個發怒的小豹子就撲了過去。” 就要上課了,聽課的老師坐滿了教室,孩子們頓時安靜下來。安銳的眼睛緊盯著我手上的那張畫。我輕輕地將畫遞過去。他愣了一會兒,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畫的一剎那,他的眼睛潮濕了……
我們上的是口語交際課《我愛四季》。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爭先恐后,唱歌似的說個不停。 聽課老師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意。教研組長也眉開眼笑,給了我一個勝利的手勢。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小結,這節課就可以漂亮地結束了。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銳舉手了:老師,我不愛秋天和冬天。可以嗎?我有剎那的猶豫,不允許一個孩子把話說完,理智告訴我這是不公平的。他的同桌氣呼呼地站了起來:“他是個怪人,他不愛秋天,不愛冬天,他連自己的媽媽都不愛!”
“我愛我媽媽 ! ”安銳大聲反駁。“我媽媽是清潔工,到了秋天,落葉掃也掃不盡,要是被人踩碎,被車碾碎,就更難掃了,媽媽累得氣管炎都犯了。”他的聲音仍在發抖,語言卻變得流利。“冬天一下雪,我和媽媽半夜就得起來掃雪。要是車碾過,人踏過,雪就成了冰石頭,我們只能一小塊一小塊地砸,媽媽的兩只手都生了凍瘡,整天流血。”
早許多疑問,一下子被解開!
為什么他的掌心會有硬幣似的繭;為什么在秋季里,他每天都會有最好看的落葉送我;為什么在我們打雪仗時,他會一個人在那里奮力地滾雪球,然后推進樹籬中去…
“我愛我媽媽,可我不想愛秋天和冬天,老師,可以嗎?”他看著我,眼睛里滿是不安的期待……
安銳舉起那張畫說:“我愛媽媽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內障,什么都看不見了,左眼老是流淚,晚上她就流著眼淚,給我織毛衣,給爸爸煎藥。我愛媽媽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媽媽說,這雙手養活了我們全家。我哽咽著、點點頭,鄭重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安銳的同桌也舉起了手。孩子們、老師們,專家和評委們也舉起了手。
安銳笑了。十多年后……
安銳在寄給我的賀卡里寫道:“謝謝您,曾經允許我不愛,這讓我在今后的歲月里,能夠從容地去愛。”
“現在,我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因為在八歲半那年,我遇見了世上最好的愛。”
聽了趙才欣老師介紹的案例,使我認識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設計教學——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實際過程的應變意識——教學機智;引導學生朝培養目標主動發展——情感激勵。
最終,“把我捏碎了塑成一個你”,真真體現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