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59歲。2004年3月15日初診。
主訴:發現右肺上葉癌,右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轉移2周。
病史:患者有吸煙史近30年,因反復咳嗽、痰中帶血,并逐漸出現胸悶氣急,于2005年3月2日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檢查,胸部CT示:右肺上葉癌、右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轉移、右肺中葉纖維條索灶、主動脈弓硬化、肺動脈高壓、
胸椎退行性變,并在痰液中找到癌細胞。因家屬拒絕手術和放化療,慕吳師之名來門診求中藥治療。
刻下:咳嗽痰少,痰中帶血,胸悶氣急,大便干燥、3-4日一行,舌紅苔薄,脈細。
辨證:氣陰兩虛,痰瘀內結,肺失清肅。
立法:養陰清肺,解毒散結。
處方:
南沙參15g,北沙參15g,天冬15g,麥冬15g
鮮石斛30g,豬苓15g,茯苓15g,懷山藥30g
薏苡仁30g,貝母15g,杏仁15g,枇杷葉15g
全瓜蔞30g,桑白皮15g,炒黃芩15g,仙鶴草30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菇15g,雞內金15g,炒谷芽15g,炒麥芽15g
每日1劑,水煎,分上下午2次溫服。
合八寶丹膠囊、金水寶膠囊口服。2周后復診,患血止,咳嗽減,氣急平大便暢。方藥合度,原法。病情穩定,隨訪至今存活近3年。
——[章繼民,馬高祥,趙瑛,等.吳良村診治原發性肺癌經驗.江西中醫藥,2007,38(8):6-7.]
【詮解】吳良村教授在肺癌病因病機、辨證施治方面,首先確立以氣陰虧虛為本,痰瘀凝滯為標的基本病機,治療以扶正祛邪為原則,扶正重在益氣養陰,補益肺脾;祛邪重在化痰散結,祛濕消瘤。同時強調兩點注意,一為注意顧護胃氣,一為根據中西醫結合概念,進行分階段用藥。
通過臨證觀察與總結,吳良村教授創立治療肺癌基本方“安體優”,其基本
組成:南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生玉竹、鮮石斛、炒黃芩、杏仁、全瓜蔞、浙貝母、枇杷葉、太子參、炒薏苡仁、茯苓、干蟾皮、白花蛇舌草、白英、山豆根、炒谷芽、炒麥芽、雞內金、陳皮、紅棗等。通過本方可見吳良村教授
對于肺癌治療立法以益氣養陰為首要,再以顧及氣、痰、毒、瘀,并以炒谷芽、炒麥芽、紅棗等藥食同源之品固護脾胃。
本案精要之處即在于辨證清晰情況下,根據肺癌病因病機的特性,予以“安體優”為基本方要進行加減辨治,思路清晰,藥到癥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在學習中成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