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特別是一二年級是家長引領孩子的黃金期。
但是很多一年級新手媽媽,不知道往哪使勁,錯過了一年級的陪伴,二年級得趕緊補回來,因為到了三年級以后,孩子的很多習慣一旦形成,再改就難了。
看看我們身邊從一年級一直保持優秀的孩子,或者三四年級成績穩步上升的孩子,除了智力因素外,往往都是因為孩子習慣好。而習慣不好的孩子三年級后成績容易下滑,后勁不足。
怎么培養一個習慣好,學習后勁足的孩子呢?
每天雷打不動地做3件事,孩子習慣好,學習后勁足
1、認真書寫
一二年級重視孩子寫字姿勢的引導,引導孩子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語文老師教生字的時候,會教孩子正確的坐姿和書寫規范,孩子在家寫作業時,父母如果看到孩子寫字姿勢或握筆姿勢不正確,要及時糾正。
一二年級的孩子可以不用報練字班,上課認真聽老師講生字的書寫,課下寫作業嚴格按照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寫,就能把字寫好。
女兒一年級時,我深有感觸,語文老師教生字時要求孩子先觀察字的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再一筆一畫書寫,孩子背的寫字順口溜“一看有幾筆,二看住哪里,三看每一筆”。
如果不注意孩子的握筆姿勢、字跡工整等細節, 一旦養成寫字潦草的習慣,再改就難了。
所以,每天堅持認真書寫5-10分鐘,養成習慣,一定要把生字作業和練字結合起來,記住生字的同時練好字,孩子的字體好,考試有優勢。
推薦《點陣同步字帖》,同步課本,識字、寫字、組詞、優美句子全面練習,配套視頻,有點陣引導,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孩子。
一般到了高年級成績還一直好,后勁足的孩子,都有閱讀的好習慣。三年級后語文成績下滑的孩子,多是因為閱讀理解和作文失分。并且閱讀不只是為了把語文學好, 還為了到中高年級時能夠讀懂數學題。而一二年級是養成閱讀好習慣的關鍵期,親子閱讀是讓孩子喜歡上讀書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書,多互相,孩子很享受依偎在父母身邊,聽父母講故事的時光。給孩子選擇一些橋梁書,逐步代替繪本,慢慢培養孩子自己獨立閱讀的能力。低年級出聲讀,讀準音不跳字,鍛煉專注力;高年級默讀,訓練閱讀速度。首先讀統編語文教材上推薦的“快樂讀書吧”書目,是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精選出來的書目,老師會布置讓閱讀,因為是必讀書目,也是考試必考內容。比如低年級“和大人一起讀”包含兒歌童謠、國學啟蒙、童話故事、寓言故事,高年級中外經典文學、四大名著等,讓孩子感受文學之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二年級的書有注音,可以讓孩子借助拼音閱讀,鞏固拼音的同時,幫助孩子走上自主閱讀之路。“快樂讀書吧”書目,家長可根據孩子所在年級選擇,每個年級8-10本,一二年級建議備全套。其次讀能幫助孩子拓寬知識面的、孩子有興趣的書籍,目的是讓孩子愛上閱讀,走上自主閱讀之路,這個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比如孩子喜歡動物,選擇動物科普書籍,孩子喜歡漫畫,選擇漫畫書籍等等。低年級以帶拼音的童話故事為主,目的是幫助孩子走上自主閱讀之路。童話故事也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語言優美,情節溫馨,傳遞滿滿的正能量。《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獲獎作家精選集》,精選了20位當代知名大獎作家的經典童話,所選作品多篇入選小學語文教材。比如冰波的《企鵝寄冰》入選二年級上冊課文,王一梅的《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入選三年級上冊課文。書中童話故事溫暖人心,讓孩子在閱讀中收獲自信、善良、勇敢、樂觀、感恩等美好品質,愛上閱讀。很多父母重視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沒有錯,但是如果因此忽視了計算,是得不償失的事情。計算能力是小學一二年級要重點培養的一項能力,因為到了高年級復雜運算,甚至初中高中理科的所有題目,算到最后都是20以內加減乘除的運算。如果孩子計算能力不足,中間一步算錯整個大題都錯了,或者計算不熟悉,做一張試卷耗時也會相對長一些,做不完題。所以,低年級一定要重視計算能力的訓練,每天10分鐘練習口算。口算作業學校老師一般都布置的有,如果孩子不熟悉,還可額外練習,花費時間不多,對學習幫助很大,最終達到計算快正確率高的目的。提升計算能力,推薦53《小學口算大通關》, 每天10分鐘就可以搞定,口算+筆算一書多練,與教材同步,每課學完練一練,及時鞏固基礎;
還包含單元練習、綜合練習,查漏補缺;以及專項復習,知識點梳理,針對性更強。下方1-6年級版本任選。以前的奧數都是三年級開始學的,如今很多人雞娃,焦慮,從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學奧數,孩子理解起來難,會讓孩子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奧數其實就是開闊孩子的思維,幫孩子打開解題思路方法的。認真寫好字、閱讀、口算速算(計算能力),這3件事,每天要雷打不動地堅持讓孩子做,養成好習慣,學習后勁足,學習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